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外交”全盤大潰敗
臺當局將寶全部壓在美國身上。但美國單方面支持恐難奏效,最后解鈴還需大陸。繞了一圈,臺當局最終還得回歸兩岸。若臺當局在國際空間上毫無建樹,再多的托詞恐怕都難以掩蓋其執政無能的本質。

還記得上臺之前,蔡英文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我們勝選,中國大陸也得慢慢靠向我們這邊。然而想的挺美,光吹沒用。
就拿臺灣最關注的“國際空間”問題來說,列席世衛大會是新當局上臺后的首次國際亮相,但很不幸,臺涉外部門負責人李大維9月23日證實,臺灣確定沒有收到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的邀請函。
民進黨當局一直寄望“國際朋友圈”的撐腰。臺“駐日代表”謝長廷9月17日就投書日本《朝日新聞》,為尋求日本支持營造輿論。美國亞太助理國務卿拉塞爾、現任AIT(美國在臺協會)處長梅健華皆不同程度提到,“美國鼓勵擴展臺灣的國際空間”、“仍致力于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民航組織”。這些空頭支票,似乎讓臺灣看到了直通蒙特利爾的希望。然而并沒有什么用,“通關”密碼不在美利堅那里。無視“九二共識”,妄圖在國際舞臺上刷存在感,根本行不通。
“蔡英文上臺后的首個重大‘外交’挫折。”新加坡《聯合早報》和“美國之音”不約而同地對臺灣未能參加ICAO大會做出如此評價。李大維證實,盡管美國出面進行了斡旋,但臺灣仍然未獲邀參加ICAO大會。
有評論說,因為卡在“一中原則”,臺灣今年參加ICAO大會的愿望成為泡影,這對蔡英文當局是雙重打擊。其一,臺灣國際生存空間窄化,面臨全面壓縮;其二,蔡當局“聯美抗中”的政策經不起檢驗,將被證明是押錯寶。
不愿意承認“九二共識”沒有關系,國際社會“一個中國”的共識就擺在那里。因為國際民航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必須執行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也就是說必須要遵守“一中原則”。
有臺媒發現,在ICAO網站每月公布的“航空運輸監測”報告里,近期臺灣標注由最開始的“臺灣臺北”,變成了目前的“中國臺北”。
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表示,從1971年起,臺灣被排除于ICAO外,直到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執政后爭取,2013年終于重回ICAO,期間間隔整整42年。但馬英九當局任內好不容易掙來的臺灣“飛安”、國際參與和尊嚴,蔡英文一夕敗光,又被踢出了ICAO。
不止如此,臺媒最近傳出,臺灣“農委會漁業署”2名官員7月前往意大利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漁業委員會(COFI)被拒于會議外。而在早前4月,蔡英文即將上臺前一個月,國際“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和結構調整高級別研討會”在比利時召開,會議首日發生了一則插曲,在一場僅限政府代表參加的會議上,應中國大陸代表團數度要求,與會的臺灣代表團被“請出”會場。
還有,9月20日舉行了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辯論首日,安排巴西、美國、南非等32個國家元首或總理講話,臺灣“友邦”巴拿馬的總統瓦雷拉今年依舊沒提臺灣,巴拿馬已連續3年在聯大期間未替臺灣發聲。
自李登輝1993年推動“重返聯合國”以來,1993年至2008年,臺灣每年都通過“邦交國”提案,交由總務委員會進行辯論,討論是否納入大會議程,但皆未獲結果。陳水扁任內還搞過“入聯公投”,2007年甚至致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但遭退函。馬英九2008年上任后,從2009年至2015年,未再提案,而是改以洽請“友邦”在一般性辯論替臺灣發聲,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
巴拿馬是蔡英文上任后第一個出訪的“邦交國”,當時蔡英文出席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竣工典禮,并與總統瓦雷拉會晤。臺媒稱,“蔡政府用心良苦,卻無法換回巴拿馬為我外交空間多盡一分力”。
此外,在馬執政后期,就曾傳出巴拿馬有意與大陸建交,如今政黨輪替,巴拿馬今年不挺臺灣的警訊意味深長,蔡政府面臨的國際形勢恐更為嚴峻。
光是以上事情就讓蔡英文焦頭爛額了,不過別忘了,大陸目前仍然沒有發力,只是以“不合作”的方式,來面對臺灣“企圖走出去”的“外交”操作。手底留情,懷有善意,不知臺當局懂不懂?眾所周知,除了巴拿馬,大陸與梵蒂岡關系也在逐步改善中。蔡英文上臺這些天,所作所為大陸都看在眼里,耐心也到了一個限度。
臺當局參會的動機并不單純。一方面想藉此與改善政績,轉移施政無方的焦點;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轉嫁罪責,營造兩岸敵對氛圍,綠化臺灣社會。此外,臺當局在無視“一中原則”的背景下拓展國際空間,更深層次的圖謀是達成“一中一臺”的“臺獨”目的。
最后,臺當局在炒作該議題時,著重強調歐洲各國、美國等“普遍支持臺當局參會”的印象。其實,臺當局確實向國際社會求助,私下向各國政要提出支持其參會的懇求。當前,僅美國公開表達支持態度,但美國的底線是不造成“一中一臺”的結局。美國生怕被臺當局“綁架”遂行“臺獨”,在支持臺當局擴大國際空間的議題上也謹小慎微,并非全心全力。
臺當局明知繞過“九二共識”拓展國際空間無望,拋出兩岸協商僅是一個姿態,其實已將寶全部壓在美國身上。但美國單方面支持恐難奏效,最后解鈴還需大陸。繞了一圈,臺當局最終還得回歸兩岸。因此,解套臺當局國際空間的關鍵還是“九二共識”。臺當局在國際空間上毫無建樹,再多的托詞恐怕都難以掩蓋其執政無能的本質。
一旦對蔡英文團隊觀察期結束,用國臺辦的話來說,就是“鈴聲響、收卷了”,屆時大陸發出“洪荒之力”來“外交割喉”,臺灣“斷交潮”一來,島內政壇地動山搖將難以避免。
(澎湃新聞網2016.9.20、《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9.2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