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蘭平
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這對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基本計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能夠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就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中,教材是比較單一和固定的,而且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也比較老舊,因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基本沒有聯系,這就很難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長此以往,最終會導致數學教學效率的低下,影響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近年來,我國的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也逐漸引起了教育者的重視,因此,深入探究生活化數學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已經成為數學改革的一個重點。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于一件事物建立起濃厚的興趣,才能投入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探究這項事物,具體到數學學習中也是如此,學生只有對數學知識建立起興趣,才能從心底里認可數學的重要性,最終取得優異的數學成績。在小學時期,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對于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理,對許多事情都想探索,但是又不深入,這種浮躁的心態影響著他們的知識學習過程。然而,生活化教學則能完全適應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這種教學方式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發掘出來,從而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進而讓學生時時刻刻接觸數學,讓數學知識回歸生活的本質,這樣一來,不但讓數學變得生活化和具體化,而且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探究意識培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當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之后,學生就能夠順利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并運用生活化的數學方法來培養創新意識。與此同時,小學生所學習的問題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能夠對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能夠幫助他們解決上街買東西的算賬問題,這些具體知識的成功運用能夠培養他們的成就感,建立起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良性循環,最終提升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分析
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數學更加貼近生活
數學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數學知識對于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功不可沒。因此,教師應當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為他們講解數學知識在農業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工程、航天工程等的應用,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對生活化的數學建立一個宏觀的了解。其次,教師需要為小學生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例如,在講解米、千米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進行實地測量工作,在生活教學中進行數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從而建立起對于數學的興趣,這樣一來,既學習到了關于長度的知識,又鍛煉了生活化的實踐能力。
2.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為了有效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教師必須要深入發掘數學教學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并認真仔細地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點,重視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數學是百科之父,這是一門極其基礎性的學科,因此,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必須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鐘,每天早上刷牙都需要用掉300立方厘米水,每個茶葉蛋1元,中彩票的概率為1/30000000等,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學必須要走出書本,拓展教學內容,真正做到書本與實踐的結合,充分構建生活化數學教學,這樣一來,數學知識就能真正地走進學生的生活中,把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活靈活現,最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運用能力。
3.利用數學教材布置生活化的作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作業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環節,教師應當充分探究作業的開展形式,為學生布置出生活化的作業,從而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減少學生對于作業的抵觸情緒。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把作業中的情景與生活中的情景進行比較和結合,從而建立內在聯系,更加高效地進行作業的完成工作,例如,在講解百分數這一節內容之后,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其內涵,可以讓他們購買一些蒜種植在盆子里,然后記錄種子的發芽率,從而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理念,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加強相關的探索和研究,并把相關的教育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為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的提升而不斷
努力。
參考文獻:
[1]覃澤賢.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9):64.
[2]余洪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3(5):96-97.
[3]朱國鋒.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13(22):42-4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