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重慶特派記者 馬俊
智慧城市、物聯網、虛擬現實技術……這些當前熱門且已滲透到日常生活里的技術,都離不開移動通訊網絡。盡管通過加緊建設新一代4G+乃至5G通訊網絡,中國智能終端的上網速度越來越快,但如何讓廣大農村地區也都能享受到這些先進技術,仍是一個難題。日前在重慶舉辦的“中國電信智能生態合作暨終端產業峰會”上,中國電信宣布,將在明年建成基于800MHz頻率的全球首張低頻4G網絡,讓更廣闊的地區也得以分享移動通訊技術進步帶來的各種便利。
低頻4G網絡,優勢何在?
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截至10月末,中國4G用戶總量已經達到7.14億,成為4G用戶最多的國家,甚至超過了歐美的總和。不過目前4G網絡的主要覆蓋范圍是各級城鎮,由于鋪設4G網絡的經費昂貴,更廣袤的農村地區受惠有限。中國電信總經理楊小偉8日在峰會上宣布,2017年中國電信將建成基于800MHz頻率的全球首張低頻4G網絡,與現有4G網絡實現高低頻協同覆蓋,支持高品質的VoLTE,打造全球領先的4G網絡。
按照國際和中國的相關管理標準,不同電子設備占用不同的電磁波頻段,總的來說,電磁波頻段越高,傳播范圍越小,信號覆蓋的難度也越大。中國通訊專家項立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主流4G設備的頻段在2.1GHz以上,例如中國電信就是在1.8GHz和2.1GHz頻段上進行4G建設,但在這樣高頻段上進行組網就面臨著深度覆蓋不足的難題。4G網絡需要設立的基站數量多,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還不明顯,而地廣人稀的農村地區,建造成本簡直難以承受。評估結果顯示,同樣一片覆蓋區域,如果對比采用800MHz、1.8GHz、2.1GHz和2.6GHz來組網,要達到相同的覆蓋效果,采用1.8GHz組網所需的基站數量是800MHz的4.5倍,2.1GHz所需基站數量是800MHz的6倍。低頻4G網絡最為顯著的好處就是覆蓋廣,800MHz等低頻段頻譜具有信號覆蓋廣、穿透力強等特性,適合大范圍網絡覆蓋,組網成本低。
對于低頻4G與高頻4G技術之間的區別,項立剛表示,低頻4G最大的價值在于,在地域廣闊、人口密度較低的鄉村如果想要實現4G網絡,需要部署很多基站,這樣成本很高,效率卻很低。而使用800MHz頻段來組網,雖然網絡的速度不是特別快,但覆蓋效率大大提高,在高原、山區等偏遠地區可以更好地實現4G信號的覆蓋。
憑借800MHz的4G網絡,中國電信可以較低成本做更好的偏遠地區網絡部署,既可以利用低頻段的廣覆蓋特性為用戶提供高清視頻通話和數據服務,又可利用原有的2G/3G網絡資源解決基站的設置問題,大大降低4G建設在站點、頻譜的投資成本,并大幅縮短4G服務提供時間,這對于農村精準扶貧以及電子商務物聯網發展有明顯優勢。
由于現有的4G手機大部分還不支持800MHz4G網絡,中國電信為此通過各種手段扶持終端產業。據悉,目前已有11家廠商合計17款支持電信800MHz的終端通過測試,其中包括蘋果、三星、華為等品牌的知名手機。
楊小偉還表示,中國電信已經拿下“三個第一”——全球最大的FDD運營商、全球最大的光網運營商,以及全球最大的CDMA+FDD終端市場。在“十三五”階段,中國電信將與產業鏈共創智能連接、智慧家庭、互聯網金融、新興ICT、物聯網五大業務生態圈。
新技術與移動技術相互促進
美國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在峰會演講中表示,過去30年,科技致力于“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未來30年,技術將實現世界的互聯。他提到,從汽車、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移動技術已經成為物聯網的催化劑。而且正是由于移動互聯技術的推進,帶動很多全新行業的誕生,包括沉浸式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
但另一方面,這些新技術對移動數據傳輸的需求,反過來也推動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例如VR對數據傳輸的要求很高,目前體驗最好的幾款VR設備因此大都采用有線連接方式進行圖像傳輸,用戶在體驗過程中甚至得有一名助手專門“控制”線纜,以避免用戶摔倒,數據線頻繁的連接和拉伸對于設備的端口也容易造成損壞,這都會影響用戶的沉浸式體驗。《環球時報》記者之前在南京參加“天翼終端交易博覽會暨高峰論壇”期間,也曾體驗過一套虛擬現實設備,要實現傳輸2K的虛擬現實信號,就必須通過4G+的高速網絡才能實現。
泛智能時代來了
本屆峰會以“泛智能新生態”為主題。如今大到整座城市、樓宇、汽車,小到手機、手表,都被冠以智能的頭銜。一部終端設備是否搭載了智能操作系統就能夠稱得上是智能設備?智能與非智能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項立剛介紹說,廣義上講,所有能連入物聯網的設備都能叫“泛智能設備”。現在越來越多的設備都具備連接到網絡上的功能,有統計稱,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個物體連接到物聯網上,世界正進入泛智能時代。
在即將到來的泛智能時代,未來將用每天產生的數據量來衡量一個人的生活狀態,依托于無人機和可穿戴設備的高速發展,預計每人每天將產生1.5GB的數據,每輛無人駕駛汽車會產生4000GB的數據,智能工廠的數據量更高達1000000GB。如此龐大的數據量,不僅需要更專業的采集和分析技術,更直接對數據的高速傳輸和存儲構成挑戰。在這方面,覆蓋范圍廣、適合建筑物較多場合的低頻4G的優勢再次顯現。中國電信宣布,在物聯網方面,也將基于800MHz頻率做到領先的低頻廣覆蓋。預計明年上半年,中國電信會完成800MHz的全網覆蓋。▲
環球時報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