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斌++高建峰++李巧玲++高艷陽++景紅霞++徐春燕
摘要:通過對現階段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多方面分析,提出了在實驗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并且據此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以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無機化學實驗,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b)-0000-00
無機化學實驗重點要從兩個方面來培養學生,一是應用,一是創新,無機化學實驗發展這沒多年,關于應用已經無需再談,本文重點在探討如何在無機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用眼觀察現象、用心思考問題,通過親身體驗,完成整個實訓操作,能對化學基礎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并形成過硬的操作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1]。
但是隨著國家國際現代化步伐的加快,隨著科技水平的日益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多的用人單位需要的不僅僅是對化學基本技能的掌握,而更多的是需要一種具有創新性的復合型新型人才。因此,在增加綜合性實驗之后,教學工作者發現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增加一些創新性的實驗內容,以此來啟發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1現階段我校無機化學實驗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傳統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 方法與手段) 、實驗考核辦法等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2]。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對我校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做了如下的總結: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對本校現階段的無機化學實驗的教學與考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發現本校現階段所執行的無機化學實驗存在下列問題:
1.1教學內容
本校所執行的無機化學教學大綱是從1980的華北工學院師范班脫胎而來的,后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已經從原來單一的面向一個專業的教學發展成了可以面向不同專業,不同學時,不同課程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其中涉及的專業有化工、生物、環境、制藥、材料等,也有32學時的面向特種能源的長學時的無機化學實驗,也有48學時的應用化學專業長學時無機化學實驗,但是在學時改變的背后,確實實驗內容的陳舊和與社會需要的脫節,之前的大綱規定的實驗內容,有很多都是十幾二十年未曾改變過,當然對于經典的實驗我們是無需進行改動的,還有一些實驗也很經典,但是這些實驗已經是大家耳熟能翔的了,幾乎不用做實驗也能預料到會有什么樣的現象和結果。此外教學內容驗證性的化學實驗較多,研究性的化學實驗較少; 單一性的實驗較多,綜合性的實驗較少; 基礎性的實驗較多,涉新( 新技術、新方法等) 性的實驗較少。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可能是: 傳統的習慣( 包括老師的惰性) 和實驗條件所致。
1.2教學方法
目前本校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基本上就是上課時老師講學生做,對于有些實驗現象只能用嘴巴和粉筆進行口述和文字表達,沒有相應的教學軟件進行支持,學生只能老師給出的既定思路和方案進行實驗內容的驗證;另外學生只要有實驗教材就基本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實驗,所謂的實驗報告的書寫也只是把實驗內容重新抄寫一遍,學生完全不需要動腦筋去想實驗如何完成,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嚴重束縛了學生想象力、研究力和創新能力。
1.3考核方式
現階段的考核方式基本是靠三部分組成:學生的出勤率,學生實驗時的表現,學生的實驗報告這個考核方式是一直以來各高校無機化學實驗所沿用的,而且也是很多年沒有改變的,該方法最大的弊端是沒有對有想法和有創新能力的學生給予足夠的肯定和支持。
2對現階段無機化學實驗改革的必要性
通過上述的對本校現階段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分析,可以發現不論是從實驗內容還是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這些方面都無法體現現階段各領域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也沒有體現出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而這一點與當今社會對于本科生既需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又需要具有積極主動的科學研究能力和知識創新能力相矛盾,因此要滿足當前社會各領域對化學、化工、材料、環境、生物等專業本科畢業生
的要求,必須從大一的無機化學實驗開始做起,進行無機化學實驗相應的改革。
3通過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針對前面提到過的無機化學實驗存在的局限和弊端,本課題擬對現階段的無機化學實驗做出如下的整改措施;
3.1對原有的實驗內容進行調整更換,增加具有培養學生創新研究能力的實驗
原先的實驗內容在最初的無機化學教學實驗中起到了很好的對理論課程的支撐和驗證作用,但是隨著無機化學理論課程的變化,以及學科間的滲透和社會對高校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單一的原先只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的實驗內容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后續課程以及用人單位對于學生的要求,因此在原先的基礎上,我們結合老一輩教師的意見和新形勢下各方面的需求對無機化學實驗內容進行了適當的刪減調整和補充,保留了經典的“氯化鈉提純”、“硫酸亞鐵銨的制備”等經典實驗,刪掉了“二氧化鉛的制備”等對環境造成污染且沒有創新性培養的實驗,調整了元素性質實驗,統一合并為“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實驗,在一些原有實驗內容中增加了學生自主設計并實施的實驗內容。這些實驗內容不僅讓學生學到如何處理和再利用工業廢渣,同時也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對于化學化工實驗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課題研究能力的提高。
3.2改革原有的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
在目前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形式下只依靠單純的口述和板書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了,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來講述實驗課內容,這樣可以減輕老師負擔,增加學生的興趣,而且對于有些難以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的實驗原理和現象可以通過網絡視頻,或者多媒體軟件制作出來,給學生以更加直觀和深刻的感受。另外還可以以組建實驗小組的形式,對一些實驗內容比較多,工作量比較大的實驗分組進行,例如配合物分裂能的測定實驗中,就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個小組,一個小組負責配位化合物的制備,一個小組進行配合物離解類型及氯離子含量的測定,最后一組同學進行配合物分裂能的測定。
此外,還可以進行開放性實驗教學,對一些實驗能力比較強,對化學實驗興趣比較大同學,可以結合老師課題開展一些需要具有實際意義和接近工業生產的實驗項目,這樣可以解決個別老師課題沒人做的困難,又能提高學生的科研實驗能力,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3改進實驗考評制度,突出對具有實驗創新能力的考核和重視
實驗成績的評定,不局限于單純的實驗結果的考核,而是應該趨于多元化多層次的考核。從過去的經驗分析,由于無機化學實驗的對象是大一學生,由高中考入大學的他們普遍存在只重視理論不重視實驗課的現象。加上傳統的實驗考核方法是考核學生的課堂表現、實驗報告、實驗操作( 或理論考試) ,為了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理解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我們對傳統的實驗考核辦法進行改革與完善,以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具體考核辦法為如下:
( 1) 最終的考核成績不能只靠最后的實驗考試成績,而應同時考慮平時的實驗成績綜合給出最終的實驗成績。這樣不但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而且避免了有的學生雖然平時不認真但期末考試能憑運氣突擊僥幸過關的行為。
( 2) 最終考核要注重實驗結果,但是同時要兼顧實驗過程。不能只注重學生實驗結果的對錯產率的高低,更要結合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出的:規范正確的實驗操作,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對團隊的協作和奉獻精神,良好的安全整潔的實驗習慣等諸多因素。這樣綜合考慮才能給出一顆科學合理的實驗成績。
( 3) 實驗操作技能考核與文字解釋表述考核相結合。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有的同學實驗報告寫的很好,但是實驗幾乎都是別人在做,而有的同學動手能力特強,但是實驗原理和結果的表達卻差強人意。因此在考核最總實驗成績時,也要注重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表述( 口頭表述尤其是文字表述) 能力。如果一個擁有較強實驗操作能力的學生,不具備真實、流暢、到位表述能力,他將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實驗科學人才。
( 4)對于某些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表現的特別突出的學生可以另外加分,或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提高學生對增強實驗能力積極性,和對學生創新性的充分肯定。
4結論
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是培養大一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素養、觀察分析問題、研究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實驗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涉及諸多方面的一個課題,不僅僅需要改革者堅持不懈努力研究,也需要各級部門的積極配合,只有通過上下級管理者執行者的不懈努力,將實驗教學改革不斷引向深入,無機化學實驗教學這門課程才會在提高大學生科學素質、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春艷,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4(16):116
[2]張一兵,祝路.高校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4,34(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