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趙曉菁●王一茗 顯揚
“韓國經濟處于停擺狀態,急需尋找新的出口”,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1日稱,隨著韓國憲政史上第二次總統彈劾案上周五在國會通過,韓國經濟的不確定性空前高漲。今年下半年以來,韓國不僅生產、投資、消費和出口等所有經濟指標下滑明顯,經濟增長信心也處于萎縮狀態。面對未知的十字路口,韓國經濟副總理兼財長柳一鎬11日對外界鄭重表示,將力爭保持韓國這一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強大與穩定”。
波及韓國各大財團
隨著針對總統樸槿惠的彈劾案在國會通過,外界對韓國經濟的疑慮也越來越強烈。法新社12日明確表示,“親信門”已經對韓國經濟構成影響和損害。
韓國國民經濟很大程度上被其主要財團和大公司主導,前十大財團的年營業總額占到整個韓國GDP的85%左右。然而,包括三星、現代、SK、LG在內的韓國大財團都涉嫌向崔順實控制的基金會“捐贈”大筆款項。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八大財團掌門人6日都出席了“親信門”聽證會。
大財團的“戰戰兢兢”讓韓國經濟引擎實際上處于“全部停擺”狀態。韓國《每日經濟》稱,某大企業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因“親信門”對韓國主要大企業的司法調查還在繼續,加之政治混亂局面或許會持續一段時間,以前預定的不少投資計劃紛紛推遲或取消。
而“親信門”又正巧趕在韓國企業多災多難的時期。韓國最大的船運公司韓進海運于8月宣布破產,韓國其他船運公司也正在裁員;而Note7出現的“爆炸門”,也令韓國最大財閥旗下的科技公司三星電子遭受重創。
政府部門抓緊安撫
據韓國KBS電視臺報道,彈劾案通過后,韓國經濟部門高層10日和11日接連舉行對策會議,試圖消除韓國經濟因此面臨的沖擊。11日,柳一鎬接連與主要經濟團體負責人和工會舉行會談,希望在韓國經濟面臨嚴峻形勢下共度時艱。
為提振各界對韓國經濟的信心,柳一鎬11日表示,“韓國政府對現狀問題的嚴峻性非常警惕,我向你們保證,韓國政府將會盡一切所能來保持韓國經濟的強大和穩定”。韓國央行也召開緊急會議表示,“政治不確定性對經濟和市場構成風險,央行將努力穩定市場與經濟”。
不過,柳一鎬也承認,油價下跌、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上升已成為韓國經濟的外部風險,而樸槿惠的政治危機則是加重韓國經濟不確定性的“負擔”之一。
未來預期不容樂觀
“各項指標全面亮紅燈,韓國經濟處于危機爆發前夜”,《每日經濟》11日稱,受國內外各種沖擊疊加的影響,韓國經濟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目前韓國各項經濟指標甚至滑落到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水平,“少許經濟沖擊或許就會演變成國難”。
韓國開發研究院(KDI)7日發表《2016年下半年經濟展望》,將今年韓國經濟增長預期維持在5月提出的2.6%,但將2017年預期從2.7%下調到2.4%。韓聯社稱,KDI的預期并未考慮國內政治風險,明年實際經濟增速“保2”都未必容易。
而據韓國貿易協會預計,韓國經濟的重要引擎——出口今年將連續第二年負增長,同比將減少5.6%,時隔58年首次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出口排名也將從去年的世界第6位降至第8位。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1日援引韓國建國大學教授吳正根的分析稱,直到總統大選之前韓國經濟的不確定性都難以消除,而企業一般在大選之前都會慎重投資,韓國經濟今后或將更加困難。▲
環球時報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