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新生代員工已逐漸進入職場并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力量,這些員工在群體特點及工作訴求上都有別于其他年齡段員工,近年來出現的職場案例凸顯了傳統管理與群體特點的矛盾。從新生代員工的特點入手,結合案例,研究該類群體員工的管理方式,以期為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生代員工;特點;管理方式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4-0129-01
一、新生代員工概念及群體特點
新生代員工出生于改革后,正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物質基礎豐富的年代。新生代員工中大多是獨生子女,也是高校擴招、時代變革、市場經濟、東西方文化沖突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在這種復雜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較之父輩的忠誠、踏實、吃苦耐勞、傳統觀念強等群體特點,有著較大區別。
按照行為管理學家托尼·亞歷山大和麥克·奧康諾的人格特質分類,80后、90后員工的人格特質主要是指揮者和社交者的結合體,主要表現在充滿自信,重視效率、喜歡競爭、勇于接受挑戰和冒險,樂觀、活躍、積極、熱心,喜歡表現、愛說話、愛表達意見,具有創意、直覺力強、但是沒有耐性,常常直話直說,容易得罪人,而且無法容忍別人的能力不足。注意力無法持久,容易感到無聊。
二、新生代員工的工作訴求
80后、90后員工的工作訴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報酬:收入穩定;(2)環境:工作氛圍寬松、制度靈活有彈性;(3)能力:工作能力能得到認可;(4)興趣:從興趣出發完成工作;(5)領導:不靠職權壓制,溝通自由,看重領導個人能力;(6)發展:快速學習與成長,有發展空間。
三、新生代員工案例分析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IT代工企業,2006年前后,富士康公司卻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員工“自殺門”危機中,從1月23日一名19歲員工馬向前突然死亡開始,到4月7日集中出現的三起員工意外死亡事件,在短短三個月中富士康出現了多次員工意外事件,已確定4人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幾起員工自殺事件,均為80后甚至85后員工。由此可以看出,新生代打工者更傾向于個人主義,更習慣于城市的消費文化,經濟負擔較輕。
四、新生代員工的工作管理導向
1.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采用個性化激勵手段。新生代員工的物質需求高,物質獎勵是必要的,而且這一群體追求公平、透明的競爭機制。因此,在物質獎勵分配辦法上應特別注意公平、公開、公正。但僅使用薪金持續進行獎勵對新生代員工的激勵效應將逐漸減弱,兼顧對這一群體的精神獎勵同樣重要,如公開表揚、人文關懷等。家庭式的人文關懷,將更好地激勵他們。
2.做好職業規劃,加強職業教育與培訓,降低流失率。在員工入職之初,企業人力資源部應當為新入職員工明確工作目標,明確職業規劃,并應結合身邊優秀員工的成功案例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動力,使他們做好準備充分接受挑戰。定期組織職業教育與培訓,創造更多的培訓機會給新生代員工。他們吸收新事物,接受新技能的能力強,對創新敏感。定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更新,既可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和依賴感,也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水平。
3.參與管理,適當授權,加強有效溝通。新生代員工對權威的認識有自己的看法,他們對領導的認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的個人能力、修養等,看重領導對自身發展的幫助,而不會因職務級別來尊重前輩或領導。新生代員工厭惡冗繁的決策過程,希望領導能明確、快速地做出決策。因此,直接上級要以身作則,在管理決策中公平、公正地對待員工,這樣才能贏得他們對權威和組織的信任和服從。
4.關注心理健康,有效疏導、緩解壓力。企業應當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引入員工援助計劃(EAP)。從企業層面,向需要幫助的員工提供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支援和幫助。健全員工心理咨詢輔導管理制度,在員工壓力較大、情緒低落、群體內部外部出現矛盾沖突時,及時了解分析原因,做好心理咨詢和疏導工作,特別是針對勞動密集型企業更應如此。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