劉石旺
河北省景縣王謙寺鎮劉鎮小學
?
數學教師更要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劉石旺
河北省景縣王謙寺鎮劉鎮小學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求我們必須改變的傳統教學觀念,重新審視教學活動,以關注人的價值和發展的高度,構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模式——“人文課堂”。力求體現:“關注人的自然發展,生命的健康成長,承認個體差異,尊重個性健康發展,重視情感的熏陶感染,建立以生為本、促進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構建數學課堂文化,使他們對數學樂學、善學、會學。讓每一位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人文課堂的構建,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題地位,轉變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傳統教學方法,創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富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學新景觀。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把學生視為自主的人、發展的人、有潛能的人,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從重知識轉向育人為本,從重結果轉向重教學過程。其次是轉化學生的學習觀念,充分相信和尊重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努力創設一種寬松、和諧、充滿信任的學習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自主學習、深入思考和自我體驗的時間與空間,不斷提高對數學的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感想、敢說、敢問、敢于探索、敢于創新。
《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數學課程資源除教科書以外,還有教學卡片、圖書館、互聯網等物質資源,也包括學生生活經驗、認知水平。我們應該在數學教學中充分開發課程資源,挖掘教學素材為教學所用。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繪畫、幻燈、多媒體創設教學來情境,可以組織學生觀察實物、參觀現場,展示圖片、圖像和圖表,也可以進行實驗演示、教師示范等方法來創設教學情境。其作用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教學變得有聲有色、生動活潑,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并且使學習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記憶。
我參加評比時設計的《觀察物體》演示文稿,就是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功能把觀察物體中的看、拼等直觀地展示出來,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調動了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了分析、推理能力,作到了“事半功倍”。在教學中努力創設一個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驗到生活是數學的源泉,了解了數學的價值,增強了應用數學的意識。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我們不僅授之于魚。更要授之以“漁”。
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表現在學習的能動性、積極性和獨立性上,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合作性、積極性和獨立性。在教學《打電話》時我大膽地把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組長扮演老師“打電話”通知組員,最后設計一個最佳的方案。活動開始后,電話“鈴聲”此起彼伏,過一會又激烈的爭論起來,然后有開始“撥號”了…最后各組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活動中每位同學積極參與,積極討論最后形成共識。不僅理解了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的情況,還培養了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部分同學的組織能力。
課程改革要求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平等”的師生關系。我覺得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與與創新。教師要以平等、寬容的態度,積極鼓勵學生,保護、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它與權威式的“告知”或“灌輸”不一樣,它以人性的平等為前提,互動則是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它具有交互性特征。“平等?互動”是教育過程的核心,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師生與環境之間的多向互動,在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平等?互動”,教師要轉變角色和行為,與學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而新課程給教師角色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師在與學生對話、互動中,首先是一個學習者,運用敘述的技巧,在課堂中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在每一個對話空間里都能學會聽到來自不同領域、有著不同陳述方式的聲音,促進學習向深度發展。其次,教師應當是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知識和經驗的指導者;在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學習方法、疑難問題等方面給予一定的、適時的建議與指導,以體現教育的“引導”和“塑造”職責。再次,教師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激勵者與促進者,這一角色內在地要求教師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還學生自主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從其學科領域的積淀中解放出來,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數學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和塑造個性的過程。重視師生互動、學生互動,重視學生的需要,重視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人文課堂”應該是“情感”的課堂,是“自主”的課堂,是“開放”的課堂,是“生活”的課堂,是“成長”的課堂,是“發展”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