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 要:隨著我國設計業的不斷發展,設計學本科教育所承擔的改革和發展的重擔更加艱巨。本文現代設計學的課程變革為新視角,詳細闡述了現代設計學科的概念,現代設計學科的現狀以及現代設計學科的改革。進而進一步對現代設計學科本科教育課程如何適應學科發展和經濟發展需要,從學科體系和創新思維做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現代;設計學;本科研究;變革
1 設計學科概述
現代設計學作為20世紀以來一門新興的專門的學科,它也有著自己的研究對象。由于設計與特定的物質生產與科學技術的關系,這讓現代設計學本身也具有科學技術的客觀特征;[1]而設計與一定社會的政治、文化、藝術之間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也讓現代設計學在一定程度上那個具有了意識形態的色彩。
2 現代設計學的現狀
設計學一貫以來都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從屬于美術學,因而它也繼承了美術學所特有的體系,相對于成熟的美術學體系給了現代設計學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設計學研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2]所謂海乃百川,有容乃大,現代設計學也不斷學習吸收其他學科的精髓,如經濟學,管理學等,從眾多的學科中獲得啟發。
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對設計的欣賞也不斷提高。而藝術的本源就是要立足于生活,為人民大眾服務,因此現代設計學的設計理念也越來越人文化,生活化。當今社會中的大多數的設計者通過親身的生活實踐,從點滴生活中積累素材,繼承傳統,不斷革故鼎新,標新立異。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必須擁有批判性思維,而包豪斯這樣理工科為主的設計教育就應運而生,他打破了藝術的自由和告別了所謂的標準化,強調一個團隊的團結精神,只有團結才能做到最好,強調設計的科學性,這是設計學本身的特性所要求的,科學性、邏輯性和藝術表現相結合,成為了這個理論的革新之處。他學生親自深入工廠,要求學生達到技工水平,讓學生親身實踐這樣就使得設計學教育的重心由形式走向了實踐,從而開辟出設計學的一條新道路,引發了社會大眾的新需求——方便實用、經濟美觀。無論是美國還是德國的設計教育體系都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完全可以說包豪斯的確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基礎。
3 現代設計學變革
3.1 現代的設計批評結構不健全
縱觀現代設計學,其附屬藝術批評界,設計學批評與文學美術批評相比而言,設計批評沒有受到同等的重視。無論是在現代的理論研究領域還是設計實踐領域都呈現出一個場景——無人問津。然而,這與現代正快速發展的設計產業卻不成正比。產生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現代設計批評研究領域的不健全,健全的批判領域將對現代設計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重視設計批評。擺在首位的就當屬設計界要把重視設計落到實處。從20世紀40年代,批判性思維成為美國教育改革的焦點和核心,此后批判性思維就一直在現代本科教育課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批判性思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自覺性和良好的判斷力。“批判型教育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懷疑理性——批評性地看待設計理論和實踐,是研究可行性學習的基礎”
3.2 現代設計教育體系面臨的困惑
現代設計學相較于一些其他學科而言,它的特別之處就在于現代設計教育不存在一個國際標準化的體系。很多時候我們學習,借鑒外國的方法,然而現代設計教育卻在外國找不到統一的模式,甚至是全世界。這一點源自涉及自身的特性。作為設計就是要立足生活實踐服務人民大眾。如今在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條件下,讓我們同外國所區分開來,所以不可能相同的模式來參考。設計的所涉及范圍非常廣闊,從電視廣告到高樓大廈建筑,從衣食住行,我們的生活與設計息息相關。設計就此看來他的對象是復雜的,斷不可能有統一的模式。我們只能根據國情,另辟蹊徑,拒絕單一死板的現代教育體系。
現在我國的各大高校都在開始慢慢進行著現代設計學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嘗試,現在專業的藝術院校通過開設更多的設計課程和不斷增加新的類別來完善,增加學院的師資力量、高薪聘請對外專業教師等一系列方式來完善和壯大現代設計學的教學隊伍。
3.3 純藝術學科和設計類學科其學科定位和發展方向有所不同
很多人認為設計是純藝術,而純藝術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和對自我的實現,更側重藝術家自身的感受和情感的宣泄。現代設計學科的本科教育課程則更注重于人民大眾的需求,重點在于強調設計的物質的它的實用性和它的美感。設計學最初發展的起源,基本都是在美術學的基礎上演變發展。在美術學的基礎上建立設計學,只是在面臨現代化快速發展中的臨時決策而已。經濟化的社會更注重的是設計的實用性而不是純藝術。設計的定位在于其實用性,然而它的發展卻與純藝術考得太近,設計學招生還在以繪畫為主,大學四年的學習中基本上離不開畫筆,速寫、素描、水粉、國畫,我們必須要認清,設計不單單只是繪畫而已。
3.4 現代設計本科教育課程的擴充
從國外的設計教育發展歷程來看,大致上經歷了兩個階段,總的來說就是擴充,國外設素描擴充到結構素描;將單純的色彩寫生擴充到色彩分析;將簡單制作擴充到立體材料的結構分析等,這種不斷的擴充對現代誰本科教育課程的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與其同時,工業設計也就慢慢顯得有些衰落。然而,在這種擴充我們要看到它所帶來的阻礙,這種擴張中透露出非標準化、自由情緒、拒絕合作態度。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現代設計學本科教育課程的擴充使得我們現代設計學更加豐滿、充實起來。
3.5 改革教育模式,培養創新思維
作為設計學的本科教育課程的受教育者而言,想要有新穎設計,就必須從設計思路,設計創作都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把握能力里。只有從事設計學科的人敢于質疑,敢于批判自己所在的領域,否則就會失掉自己的創新能力。想要改革教育模式,培養創新思維,就需要擁有良好的思維習慣。因此,我們必須毫不猶豫的不斷的積極的推薦設計批評教學改革。提高現代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新到學生更夠更深層次的思考設計的本質,更而更好地促進現代設計學本科教育的改革,使其不斷地發展完善。
3.6 以國內現代設計教育的體系看現代設計學科本科課程變革
相比于國外的現代設計學發展,我國的則顯得起步晚,發展慢。我國的大部分設計教育都是在國內的一些高校中發揮在那,直至現在我國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設計教育,還是僅僅停留在設計的本科教育階段。直到八十年代以后我國才開始設立現代設計課程,現代設計學科是一門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的專門學科,它的價值在于應用于社會實踐,有高度的務實性。現代設計學不但要關注如何構建和完善本學科領域內的理論體系,與其同時更需要的是嚴謹的學科理論,只有通過提升現代設計學科地位和本學科建設發展,才能為其提供有效保障。所以中國的設計學教育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符合本國國情的教育體系,不能夠完全照搬硬搬外國的教育體系。
4 結語
發展和完善現代設計學教育體系的責任應該是我們整個社會的而不僅僅是我們所認為的專門院校。所謂的專門院校更多的應該是去考慮如何利用所學的設計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們的經濟發展。這所有的一切必須通過改革我們的設計學現代本科教育。只有立足于生活,面向于大眾,現代設計學本科課程教育才能發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鞏淼森.跨學科:論設計高等教育的新趨勢[J].創意與設計,2010(02).
[2] 趙偉.廣義設計學的研究范式危機與轉向[D].天津大學,2012.
[3] 侯立平.文化轉型與中國當今設計學學科本科教育課程設計的變革[D].中央美術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