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莫寒


摘 要:隨著人口不斷增長,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汽車擁有量越來越大,交通事故也隨之迅猛增長,而闖紅燈是引發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以保定市為例調查闖紅燈現象,并探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調查結果表明,保定市闖紅燈現象很普遍,在10分鐘內闖紅燈人數有時超過300人;闖紅燈的人數受天氣的影響,晴天闖紅燈的人數明顯多于雨天;在交通高峰期闖紅燈觀測值明顯高于其他時間段;闖紅燈多出現在交通信號燈變化前后。同時,為解決闖紅燈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行人;機動車;闖紅燈
中圖分類號:F5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4-0120-03
一、調查背景
隨著人口不斷增長,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汽車擁有量越來越大,交通事故也隨之迅猛增長。據統計,我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多達10萬以上,居世界第一。闖紅燈違反交通規則,是形成交通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盡管我國有關部門不斷加大普及交通知識的力度,卻仍有些人不遵守規則,肆意闖紅燈。最近,媒體中不斷出現了關于“中國式過馬路”的報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當然中學生也不例外。這種不文明現象不僅讓國人痛心,甚至也成為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負面評價之一。長此以往,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路,中國夢又如何有力地實現?
二、調查目的
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愿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建設善美保定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于是,暑假期間我們便針對家鄉保定的行人及非機動車闖紅燈現象進行了調查,目的有三方面:
第一,希望能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真實反映保定市闖紅燈情況,分析闖紅燈的原因、特點、規律。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闖紅燈現象的合理化建議,以此減少闖紅燈的這種不文明現象的發生。
第二,通過調查時發放問卷,提高保定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普及最新的交通法規,減少闖紅燈的不良現象。
第三,我們也希望能在此過程中,鍛煉我們的觀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社會責任感。我們要從這個小小的日常規范做起,傳遞社會正能量。
三、調查過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次調查內容多、難度大、時間長,是我們以前從未經歷過的。為了提高這次社會實踐的效率,保證調查的客觀性、科學性。我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制定了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調查流程圖(見下頁圖)。
四、調查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鶕{查內容,為提高調查的工作效率和調查資料的全面性與科學性。我們在充分查閱相關資料和教師精心指導的基礎上,制定了如下調查方法:
1.文獻法:查閱有關“中國式”過馬路等相關文獻,作為我們這次社會實踐指導。學習新近發布的最新交通法規,以便幫助我們確定調查的內容。
2.觀察法:分別選擇了大、中、小三個路口作為調查樣本,具體觀察闖紅燈的次數、行人類別等。
3.問卷法:通過隨機發放問卷,調查居民在交通安全意識與交通法規的現狀。
五、調查內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鶕{查內容,為提高調查的工作效率和調查資料的全面性與科學性。我們在充分查閱相關資料和教師精心指導下進行調查(見下頁表1)。
從以下三個觀測點闖紅燈的情況可知,(1)保定市闖紅燈現象很普遍,在10分鐘內闖紅燈人數有時超過300人;(2)闖紅燈的人數受天氣的影響,晴天闖紅燈的人數明顯多于雨天;(3)在交通高峰期闖紅燈觀測值明顯高于其他時間段;(4)闖紅燈多出現在交通信號燈變化前與變化后。
闖紅燈,可能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應提高個人素質,增強自我約束的能力,不要懷有僥幸心理。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每時每刻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應該闖紅燈,這是對個人對家庭負責的表現。只有尊重交通規則,生活才會安定和諧。尤其是作為一名中學生,遵守交通規則,從長遠看是對公共利益的最大保護。
闖紅燈中行人與非機動車闖紅燈存在更大威脅,而現實生活中闖紅燈最多的就是行人與非機動車,嚴重影響城市交通通行速度造成城市交通擁堵,頻頻制造安全事故等不利于社會的繁榮與發展。通過闖紅燈可以反映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不要“一陣風”,拒絕“中國式過馬路”。
有些群眾也提出了建議:在交通路口最好同時出現交警與信號燈;加大執法力度,支持罰款,完善相關法律;進行常態化管理,常抓不懈;紅綠燈的時間設計不太合理;普通大眾有義務參觀學習因不遵守交通規則制造的交通事故現場實錄,通過血淋淋的現實學會“寧停一分不搶一秒”;同時,現行交通法規規定無論何種情況,交通事故中機動車均負有一定的賠償責任,這就給行人和非機動車造成了一種“無所謂,反正有人賠”的僥幸心理。如果交規改革規定因行人與非機動車不按交通法規通行造成交通事故的,行為人負全責,機動車有追究行人及非機動車責任的權利,以及獲得行為人相應賠償的權利,交通狀況會極大改善。
也有一些群眾認為,沒車且有急事可以闖紅燈,只要盡量不闖就行了;有的不支持罰款;還有的說“有事就闖唄,這怕什么”“無所謂”“該干嗎干嗎!呵呵,就這樣吧!”等等。
六、結論
通過與交警的交流和我們調查人員的親身體會,我們深切感受到了交警工作的不易,也看到了保定市闖紅燈現象的嚴重。保定是一座較小的城市,若連我們身邊的人都無視交通規則,那么,中國的狀況又是怎樣?對此,我們僅作為初中生就已感到無比痛心。因此,我們盡心盡力為家鄉出謀劃策,希望能做到一些小小的貢獻。
從調查和采訪結果上來看,若想解決闖紅燈的問題,我們建議保定可以這樣做:(1)如今保定市警力少,管理松,沖紅燈的人層出不窮。因此,這是當今最應該做的,優秀交警的增加帶來的是對人們的監督和狠抓,這也是一切處罰或監管措施嚴格實行的有力保障。(2)加大處罰力度。現行交通法規規定無論何種情況,交通事故中機動車均負有一定賠償責任,這就使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存在僥幸心理。如果交規改革規定因行人與非機動車不按交通法規通行造成交通事故的,行為人負全責,機動車有追究行人及非機動車責任的權利,以及獲得行為人相應賠償的權利,加之交警或有關部門嚴格監管、處罰,或者是按照現在的交通規定嚴格執行,相信交通狀況都會有極大改善。(3)在有紅綠燈的街口豎立一個生動有趣的牌子再有趣不過了,既可以美化街道,又可以吸引行人目光,起到警示的作用。最好設計一塊有“眼睛”的牌子,心理學上說,“眼睛”會給人帶來一種緊張感、壓迫感,有利于改正人們明知故犯的壞毛病。
[責任編輯 劉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