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版圖:農村電商中的“城鄉對接”

京東金融在河北武邑實施種養殖不花錢項目,為當地貧困戶提供金融扶持;當地52個貧困戶名下的5200只“跑步雞”都在合作社集中飼養,京東金融為每個貧困戶提供4500元作為養殖基金,目前”跑步雞“已經在京東商城上線銷售
若“電商良心”和“數字崇拜”的問題不解決,在廣大農村激進的發展電商就很可能陷入不被信任的“尷尬”。鄉里人淳樸,沒有火眼金睛,維權意識也淡薄,電商不能只盯著他們的錢袋子,也要考慮農村電商的社會效益。
數據顯示,電商城市市場的“天花板”越來越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網上零售額34651億元,增速為26.1%,已連續三年增速下滑。市場下沉到農村,近年來開始逐漸成為電商企業的行動共識,而農村網購消費者的關切,將是電商企業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我們的擔心是,若“電商良心”和“數字崇拜”的問題不解決,在廣大農村激進的發展電商就很可能陷入不被信任的“尷尬”。鄉里人淳樸,沒有火眼金睛,維權意識也淡薄,電商不能只盯著他們的錢袋子,也要考慮農村電商的社會效益。
京東的農村電商處于起步期。去年,京東發布了農村電商的3F戰略,即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農村金融,京東希望這項戰略拓展農村市場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到農村。
京東集團副總裁馬健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圍繞3F戰略,京東在農村發展推廣員和京東幫隊伍,京東幫的宗旨是圍繞交付不便利的大件商品,為四線至六線地區的農村用戶提供大家電“營銷、配送、安裝、維修”一站式服務,選擇當地有家電維修資質、具備銷售經驗的商家,結成合作關系,由京東幫幫主自建團隊,按照京東的服務標準負責當地大家電的配送和安裝服務。
劉強東曾表示,他是農民出身,所以對農村的理解相對來說是比較深刻的,中國有一個很大的產品價格區域倒掛問題,就是越富有的地方,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反而越低,越貧窮的地方,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反而越貴,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薄弱,網絡普及率低,物流不暢,我們希望能夠抹平城鄉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差,讓每個農民花費最少的成本買到質量最優的產品。
比如,經過中國農業部認證的國家級種子基地只有3個,一粒真的種子從種子基地到農民手里,中間隔了省種子站、縣種子站、鄉鎮種子站等,每家加價10%到20%,農民拿到手的價格就翻了很多倍,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把種子、化肥、農藥等,利用京東完善的物流體系,從工廠送到田間,確保種子是真的,還為農民節約大量成本。
農村電商專家、共青團陜西團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也指出,農村電商不可簡單視之為工業品下鄉,這個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農村電商的設計要綜合考慮社會效應:解決老百姓的民生痛點,讓他們享受信息化帶來的福利,比如不出門就可以掛號、買票;讓電商成為農村創業的新載體,吸引更多年輕人回到農村,讓農業后繼有人;幫助農村進行更好的產銷對接,看市場需要什么再進行農產品生產;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讓農民不出遠門就有穩定的收入。
的確,農村電商不僅僅是電商企業市場下沉、增量挖掘、做大蛋糕的企業戰略,它還關系到農村與城市之間需求的有效對接,實現經濟、就業和金融等在農村地區普惠的問題,電商的農村戰略應該綜合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和農村的社會效益。
農村不能僅僅看做是電商的一個“消費市場”,更應該是一個創造財富和讓社會財富在城、鄉之間充分流動的市場。電商企業渠道下沉,賺農村的錢,賺農民的錢,這是商業的本性,電商企業賺錢的同時,還能想著幫助農村創富,幫助農民賺錢,卻是商業的良心。

覆蓋了44萬個行政村的1700多家京東幫服務店在雙11大促中實現了京東大家電30%的銷售額。圖為京東配送員在農村地區送貨
財富,不應僅僅服務于城市,更應該流動起來,并高效的為農村創富,農村經濟凋敝不利于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只有農村的經濟發達,財富在城、鄉之間高效循流,國家的經濟增長才會更健康、更有后勁。
過去城鄉之間的地理距離是財富循流的障礙,但萬物互聯的電商和農村消費金融的結合,卻可能是讓財富在城鄉之間流動起來的一個有效途徑。
今年的電商“雙十一”前一天,劉強東在花椒直播上客串“大廚”玩了一把直播秀,他做了一道“大盤雞”,食材來自京東的公益項目——扶貧跑步雞。
“跑步雞”是河北武邑縣實施“互聯網+”精準扶貧過程中開展的一項創新扶貧工作,由京東集團為貧困農戶提供免息貸款,農民在農資平臺上購買雞苗和農業生產資料,經過企業和當地政府的培訓,采用生態散養的模式養殖當前消費者需求量較大的純天然、生態型華北柴雞。
馬健榮說,除了“跑步雞”,京東還通過地方政府、本土企業合作,建設京東中國特產館打通從農村到城市的農產品直供渠道,以“一村一品一店”為核心打造最具代表性、最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與城市高品質農產品需求對接,為區域上下游產業鏈創造廣闊的價值。
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宿豫區138個村共建立216個鄉村電商合作點,“一村一品一店”共幫助農民完成訂單1.7萬個,上線銷售產品230余種,實現網上銷售額2.5億元。
除了農產品電商幫助農村創富,京東也在積極進行農村金融的嘗試。由于信用無法評估,農民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信用貸款,資金困難經常困擾農民的生產活動。
京東農村金融負責人洪潔介紹,扎根于京東的3F戰略基礎之上,京東農村金融圍繞”農產品進城、電商下鄉”的兩條路子堅定的走全產業鏈、全產品鏈的農村金融戰略路線,充分發揮京東金融在大數據風控與渠道方面的優勢,通過京農貸、農村眾籌、鄉村白條、農村理財等產品線為農村提供全多元化金融服務,擊破農村金融服務的痛點,加速建設和優化農村經濟生態,“跑步雞”也是京東農村金融的一個案例。
截至2016年9月,京東已經在1500個縣、30萬個行政村開展各類農村金融業務,并構建了一個以農民個體、涉農企業、農產品消費者及眾多合作伙伴為核心的農村金融生態圈,全面助力農村經濟發展。
魏延安指出,農村金融目前主要存在兩大痛點,一是總體的貸款滿足率低,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滿足,農村長期處于金融饑渴狀態;二是與農民的需求有差距,手續復雜、放款周期長、利率也不低等等。
魏延安認為,“電商+金融”在農村有重要意義,網上辦理貸款手續不需要人與人見面,簡單便捷,一筆貸款網上辦理最快只要幾分鐘就可以,而且沒有擔保等等限制,只要提供身份證通過大數據就可以進行審核,給出貸款的建議,手續省了很多。從這些來看,“電商+農村金融”的發展空間很大,各大電商平臺也都已經推出了農村金融的產品。
農村電商之路才剛剛開始,農村不能僅僅看做是電商的一個“消費市場”,更應該是一個創造財富和讓社會財富在城、鄉之間充分流動的市場。電商企業渠道下沉,賺農村的錢,賺農民的錢,這是商業的本性,電商企業賺錢的同時,還能想著幫助農村創富,幫助農民賺錢,卻是商業的良心。

今年雙11期間,京東在部分地區開始用無人機送貨,據測算,在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采用無人送貨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讓農村消費者享受和城市消費者一樣的優質低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