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懂新三板
延伸閱讀
2016新三板十大資本運作
文/讀懂新三板

盡管新三板二級市場低迷消沉,做市指數也已橫盤3個月,但平靜的外表下,是資產重組、并購借殼、海外收購等各路資本運作的輪番登場。新三板儼然成為各路大咖展示嫻熟資本運作技法的舞臺,每年都會上演教科書級的經典案例。
神州優車:霸氣登場,估值369億,要融100億
神州優車(838006.OC)多會玩,新三板最有發言權。借道新三板,神州優車在網約車市場里殺出一條血路,元氣滿滿地大戰滴滴、Uber。
從打算掛牌新三板開始,神州優車就開始了強悍的資本運作,拆VIE、重組、融資一個不少,眼花繚亂又賞心悅目。
僅用5個月時間就快速完成改制、優車科技拆除VIE、重大資產重組并入聯合華夏和更名為神州優車,并且融資52.14億元,引入中金、中信等6家實力雄厚的金融機構。
一邊申請掛牌,一邊還不忘融資。2016年4月遞交申請書,5月就又融資19.21億元,估值達到369億元,7月正式掛牌即做市。也就是說,從旗下神州專車正式運營到掛牌新三板,不過500多天。
掛牌3個月后,神州優車更是拋出100億的定增融資方案,用于神州買賣車業務。如果融資成功,神州優車的估值將會超過500億。
去年這個時候,網約車的第一名滴滴如日中天;此刻,可以開懷大笑的卻是借助新三板實現巨額融資的神州優車。而且,不要忘了,神州優車此刻仍身處巨額虧損當中。未來,神州的主戰場還有可能借機漂移到汽車電商和汽車金融,而滴滴的日子卻非常不好過。
互聯網出行市場一朝巨變,新三板功不可沒。這是股權投資市場中,人民幣對美元的第一次暫時領先。問題是,神州優車能笑到最后嗎?
和君商學:兩年時間,從凈資產1800萬到凈資產25億
讓一顆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請問需要幾年?答案是兩年!
在新三板,這樣的奇跡已不止一次上演,上一次是九鼎集團,這一次是和君商學(831930. OC)。
掛牌前只是一個公司內訓部門,掛牌時營收不過3000萬。但在王明夫的帶領下,和君商學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張,尤其是登陸新三板后,擴張明顯加速。3次定向增發,募資17.29億;通過股權質押和借款,在新三板籌到十多億元。再加上其他途徑的融資,和君商學1年內共籌到了30多億。
融資實力超群,做事能力更牛!2015年7月,和君商學掛牌不到半年,便用一個月時間,成為一家70億市值創業板公司的控股股東。
掛牌不到兩年,一家凈資產1800萬的培訓公司,通過新三板成長為凈資產25億元、估值45億元的資本集團,旗下甚至控股一家近70億市值的創業板公司;同時手握10億現金,掌握著3家控股公司、1家私募基金。這樣教科書級的資本運作堪稱經典。
喜樂航:凈資產僅有1511.5萬元,跨洋28億收購納斯達克公司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盡管賬上現金只有98.23萬元,卻敢豪擲28億收購納斯達克公司。
今年11月,喜樂航(837676.OC)發布一則公告,將通過其全資子公司Shareco America以4.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Global Eagle Entertainment Inc.(以下簡稱“GEE”)34.90%的股份。GEE是美國納斯達克掛牌公司。按照目前的人民幣匯率計算,這項收購將耗費喜樂航28億多的資金。
2016年11月17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GEE市值6.07億美元,7.12美元/每股。這意味著喜樂航溢價54.5%進行了收購。胃口再大也要慢慢下咽。此次收購分三步進行,分別通過兩次發行新股和一次邀約的方式,最終實現34.9%的股份收購。
可是,頭頂著“航空互聯網第一股”光環的喜樂航,凈資產僅1511.5萬元,賬上現金不足百萬,要完成這樣的豪舉似乎很難。關鍵時刻,“海航系”出手。此次收購資金將由債務融資及商業銀行借款的方式募集,資金對海航系來說根本不是事兒。
掛牌不到半年就跨洋收購“老司機”,這是海航集團的又一杰作。
亞錦科技:從市值1150萬元到169億,注入南孚,鼎暉套現40億
將大象裝進冰箱,并成功套現40億,今年的新三板,這是最成功的一次退出。
去年6月18日,新三板公司亞錦科技(830806. OC)宣布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股票暫停轉讓。幾個月后,宣布以每股1元的價格,向大豐電器發行26.4億股用來購買南孚電池60%的股權。在頂尖PE鼎暉投資的主導下,整個過程緊湊而不慌亂。鼎暉投資一面在新三板尋找殼資源設計方案,一面把南孚電池的股權進行梳理,兩條線同時進行,最后只需簡單對接即可。
今年2月,借殼基本完成。亞錦科技在被借殼前市值最低只有1150萬元,南孚電池注入后,如今市值飆至169億元。整個借殼過程耗時只有8個月,鼎暉套現40億元。
目前亞錦科技后續的資本運作已經開始,而且已經完成了第二次定增,融資27.62億元,其中17.72億用來購買南孚電池剩余的40%的股權,從而實現南孚電池整體掛牌新三板。
頂尖PE就是不一樣,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天融信:新三板并購“標王”,3年估值暴漲35倍
并購辣么難,但他們只用了3個月,放眼當今的新三板,能把這事兒做成的沒幾個。
今年8月,A股公司南洋股份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57億購買新三板掛牌公司天融信(834032.OC)100%的股權。
天融信是國內最早的信息安全行業公司之一,掛牌前最后一次增資估值40億。2015年凈資產6.89億元,營收8.55億元,凈利潤2.3億元;南洋股份則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電線電纜生產商,停牌前市值58億元。被收購后,天融信承諾扣非后凈利潤在2016年時不低于2.88億元,2016年和2017年累計不低于6.75億元,2016-2018年累計不低于11.79億元。
很明顯,這是一次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的“雙高”收購,還涉嫌“規避借殼”,過會難度很大。但天融信資產甚至比主板企業還要優質,而且南洋股份實際控制人的股份比例盡管下降,但仍是控股股東。所以過會如此之快也是情理之中。
這是今年A股公司并購新三板公司中金額最大的一次資本運作,這也是新三板過會最快的一次資產重組。而被收購的天融信,3年估值暴漲35倍,而且登陸A股后,還有南洋股份股票增值的紅利在等待。
百合網:蛇吞象,行業老二逆襲行業老大
剛回歸就收購行業老大,轟動新三板,百合網(834214.OC)玩的就是驚喜。
2015年4月,百合網決定斥資14.83億拆除VIE架構回歸新三板,同時完成國內首輪融資,募集14.83億元。11月百合網正式掛牌。不過,回歸只是前奏,好戲才剛剛開始。
12月7日,百合網宣布斥資2.5億美元收購行業龍頭世紀佳緣,由此掀開新三板公司收購中概股的序幕。事實上,百合網無論從收入規模、盈利情況還是用戶數量等方面,都比不上行業老大世紀佳緣。但登陸新三板后,百合網迅速完成10.23億元的融資,不僅估值超過30億,而且彈藥充足。而世紀佳緣美國上市后市值一直在2-3億美元之間徘徊,長期淪為垃圾股。
時也勢也。在美國過得不開心且已經開始私有化的世紀佳緣投入百合網的懷抱。于是在登陸新三板6天后,百合網向世紀佳緣伸出了橄欖枝。陪跑10年的百合網完成了彎道超車,完美逆襲!
不過,好事多磨。由于程序設計細節上的問題,百合網將準備收購世紀佳緣的子公司轉讓給了參股公司,最終由參股公司完成收購世紀佳緣。收購后,百合網創始人田范江說,百合網參股公司與世紀佳緣的合并,消除了我們之間的競爭,讓我們有更多的資源和優勢,提高了市場占有率。
“掛牌-增發-募資-收購”,動作優美,干凈利索。新三板上的千年老二,整合納斯達克的行業老大,這不僅是百合網的勝利,也是新三板的勝利。
東方略:融30億,到美尋找創新藥,然后落地中國
要在新三板融資30億,然后拿著錢去美國尋找創新藥,再落地中國,簡直是史無前例。
今年1月14日,東方略(430187.OC)宣布融資30億,開啟“阿波羅計劃”,準備到美國尋找創新藥,并獲得中國區授權,然后在國內落地拿批文進行生產銷售。
這是項艱難的挑戰,因為主導此次醫藥阿波羅計劃的不是醫藥公司,而是家金融投行公司——東方高圣。事實上,東方略是由原新三板掛牌公司全有時代更名而來,東方高圣是其控股方。東方略本質上是東方高圣在新三板的融資平臺,是其登陸美國創新藥市場的沖鋒艦。
不過,對于當時凈資產不到1000萬的東方略來說,30億的融資不是個小數目。困難很快出現了,阿波羅計劃一期要先融資6個億去投項目,但由于項目周期太長,到目前為止仍未能完成融資。因此,東方略調整了策略,先邁出一小步,9月份時宣布30億的融資縮減到3.7億元,目前已經完成融資,認購方包括東方高圣自己的基金公司。
當然,東方略的偉大計劃還會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這次跨洋醫藥“尋寶之旅”才剛剛開始。
浙江國祥:8000萬買回老東家資產,估值11億重啟IPO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一場史上最牛董秘的逆襲之戰——8000萬買回A股老東家的資產,兩年后,以30億估值重返A股。對,就是這么勵志。
2010年1月,國祥控股因為經營不善連續虧損,被迫賣殼給華夏幸福。2012年,公司旗下主要資產國祥空調被原董秘陳根偉花了8000萬買回,要知道,在當初賣殼時這塊資產可是價值1.45億的。
經過三年的整合,國祥空調于2015年8月11日掛牌新三板,簡稱浙江國祥(833249.OC)。在這三年時間里,陳根偉帶領浙江國祥完成了鳳凰涅槃,2014年和2015年營收分別為4.68億元、4.6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46.94萬元、5894.55萬元,這與此前連年虧損有天壤之別。也正是經營情況大幅改善,浙江國祥今年2月成功融資6270萬元,此時估值11億元。
今年6月30日,浙江國祥與海通證券簽訂輔導協議,準備再次IPO。如果IPO成功過會,市場預計浙江國祥估值將會超過30億。
當年8000萬買回,如今將估值超過30億回歸A股,史上最牛董秘究竟是如何逆襲的?
如涵控股:借殼新三板,阿里3億入股,估值暴漲15倍
從一家淘寶女裝店,到如今的網紅孵化器;從估值2.14億元,到估值31.32億元,如涵控股實現了灰姑娘的華麗轉身。沒錯,資本市場就是如此神奇。
2016年4月,如涵控股(832887.OC)通過借殼克里愛登陸新三板,此時估值2.14億元。4個月后,如涵控股發布融資方案,擬以90-100元/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500萬股,融資5億元。
又過了3個月,也就是今年11月,這筆融資完成了,此時公司估值31.32億。在此次定增認購名單中,阿里巴巴赫然在列,其出資3億,占有如涵控股9.58%的股份。
從登陸新三板,到得到巨擘阿里的參投,前后不到半年,估值暴漲15倍。
寧遠科技:11年堅守互聯網醫療,3年估值暴漲54倍
3年估值暴漲54倍,把重度垂直發揮到極致,這是另一種在新三板的玩法。
寧遠科技(834750.OC)你或許有些陌生,但“就醫160”便熟悉多了。2005年成立之初,就醫160只不過是深圳、東莞衛生局的一個預約掛號平臺,如今它是國內領先的重度垂直互聯網醫療平臺。
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中,就醫160完成了31個省份200多個城市6000余家醫院的全覆蓋,累計掛號患者約7千萬,注冊用戶數突破一個億,累計服務近2.5億人次。
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就醫160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醫療服務到醫療電商堅守11年;從估值2800萬到市值15億,就醫160卻只用了3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