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圣枝,付磊,宋周
(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武漢430040)
凍土地區某變電站接地方案研究
周圣枝,付磊,宋周
(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武漢430040)
對凍土地區某變電站接地網設計了等間距地網和不等間距地網+均壓帶2種方案,經仿真計算,不等間距地網+均壓帶方案能滿足安全運行要求。為解決土體及接地體熱脹冷縮影響接地體的壽命,建議地下接地體設置伸縮節,伸縮節最大間距不大于30m。【Abstract】Two schemesfor the grounding grid of a substation in permafrost area are designed,namely equally spaced grounding grids and unequallyspacedgroundinggrids+uniformpressurezone.Throughsimulation,thesecondschemecansatisfytherequirementsofsafeoperation. Tosolvetheproblemthatexpansionandcontractionofthesoilandgroundingbodywillaffectthelifespanofthegroundingbody,itissuggested thatexpansionjointsaresetingroundingbody,withamaximaldistanceof30mbetweenthejoints.
凍土;變電站接地;不等間距地網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10.025
凍土對接地電阻有很大影響。隨著溫度降低,土壤中鹽等化學物質溶解度將下降,使導電離子數目減少,同時水的粘度將增大,導致溶液中導電離子運動阻力增大,運動速度減緩,土壤電阻率升高。反之溫度升高,土壤中水分解凍,使得電離子數目增加,水的粘度降低,土壤電阻率降低[1]。
凍土土壤電阻率的跳變,對接地電阻影響很大。若將接地網直接敷設在凍土層,一是電阻率跳變會影響接地電阻;二是在夏季表層土壤部分融化,而下部土壤未融化,此時接地電阻仍較大,而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的允許值會下降,影響運行人員安全[2]。本文推薦將地網敷設在凍土層以下。
2.1 土壤地質情況
本站地域凍土深度為1.6m,下層電阻率約為80Ω·m,考慮季節系數及場地土方平整的影響,冬季最嚴重情況凍土土壤電阻率取400Ω·m。
2.2 入地短路電流
本站220kV母線短路時,三相短23kA,單相短24.7kA;66kV母短路時,三相短17.8kA,計算可得:
Ig=(Imax-Ibn)(1-kel)=11kA (1)
式中,Ig為入地短路電流,kA;kel為避雷線分流系數,取50%;Ibn為主變中性點入地電流,根據變電站接線形式計算取2.7kA;Imax為最大短路電流,取24.7kA。
2.3 接地體截面選擇
本站地下水及場地土對鋼材有微腐蝕性。結合腐蝕特性,本站選用鍍鋅扁鋼作接地材料。
根據《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 50065—2011),求得接地導體最小截面:

式中,sg為導體最小截面積,mm2;Ig為入地短路電流,取11kA;C為短路等效持續時間,取0.5s;te為接地材料的熱穩定系數,取70。
考慮40a設計壽命,及腐蝕影響,求得接地導體截面為:

式中,a為接地扁鋼寬度,取60mm;b為接地扁鋼厚度,取6mm;γ為年腐蝕速度,取0.065mm/a;A為地網設計壽命,取40a。
接地導體選用60mm×6mm扁鋼滿足要求,接地引下線按不小于接地導體截面的75%選取,選60mm×8mm扁鋼。
3.1 等間距地網設計方案
3.1.1 地網設計方案
采用軟件CDEGS進行建模,主地網埋深1.8m,采用100m×80m矩形地網,網孔大小10m×10m等間距布置。經仿真計算,接地電阻為0.45Ω,最大接觸電壓為1332V,最大跨步電壓為219V。
3.1.2 地網安全性分析
根據《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 50065—2011),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允許值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ρs為土壤電阻率;Cs為表層衰減系數;Ut為接觸電勢允許值;Us為跨步電勢允許值;ts為短路持續時間。
經計算,若不采取絕緣處理措施,接觸電壓允許值為342V,跨步電壓允許值為642V,接觸電壓不滿足運行要求。
若設置絕緣地坪處理,采用150mm厚度碎石+瀝青絕緣地坪,電阻率為5000Ω·m,此時接觸電壓允許值為1193V,仍不滿足安全運行要求。
3.2 不等間距地網+均壓帶設計方案
3.2.1 地網設計方案
將等間距設計改為按最優壓縮比0.7設計,外圍敷設埋深2.0m深度的均壓帶,其他設計參數均不變,經仿真計算,其接地電阻為0.42Ω,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分布見圖1和圖2。
3.2.2 地網安全性分析
經仿真計算,做絕緣地面處理后,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最大值分別為922V和186V,小于對應允許值1193V和642V,滿足安全運行要求。
另外,地下接地體在極低溫狀態收縮變短,土體凍脹凍結具有較高的嵌固效果,容易使接地帶連接部位受拉斷裂;建議地下接地體在適當部位設伸縮節,伸縮節最大間距不宜大于30m。

圖1 接觸電壓分布圖

圖2 跨步電壓分布圖
經CDEGS軟件仿真計算,本站采用等間距地網無法滿足安全運行要求。采取不等間距+均壓帶方案,地網接地電阻降為0.42Ω,做絕緣地坪處理后,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分別為922V和186V,小于對應允許值1193V和642V,滿足安全運行要求。
為解決土體及接地體熱脹冷縮影響接地體的壽命,建議地下接地體設置伸縮節,伸縮節最大間距不大于30m。
【1】陳慈萱,劉旭,青藏線凍土地區接地問題探討[J].鐵道通信信號,2006,42(8):6-8.
【2】李愛民,解廣潤,改善凍土地區接地安全性的措施[J]高電壓技術, 1991(2):10-12.
Study on Grounding Scheme of a Substation in Permafrost Area
ZHOU Sheng-zhi,FU Lei,SONG Zhou
(PowerchinaHubeiElectricEngineeringCorporation,Wuhan 430040,China)
permafrost;groundingsystemofthesubstation;unequallyspacedgroundinggrid
TM63
A
1007-9467(2016)10-0055-02
2016-10-03
周圣枝(1986~),男,湖北武漢人,工程師,從事變電站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