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以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制度為代表的社會經濟規則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沒有健全的知識產權制度規則,就沒有健康的市場經濟競爭秩序。而要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制度規則的作用,就必須在不斷完善規則體系的同時不斷培養和提高知識產權的規則意識。在我看來,規則意識應該包括對規則的了解、遵守與利用三個層面,其中對規則的了解與理解尤為重要。
本月,美巢公司因“墻錮”商標被侵權而獲賠1000萬元的案例在業界引發熱議,盡管有人對1000萬賠償的計算方法抱有異議,但案件本身足以說明漠視、違反知識產權規則的行為必然會為之付出代價。還是在本月,類似“5G技術標準中國制定”、“華為碾壓高通擊敗歐美”等字眼頻頻見于諸多媒體,仿佛一夜之間,中國已登上了全球5G發展的制高點、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簡單。進一步了解國際通訊標準制定規則之后,不難發現,華為公司在5G標準的制定中確實取得了突破,但遠沒有媒體報道的那樣夸張??梢妼τ谝巹t的了解是理解規則、遵守規則和利用規則的重要基礎。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再次對標準必要專利相關規則進行組稿討論,讓廣大讀者對國內鮮有實際案例的標準必要專利有更清楚的了解與認識,以便于大家更好地遵守與利用相關規則。
又是在本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其中再次強調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預示著新一輪的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規則將陸續出臺與更新。其中一些基本方向必須關注: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探索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成本;將故意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情況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審判“三審合一”;加大涉外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偵辦力度;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品牌商譽保護;將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相結合,加強機制和平臺建設,加快知識產權轉移轉化。
培養和建立規則意識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加強對規則的認知能力,只有充分地了解與理解規則,才能有效地遵守和利用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