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資訊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女性懷孕時,一旦吃太多的高果糖食物和飲料,不僅可能會造成胎盤缺陷,還會阻礙胎兒的生長。孩子出生后,長大也較易出現新陳代謝相關問題。
葡萄糖進入身體后,身體就會把葡萄糖轉化為能量,而果糖就不一樣了,當果糖進入身體,肝細胞會將果糖分解成三酸甘油脂,三酸甘油脂會促使尿酸濃度上升,如果身體出現大量尿酸,新陳代謝便趨于混亂,此時就可能導致肥胖、II型糖尿病等病癥。
懷孕時,如果孕媽媽攝取大量果糖,體內尿酸、三酸甘油脂濃度就會增加,且胎兒會變得較小,胎盤也會增大。研究人員解釋,如果胎兒較小,為了彌補胎兒時期長得太慢,出生后,孩子就會變胖、長大速度就會增快,等到變成兒童、成年人時,就會開始出現肥胖與其他健康問題。
不僅胎兒會受到影響,母親也會因尿酸和脂肪量增加而產生像先兆子癇和妊娠糖尿病這樣的妊娠并發癥風險。
《科學報告》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健康護理科學院一項報告指出,在18個月前會走路、跑和跳的嬰幼兒,在青少年期的骨骼可能要比其他孩子強壯。
研究人員認為,多活動可使人有更強壯的肌肉,然后在走路、跑或跳時,就可以施加更大的力量到骨骼,幫助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強化骨骼。研究結果顯示,走路、跑步和跳躍等活動會對骨骼施力,使骨骼更寬、更厚,然后更強。研究還發現,較早會走路的嬰幼兒有比較強的肌肉,當他們長大時,也更可能會參與體能活動。這些研究結果稱,早期體能活動與運動對骨骼強度的影響,男性要大于女性。
《骨骼與礦物質研究期刊》

● 一項新研究顯示,如果孕婦在孕期吸煙,所生孩子患精神分裂癥的風險就會增加。
● 研究人員對100多萬份孕婦血漿進行分析后發現,20%的報告病例體內檢測出可鐵寧(一種尼古丁的代謝物),那些血液中尼古丁含量較高的孕婦,胎兒出現精神分裂癥的風險增加了38%。
● 眾所周知,孕婦孕期吸煙對胎兒發育很不利,會出現胎兒出生時體重較輕和胎兒后期注意力不集中等。尼古丁極易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進而導致短期或長期認知能力的變化,并可能導致其他神經功能的異常出現。
● 研究人員指出,該項研究結果強調,孕期吸煙對孩子所造成的長期危害是完全能夠避免的,應加強對孕婦的健康教育,避免在孕期吸煙。
《美國精神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