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倫
摘 ?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設備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網民數量與日俱增,網絡語言隨處可見。網絡語言簡單方便、詼諧幽默的特點,備受網民的喜愛。現在,網絡語言不僅僅只局限于網絡上流傳,對人們日常生活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本文就來探討一下網絡語言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語言;流行;日常生活;工作;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280-0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設備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網民數量與日俱增,網絡語言隨處可見。網絡語言簡單方便、詼諧幽默的特點,備受網民的喜愛。現在,網絡語言不僅僅只局限于網絡上流傳,對人們日常生活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本文就來探討一下網絡語言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網絡語言提升了人們對社會現象及熱點事件的關注度。很多網絡語言都與熱點社會事件相關。一個短語,一個詞,甚至一個表情符號,就能夠指代某種現象和事件,體現網民們復雜的心理感受,展現他們的社會情緒。 2010年河北大學車禍而產生的“我爸是李剛”及“恨爹不成剛”網絡流行語,它產生于事件,并且用事件中關鍵人物所構成。作為一個事件的指代詞語,會因其獨特的社會意義,迅速的在 互聯網上傳播。又如,針對汶川地震中的某老師的“范跑跑”網絡語,是網民對這一社會事件的發生和影響的看法,是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2.網絡語言可以創造愉悅的網絡交往氛圍,對維護社會穩定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網絡語言最顯著的特征是形象快捷:一是網絡語言生動形象;二是符號網語眉目傳情。以年輕人為核心的網民群體,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方式對平庸、枯燥、刻板生活加以調劑。當人們心情壓抑或者受到傷害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網絡流行語表達自己的情感,緩解社會所帶來的緊張壓力。也正是因為網絡流行語的存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積極的參與公共事務,了解所發生的社會事件,并且達成共識。
3.網絡語言豐富的信息交流方式,增強了信息交流的效果。語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載體,它使得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思想得以相互交流。網絡語言是一種新的信息載體。這種信息載體之所以容易被人們接受,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獨特的表達風格,它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數字、符號、字母,或者是它們的各種組合形式,來表達說話人的動作、語氣、音調、姿勢等等,加深人們的印象,愉悅信息交流的雙方,達到良好的交流效果。例如,*^?^*這表示一個笑臉,lz表示”樓主”,94表示“就是”, DL 表示下載,PS表示Photoshop(圖片處理軟件),發呆ing表示“發呆狀態中”,“- -”表示一個無語的表情, ZZZZ 代表在睡覺等等。
4.網絡語言簡化信息傳遞過程,提高信息交流效率。網絡語言是一種被簡約化了的語言,由于交流雙方不是面對面交談,而是通過在鍵盤上敲打各種字符,包括漢字、阿拉伯數字、各種標點符號,等等字符來表達信息,這個特點決定了交流的雙方要盡可能簡潔快速地把自己的想法發給對方,并對對方傳來的信息快速地做出反應。這就決定了網絡語言簡潔明快、生動形象、 便于記憶的特點。例如,886表示“拜拜啦”,V5 表示“威武”,7456 表示“氣死我啦”,3ks 表示“thanks”(謝謝),等等。
5.網絡語言彌補了傳統語言在網絡交流中的不足,也極大的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詞匯。網絡語言形象生動,簡潔方便,容易理解。現在,網絡為人們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間,網民們可以在上面盡情發揮個人創造和表現。無論你在現實生活中是教授還是工人、是成人還是孩子,在網絡世界里你的身份就只是一個網民。你可以自由自在的聊天、發帖。也正是如此,網絡流行語造就了大量的新詞語的誕生。這些網絡語言流行起來之后,網民們便把它們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甚至成為人們的日常用語。這對現代漢語詞匯是個很好的補充。例如,PK表示“比賽”,“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網絡中則表示在網上發表長篇大論而又內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6.網絡語言具有明顯的形象性,增強了思考問題的靈活性。 網絡語言形象傳神、簡潔明快,富有想象力,表現力極強。例如,*^?^*這表示笑,@〈@ 表示暈。恐龍指不漂亮的女生,青蛙就是丑男。
二、消極影響
1.網絡語言使用不規范,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影響交流。 一些網絡流行語只是一味追求新奇,簡單,導致其與不達義,甚至造成誤會。在網絡流行語中,隨意的使用同音字替代、英文縮寫、圖形符號等,在表達上有一種牽強附會的感覺。
2.網絡語言對中國漢語造成不良的影響。在網絡流行語中大量存在一些違反語言規范的現象,例如:詞語搭配不當,運用副詞來修飾名詞,“很女人”、“很軍人”等等;還有一些網絡流行語的語序不當,“我今天看書在圖書館”等,都是網民所喜愛使用的,但無一符合普通話的標準。
3.網絡語言中存在一些低俗的詞語,對社會產生不良影響。通過對雅虎的搜索引擎進行搜索,發現包含“狗屁”字眼的中文網頁就有1359個,有些粗俗性的網絡語言難免會被青少年使用,進而會下意識地接受,長久的接觸就會形成慣性。這對青少年的發展、對社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三、結語
網絡語言的存在就像我國大部分地區存在方言一樣,它作為一種聊天的工具而存在,需要對它進行正確的規范,積極地引導,發揚光大其積極的一面,減少抑制其消極的一面。
參考文獻:
[1]鄭遠漢.關于“網絡語言”[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3).
[2]黃中習.網絡語言與語言規范[J].嘉興學院學報,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