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
山西省垣曲縣高級職業中學
?
改進教學策略,應對難教學生
李小龍
山西省垣曲縣高級職業中學
近年來,由于職業高中的生源不好,升入職高的學生大部分基礎差,底子薄,學習興趣不濃,認知能力低下,而且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常常埋怨:學生難管、課難上,而且出力不少,效果了了。這些勢必給基礎文化課的數學教學帶來嚴重的挑戰。傳統教學顯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改進教法應對這群難教的學生是職高數學教學常研不懈的課題。
在我的第一節課中,總是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同學們在寬松的環境中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如讓同學們談談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及對新老師有什么希望。同學們的發言,總是讓我心里熱乎乎的,如有的同學說:“希望您上的每一節數學課都很精彩”;有的說:“希望您不但做我們的老師,也做我們的朋友”;有的說:“希望您能經常聽聽我們的心聲和苦惱”;還有的說:“希望您能伴我們青春路上走一程”等等。雖然是第一次接觸,但發自內心的一句句真誠的話語,一下子把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我再以班級一員的身份發言,談自己聽了同學們發言后的感受,談對同學們的期望,談本學期和大家探討的數學問題,此時,師生之間的感情已經能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了。
好的開場白往往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樹立學生學好高中數學的信心。我在接新班的第一節課,總是在簡短的自我介紹后,有這樣一段開場白:“同學們,很高興能成為你們的數學老師及朋友,今天這節課我們不急于講新課,想和大家一起先輕松的聊一聊。首先,你們中誰好誰差,我不需要知道,現在的你們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切印象都從零開始。我只相信,世上萬事萬物都在瞬息萬變,也許一段時間之后,我們都很優秀,也許差生會變成優生,優生也可能轉為差生,就看我們的努力表現了,讓我們一起加油,老師相信你們都是好樣的!”同學們聽后都信心百倍,包括最差的學生也有努力改變自己的傾向。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很多習慣不好的學生從邁入職高校門的第一天也努力地開始學數學了。
職業高中的教學情況一般都比較復雜。有些需要升學,有些需要就業,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學情、不同的方向,教學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美術專業的學生,數學教學要求就相對高點,其他實訓、就業方向的班級的數學教學要求就相對低點,教學不能一刀切。另外職業高中的學生數學基礎差異也較大,若在教學中對學生發出同一號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可能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消的狀況。因此,教師在教學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層次教學,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師在開學初應根據所教班級所學專業按方向要求、學生實際等相關要求制訂教學計劃,明確各班級、各學生的教學要求。對于一般學生,學會計算的方法、會運用計算工具、能解決應用問題就足夠了。經過一至兩年的訓練,使學生逐步養成數學思維習慣,這樣就能達到使學生具有初步數學建模能力的目的。其實,對于職高生來說,解題可以使用計算器、計算機以及各種繪圖工具。會使用工具就是本事,能使用工具解決問題就是大本事,我就是這樣對學生要求的。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聯系生活,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知識傳授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比如,我在目標教學上,一般不直接給出教學目標,而是讓學生找出本節學習目標。首先給學生5分鐘時間,自學本節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理清本節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識,并在自學過程中找出本節的屬于自己的疑難之處。這樣,教師就由“關注知識”轉向了“關注學生”,讓學生在自己親自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擁有自信,最后,讓學生自己歸納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教師做適當的補充,以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在知識講解上,聯系實際,讓學生走出課堂。如在“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學習中,我首先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創立好教學情境。比如,如何測量河對岸的樹高,課前先讓各組學生按照老師給的情景去實踐、去體會,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本節課的主體、主人,通過實地實踐、自學找到本節課的掌握目標,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在提問中,發現問題又讓同學們分組討論、評定。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又通過同學們的探究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多媒體的使用給數學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工具。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可形象地展示一些數學問題的產生,數學知識的應用,可形象逼真地模擬出各種軌跡的形成和運動過程,實現圖形的各種變換。另外,利用多媒體可將靜態圖像變為動態畫面,變抽象為形象具體,變復雜為簡單,變難為易,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的縱深發展,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例如,平面圖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轉等位置的變化,用多媒體就能發揮其特有的優勢。一堂課通過多媒體組合教學,使學生學得快、理解深、記得牢、用得上,從而大大提高了整堂課的教學效率。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明確學生的需求,降低教學要求;關注學生的發展,聯系生活實際;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出發,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把學生留在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