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敏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質。當前高職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課程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高職學校思政教育的改革,通過創新教育理念,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技術等,來提高思政教育課堂的效率和質量,進而提升高職學生的基本職業技能和素養。本文主要對高職學校思政教育對學生職業技能素質培養的意義以及具體的培養措施。
關鍵詞:思政教育;高職學生;職業技能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42-01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高職學校教育工作也面臨了新的挑戰。由于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多高職學生不能正確辨認是非,職業素養比較低等,因此高職有必要加強思政教育改革,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1.高職學校思政教育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素質中的意義
開展高職學校思政教育對于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的培養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基本職業道德和基本職業素養。當下中國正在著力建設新時代下的小康社會,需要全方面素質都過硬的人才。開展高職學校思政教育改革,可以全面地促進學生培養自身的基本職業道德和基本職業素養。學生具備了良好基本職業道德和職業基本素養,才能夠在畢業后的職業發展生涯中更快地適應社會,在取得自身職業上的成功的同時為社會貢獻了個人的力量,加快社會的發展步伐。
1.2促使高職學校培養真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因此高職學校應當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促使學生明確黨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針。并且只有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的學生才能夠真正成為國家社會主義進步發展的推動者。
2.高職學校思政教育對于學生職業技能和素質的培養具體措施
2.1將課堂實踐與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養相結合。學生進入高職學校學習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獲得良好的基本職業素養和基本職業技能。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的人才管理觀念也在逐步進步,對于學生的基本職業道德高度重視。為了學生能夠適應社會更好的發展,教師應當開展思政課堂教育實踐,在保障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帶領學生去企業實習,明確企業的規章,通過思政教育實踐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2將思政理論教育方法跟職業素質培養聯系起來。改進教育方法、創新教育模式是促進思政理論教育發揮職業素質培養作用的關鍵環節之一。針對傳統思政理論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創新思政理論教育方法和模式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首先,創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理論灌輸是當前思政理論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這在資訊封閉,教育者具有絕對權威時代具有其必然性、優越性;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通過"灌輸"來完成教育任務已經不能適應學生思維的發展的需要。啟發式教育具有提升學生創造力,發揮其主動積極性的作用,是培養高職學生職業創新能力、主動精神的有力武器。因此,思政理論教育在方法上應對充分發揮啟發式教育的作用。其次,加強思政理論教育教學的實踐性。"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生命線'",作為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思政理論教育應強化實踐環節,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的熱情,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并轉化為積極的行為。
2.3通過人文關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高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心理敏感時期,需要教師的人文關懷。加強思政教育中教師對于學生的人文關懷,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從而使得教師能夠與學生進行更加良好的心靈溝通,及時的了解學生在掌握職業技能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從而依照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掌握技能困難的原因對學生開展適當的、及時的心理疏導。[1]特別是在學生面臨畢業季,初步步入社會的時期,更需要教師積極的對于學生開展思政教育,使得學生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始終具備符合社會主流的三觀,努力投入社會生產中,發揮自身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2.4思政理論教育考核要體現對職業素質培養的導向。當前,要提高思政理論教育在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素質中的作用,就必須改革現行的考核方式,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首先,考核方法上要改變單純的試卷考試形式,把期末考試和平時考核、課堂表現和課外實踐表現結合起來,使考核貫穿整個教育過程,真正發揮考核對學生的導向作用。其次,考試命題要突出考察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考核設計上應當減少對知識點的考核,增加主觀題的分量,通過案例、材料分析、辨析等題目突出對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創新能力的測試。最后,考核成績評定上,要突出動態原則,避免以僵硬的標準化答案來評價學生的考試成績,對于學生平時表現出來的創新性和思維閃光點應給予及時的反饋和鼓勵。
2.5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與傳統的教育方法進行技能培養。如今網絡科技飛速發展,網絡技術也被應用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中,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高職思政教育課堂中,將先進的網絡技術與傳統的教育方法相融合,可以激發學生們的課堂學習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和理解思政教育課程。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闡述毛澤東鄧小平思想時,可以不只是單單的為學生們朗讀相關材料,而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播放課件和短片,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使得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更加集中,對于毛澤東鄧小平思想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2]同時網絡科技的應用,可以加強學生之前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科技建立以班級為集體的網絡平臺,在平臺上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的看法和見解,并且鼓勵學生們對這些見解展開討論和交流。將先進的網絡技術與傳統的教育方法相結合,可以使得教師的思政教育方法更加新穎,思政教育課堂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從而獲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成果。
結語:高職學校思政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職業技能素養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職學校要意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加強高職學校思政教育改革,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技能素質,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任娟. 論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J].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42-46.
[2]李彭. 高職院校思政課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J]. 遼寧高職學報,2013,1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