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娜
河北省正定縣正定鎮學區東門里小學
?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劉書娜
河北省正定縣正定鎮學區東門里小學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班級授課制以來,我們享受到它高產的同時也受到了它局限性的影響。激發學習興趣、創設學習情境、小組合作學習、動手操作實踐這些手段和方法在近年的教案和課堂(特別是公開課)上頻頻出現,有的效果明顯,學生學習情緒高效果好,有的卻盡管用了很多輔助教學的方法,課堂上也看似熱熱鬧鬧,課后的調查卻讓人覺得差強人意。
小學數學;有效教學
教學的有效性是在實現基本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追求更大的教學效率與教學效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地把握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上有提高、有進步、有收獲。那么,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呢?
現代教學中,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教學已經逐漸淡出了教學陣地。《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課程理念倡導“以生為本”的思想,就是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要做到這些,教師一定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觀念不改變,相當于換湯不換藥。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容易疲倦,一節課下來,學習積極性不高,只有極少的學生參與到了課堂活動中,其他學生則成了看客。長期下去,則必然出現學生的分化,出現后進生。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善于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方法,提高學生興趣,保證課堂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以學生為主體,盡量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并且注意學生的參與度,觀察學生是否有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否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學生的主動性是否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學生的個性是否得到了張揚。教師只有把學生的情況清楚掌握,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課堂進行掌控,才有利于學生素質的發展,給學生以發展的空間,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激發,其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要留給學生思考和研究的時間和實踐的機會。不僅僅讓學生只是動耳聽、動眼看,還要讓他們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探索和發現。教師要放開手腳,讓學生通過獨立的思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動參與教學,體驗成功。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動手實踐的氛圍,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養成動手實踐的習慣,培養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在自己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等實踐活動,凸顯活動性學習的科學內涵和外在表現,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自主建構過程中獲得進一步發展。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特性》時,我讓學生動手用硬紙條做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在講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時,讓學生拉一拉、比一比,看有什么發現。通過對比,不用教師過多講解,學生便一清二楚了。
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不僅能使學生學到數學知識,還能使凝結在生活情境中的豐富的數學內涵、數學思想、數學的精神和美隨著教學的展開盡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較好的發展。
愛聽故事是每個人兒童時期最大的愛好,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將數學知識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故事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選擇現成的,更多的應該從教學內容出發,結合思維發展規律和知識的內在聯系進行自行創編,這樣更具有實效性。例如在教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時,教師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從前,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里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并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這種有趣的故事情境,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一下子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問題的答案。
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征進行設計。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1]盧小檢.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學習(上).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