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虎”受審透露哪些不為人知的事實
舉報信中直指張力軍簽發的多份污染控制相關標準及文件或違法,該標準導致污染限值高出新車排放標準10倍以上,造成全國尾氣檢測一片混亂,機動車污染無法控制。

6月27日,環保領域“首虎”——環保部原副部長張力軍因涉嫌受賄243萬元而受審。“對不起黨和國家”,張力軍用老套的“悔罪語錄”表示認罪,并稱“怎么判都不上訴”。
十八大以來,中央“拍蠅”“打虎”“獵狐”,打掉了100多只“老虎”。有媒體預測,今年是“老虎審判年”,不少“老虎”將被送上審判臺。“環保虎”張力軍站在被告席上,就是其中之一。
1952年出生的張力軍,吉林樺甸縣人,1975年12月畢業于東北工學院有色冶金系,理學碩士,經濟師。
說起張力軍,不同人有著不同的形容,但都可以帶個“紅”字。
在律師口中,張力軍屬于“根正苗紅”的官二代。按他律師的話說:張力軍的父母都是新中國成立前參加工作的老干部。張力軍從小家教很嚴,在中紀委審查期間,張力軍感到愧對于家庭、愧對于組織的培養。
而兩年前牽出案件的舉報信又怎么評價張力軍呢?題為《揭發“霧霾惡果背后猖狂權利黑手”》的舉報信稱:“環保部某‘位高權重’(張力軍)與環保部污防司某官員,利用職權授意并伙同編造虛假資質、竄改國家標準、串通騙取中標、制售假冒偽劣計量用檢測產品牟取暴利。”舉報信中直指張力軍簽發的多份污染控制相關標準及文件或違法,并造成全國霧霾污染嚴重。“該標準導致污染限值高出新車排放標準10倍以上,造成全國尾氣檢測一片混亂,機動車污染無法控制。”舉報信還稱,張力軍有黑社會背景。在舉報信的描述中,張
出現在法庭上的張力軍保持著慣有的著裝:一身黑色西裝,內穿白色襯衫。但滿頭黑發變成了白發,兩腮深陷,瘦了許多,沒有了以往的“霸氣”,只像個平凡的老年人。力軍可以被四個字形容:紅頂中介。
1989年7月,37歲的張力軍從吉林省舒蘭縣縣長一職,直接升任吉林省環境保護局局長、黨組書記。此前,他插過隊、做過工人,與環保幾乎搭不上邊。但從這一年開始,張力軍把“根”扎在了環保領域。4年后,張力軍便“進京”擔任中國環境報社社長。又過4年,即1997年,張力軍跨進國家環保總局的大門,任職計劃財務司司長,正式開啟了16年的環保部官員生涯,最終以副部長的官職卸任。
從進入環保領域后,“外行管內行”的評價一直圍繞著張力軍。特別是在報社的幾年,張力軍順應潮流,利用報社資金進行經營活動,但最終是賠了錢。因此,有人舉報其利用報社資產為個人謀利。后經紀檢組調查:張力軍個人不存在違規問題。
在國家環保總局內部,對張力軍的評價也不高。許多人認為,張力軍對部下態度強硬,在處理內部各機構關系甚至有些蠻橫。在環保部選拔副部長投票時,張力軍得票數是最低的,但最終仍然當選,且主要分管的就是污染防治、減排和環境執法幾個“關鍵領域”。
根據公開報道,從2004年12月至2013年2月,張力軍任環保部副部長長達8年多。張力軍任職環保部副部長期間,分管污染防治與減排、環境執法等關鍵領域。張力軍曾被認為是環保系統中專業能力較強的官員,對環保領域的各項數據了然于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均由他代表環保部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言。
長期負責污染控制的張力軍在其任職期間,未將汽車污染納入污染控制總量,相反,諸多不具備汽車檢測條件的企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在2013年全國兩會上,張力軍在經濟界分組討論時說:北京這樣的地方不用個15年、18年,很難治理好空氣。張力軍還公開表示,汽車尾氣排放是目前造成北京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大氣治理難度超過水治理、環保最大壓力系盲目追求GDP等犀利觀點,也讓他成為一時“網絡紅人”。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回顧張力軍的升遷之路,也可以說是在爭議聲中一路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張力軍案發前半年,中央第三巡視組進駐環境保護部,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方面提出六大問題。
一是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環評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存在,背后隱藏監管失職和腐敗問題。
二是有的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
三是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現象突出,容易產生利益沖突和不當利益輸送。
四是環評機構資質審批存在“花錢辦證”現象,后續監管不到位。
五是把關不嚴、批而不管、越權審批不僅導致污染隱患,而且加大權力尋租空間。
六是地方環保部門環評審批中腐敗問題易發。
出現這些問題,張力軍難脫干系。
法院起訴指控稱:1998年至2013年,張力軍利用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局計劃財務司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總局規劃與財務司司長、污染控制司司長、副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產品經銷、項目審批、職務升遷、子女就業等方面提供幫助,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242萬余元。
關于張的9起指控中,6起是為企業在產品經銷、項目審批上提供幫助受賄,一筆是為他人職務升遷提供幫助,此外還有2筆是為他人子女就業提供幫助而收錢。除收錢外,張力軍還收了一輛汽車。
對于指控,律師做了罪輕辯護。律師認為,被紀委約談后,張力軍主動、如實交代了問題,屬于自首;且檢方指控的受賄情節中關于幫助他人子女就業問題,其中一起,張力軍并沒有收錢,另外一起,張力軍雖然“說了話”,但最終還是靠當事人自己考上(就業崗位)的,因此,不應認定為受賄。
“環保虎”受審透露的這些事實,一方面告訴人們,腐敗分子不管什么原因落馬都要受到懲處,不能對腐敗抱著僥幸心理,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是中央的莊嚴承諾;另一方面啟示人們,有些貪官是頑固的,很會隱蔽的,也很會裝的,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兩面官”,必須高度警惕“兩面官”,善良的人們不能再被“兩面官”所蒙蔽。
(《北京日報》2016.6.2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