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威
法國歐洲杯,接著是巴西的奧運會,2016年無疑是一個體育大年。我當然知道,在這樣的一年中,想要輕松有點奢侈。于是,就把所有輕松的計劃放在了奧運會之后:從年初的達喀爾拉力賽,到5月份的環塔拉力賽,再到7月的絲綢之路拉力賽,我跑的已經算是夠多夠多了。回到巴黎之后,又重新匯合了體壇傳媒和隊報集團的老板,在湖南省委領導的見證下舉行了隆重的續約儀式。
我以為,這是一個圓滿的句號,哥從此之后就可以遠走高飛了!沒有想到的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個不斷重復的開始。一個小小的江湖,卻讓你永遠都跑不出掌心。當然可以遠走高飛,但是,差不多永遠都離不開拽著你的那根線。當我接到盧寧軍和付光明的電話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一點,賽事連綿不斷,誘惑連綿不斷,就像沙丘起伏,永無盡頭。
盧寧軍舉辦的這項西藏428拉力賽計劃從拉薩趕往尼泊爾,頗讓我向往了一段時間。這一年中,值得這樣向往的賽事還不僅僅是這一項,8月下旬的青海海南州的比賽也一定不會錯的,只是不得不錯過。說老實話,就算是和絲綢之路或者達喀爾這樣的經典賽事相比,我更喜歡這樣的小規模的賽事,更有不同的風格,更有不同的奇遇。
我自己都沒法相信,下半年的日程表比上半年的還要緊湊。事情越做越多,世界越走越大。在大多數的風景當中,我只能是輕輕地飄過。比如10月1日的摩洛哥拉力賽,這項非洲最大的比賽,很早就提出了邀請,作為這項賽事的中國聯絡人,我當然不能夠錯過。時間就是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是有的!我就擠了一擠,結果只擠出了三天的時間。29日從巴黎飛往阿加迪爾,1日就不得不返回巴黎。就像環塔和大越野拉力賽一樣,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大家整裝待發了。
隨后,就要趕往摩納哥和俄羅斯人和法國A-道討論明年絲綢之路拉力賽的大計了。一直到這項比賽揭幕和完賽之前,種種懷疑幾乎鋪天蓋地。有趣的是,在北京奧體公園的盛大收車儀式之后,所有人都覺得這項比賽是天經地義的了。兩個國家領導人的不同程度的介入,又增加了高大上的神秘。說老實話,不光是成績,也包括運營,不確定因素是所有體育項目中最讓人好奇的部分,是對于所有參與方最飽受折磨得部分,但是,也是讓人享受的過程。如果所有的風景都是可以預期的,那么,這趟旅行會少了多少樂趣。所以,很多時候,作為當事人,我甚至寧愿留幾個謎底,不光是給時間,給別人,也是給自己。
這樣的計劃之后,就要參加一項我們自己舉辦的賽事了:環洞庭湖電動車拉力賽。嚴格意義上來講,這甚至算不上一個純粹的競賽,更準確地界定,應該屬于集結賽的范疇。沒有那么多瘋狂,也不會挑戰各種極限,這是一種讓參與者有限度開心的玩法。這樣的玩法特別適合那種風光秀麗的地方。十多年之前,我曾經參加過呼倫貝爾拉力賽,就是一樣的類型,小興安嶺和大草原的秋天,一直到今天都是美好的回憶,而各種魚宴和烤肉,更加直觀地刺激了深夜的味覺。那兩屆比賽都是前達喀爾冠軍奧利奧爾主持的,這一次環洞庭湖拉力賽我也邀請了他。老頭兒的興趣一觸即發,可惜的是,最后終于因為領航員的臨時變化而爽約了。
好在,我邀請了另外一對法國夫婦,那就是前世界攀巖冠軍伊薩貝拉,改行從事職業賽車之后,她和她的丈夫蒂埃里幾乎跑遍了所有的大洲,對,如果算上中國的話。她們從去年開始就計劃著參加絲綢之路的比賽了,可惜,由于贊助沒有落實,最終沒有成行。對,賽車是一項很燒錢的事業,燒得越多,火光越多,照亮的世界也就越廣闊。在越野拉力賽這個獨特的圈子里,標致汽車就這樣通過達喀爾拉力賽,摩洛哥和絲綢之路拉力賽風行了南美,非洲和亞歐大陸。在標致之前,是大眾,三菱和寶時捷;而在標致之后呢,又要合并到只有時間才能揭曉答案的問號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