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摘要]“間離效果”主張演員將角色表現為陌生,觀眾與劇情保持距離;“無厘頭”強調演員為了搞笑表演夸張,帶給觀眾意想不到的滑稽效果,兩者之間精神共通。本文運用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戲劇理論對周星馳新作《美人魚》進行解讀,具體指出這部電影是通過對現實、童話、人性的間離,表達導演意圖,強調觀眾思考。同時,認為間離效果處理不當引起的主題不明確和情節矛盾性,是電影上映后評價兩極化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間離效果;陌生化;無厘頭;《美人魚》
“間離效果”,又稱“陌生化效果”,是德國著名戲劇家布萊希特的核心理論,是“一種使所要表現的人與人之問的事物帶有令人觸目驚心的、引人尋求解釋、不是想當然的和不簡單自然的特點。這種效果的目的是使觀眾能夠從社會角度做出正確的批判”。2005年,《看電影》雜志編輯唐仁躍在他的文章中將周星馳的無厘頭電影和布萊希特的陌生化理論聯系在一起,認為“將角色的陌生化和時空結構的改變,是布萊希特陌生化理論的兩個主要方面,同樣可以用來闡述周星馳的無厘頭電影”?!盁o厘頭”,來自粵方言,本意指一個人言行毫無意義,后來因為周星馳在《大話西游》中的搞笑對白和這個詞義相符,于是就成了周星馳代表性的個人表演方式?!睹廊唆~》秉承了周星馳一貫的“無厘頭”風格,演繹了一段人魚愛情故事。本文將結合“間離效果”理論從主題指向、人物形象、敘事結構以及潛在問題方面具體分析這部無厘頭電影的內容意蘊。
一、主題指向:對現實的間離
問離效果和傳統戲劇理論最大的區別是盡量讓觀眾不要融入劇情,要在觀影過程中保持理性,以便能從自身經驗中收獲對現實的思考?!睹廊唆~》的主題表達方式在這一點上與問離理論高度吻合。
《美人魚》是一部環保主題的電影,影片自始至終以環保為中心展開敘事。影片一開場就是各種有關環境破壞、海洋動物生存危機的新聞和紀錄片真實影像。紀錄片《海豚灣》中捕殺海豚的血腥鏡頭在電影中兩次出現,一次是在影片開場,一次是男主角劉軒在發現人魚后上網查找資料的過程中。電影中的一句經典臺詞是“如果世界上連一滴干凈的水、一口新鮮的空氣都沒有,掙再多的錢,都是死路一條”,這句話女主角和男主角都曾說過。這些直白的說教之外,喜劇卻是主要的敘事手段,比如影片第一幕由沉重的真實影像直接轉入一個笑料百出的假冒“世界奇珍異獸博物館”,看似讓人摸不著頭腦,實則奠定了這部電影無厘頭的喜劇風格,將觀眾帶入美人魚的幻想世界。其他場景中,美人魚用可愛的海膽殺人、回家踩滑板、出門用大彈弓、解毒居然用白酒,人魚族用魚骨頭和狼牙棒做武器……這些道具雖然和美人魚的海底生活看似相符,但離我們現實生活卻很遙遠,借助童話元素打亂時空結構,總讓人無法融入劇情,具有反諷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成為這部電影的意象依托。《美人魚》故事的發生地是一個打算填海做房地產開發的海豚聚集區,可影片卻一言以蔽之,交代海豚已被聲吶全部毀滅。我們只能看到因聲吶驅逐遍體鱗傷的美人魚,看不到任何海豚,電影中的美人魚就指代現實中真正遭受聲吶危機的海豚,這一點看完電影的觀眾多多少少都能聯想到。將海豚幻化為具有攻擊性和綺麗美的美人魚,這樣巧妙的暗喻彰顯了海豚的善良純真和悲慘遭遇,表現了人類為了一己私利對自然生態的嚴重破壞和對野生動物的殘忍傷害,這是電影《美人魚》真正的主題指向。
回想曾經廣受關注的環保主題作品,紀錄片占多數,有用真實記錄發人深省的《海豚灣》、以溫情見長的紀錄片《帝企鵝日記》,而電影作品多和科幻、災難聯系在一起,比如以科幻效果震撼人心的好萊塢電影《后天》,讓人幾乎信以為真的馮小寧科幻電影《大氣層消失》。環保向來是一個嚴肅的話題,《美人魚》的獨到之處在于周星馳用他擅長的喜劇元素對環保這一現實題材重新解構。這是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一來它和過去周星馳無厘頭電影中純粹的小人物勵志故事區別開,加入環保這一正義話題,電影立意深刻;二來它和過去環保電影中的悲劇或正劇意味不同,混入喜劇效果,讓人在笑聲中始終遠離殘忍現實,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建立起環保理念。
二、人物形象:對童話的間離
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是一出愛情悲劇,講述了一個美麗善良的美人魚公主因為愛上了陸地上英俊的王子,和巫婆交換條件忍痛變成了人類,最終為了王子的幸?;癁榕菽墓适隆_@則童話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賦予了美人魚經典的美好形象。電影《美人魚》雖然也是改編的,但它和童話是完全不相關的兩個故事,時空背景被置換后,人物形象也被顛覆。
電影中的女主角美人魚珊珊的第一次亮相是值得玩味的,她化著俗氣的妝,言行沒有少女的矜持,用可笑的姿態行進,以底層平民的身份出現,她失去了童話中所有的魅力,沒有動人心魄的美貌,沒有美麗的雙腿,只能硬生生地將魚尾藏在靴子里。直到她自如地劃著滑板回到廢棄的船艙,脫下媚俗劣質的魚尾裙之后,才展示出她流光溢彩的美麗魚尾,這一刻終于回歸了美人魚童話般的動人形象。飾演女主角的新人演員林允是通過網絡海選在12萬人中脫穎而出的,之前沒有任何演戲經驗,也不以顏值取勝,用劇中的經典臺詞來形容,“眼睛像綠豆,鼻子像頭蒜,牙齒像狼狗”,和人們心目中的“星女郎”形象相去甚遠,對問離效果的發揮卻是一種輔助。
鄧超飾演的男主角劉軒也不是出身高貴的王子,而是白手起家、一身銅臭的地產商,他唯利是圖,囂張跋扈的外表下有一顆敏感寂寞的心。影片中有一個細節,他為了證明自己很厲害,貼上了胡子偽裝成大人,掩飾內心的脆弱。而當美人魚珊珊在和他的相處中揭下他的偽裝面具“胡須”時,他被珊珊的純真打動,找回了曾經善良的自我,放棄了殺戮,變成正義的化身,用全力保護了美人魚家族免遭滅絕,和童話中認不出美人魚的王子完全不同,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英雄形象。
除此之外,張雨綺飾演的反派李若蘭和她的團隊比童話中的老巫婆險惡到極致,羅志祥飾演的八爪魚八哥善良執著,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角色豐富了童話的人物關系,演員故意露出明顯的表演痕跡,遠離童話中的人物形象,讓人耳目一新。現在看來童話只是導演的靈感來源,是這部電影的產生背景,影片角色和童話的差別時刻提醒觀眾要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審視戲中的人物。
三、敘事結構:對人性的間離
《美人魚》的情節有兩次重要的突轉,都是關乎人性的轉變。第一次是在游樂場里,身負復仇重任的美人魚珊珊和打算填海賺錢的商人劉軒因為共同的愛好(吃烤雞)坐在一起,珊珊的純真使劉軒袒露了心路歷程,兩人產生心靈的碰撞。這次約會使本不具有人性的美人魚愛上了人類,人魚師太在片中揭示了這一點:“為了救你心愛的人,不惜犧牲一切,這是你的本性?!倍倘藙④幵陂_場就自稱:“我是個俗人,只對萬惡的金錢感興趣。”他已經是一個丟失了人性的人,因為出身卑微始終遭到合伙人兼追求者李若蘭的嘲諷,一個雞腿讓他想起了貧窮卻幸福的童年,遇到珊珊仿佛遇到了人生的知音,使他重拾人性中有血有肉的一面,為后半段改邪歸正埋下伏筆。第二次重要突轉是當劉軒將發現人魚是關閉聲吶的原因告知李若蘭時,李若蘭轉身就帶領所謂的科學家團隊去活捉人魚,原來她和劉軒合作投資的真正目的竟然是為了研究美人魚。李若蘭的真實內心讓觀眾愕然,她才是那個沒有人性的反面人物,影片從這一刻開始,已經讓人笑不出來了,它將觀眾立刻拉回現實,開始思索導演的深意究竟是什么。
人性是這部環保主題電影討論的重點,然而電影情節的高潮是讓劇中人一再遠離人性,將殘忍殺戮的場面放在眾目睽睽之下,以喚起觀者的良知。當看到李若蘭帶領一幫和《海豚灣》中捕殺者穿著類似、全副武裝的手下去剿滅人魚時,就知道事情絕對比事先說的“捕捉”嚴重得多,被激發起良知的觀眾總會不自覺地站在支持人魚的立場上,期待人魚有能力自救,打敗人類,或者劉軒能及時趕到英雄救美。讓人沒想到的是,最壞的情況毫無預期地出現了,入侵的人類直接將無情的槍口對準手無寸鐵的人魚,集中火力猛攻,讓人魚無處躲藏,人性在這一刻蕩然無存。劉軒在最后一刻趕到也于事無補,當他用血肉之軀抱起奄奄一息的珊珊放生大海時,反襯出仍繼續射擊的李若蘭的殘忍,人性的爭議在此刻被最大化。許多觀眾被這一幕感動的同時又深感無助,讓人不由得想起現實世界海豚的悲慘遭遇,學會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態,這是導演重現類似《海豚灣》中屠殺畫面的目的。
四、“間離效果”帶來的問題
間離效果,就是讓觀眾看戲,但并不融入劇情。這個理論本身并不會帶來問題,但如果把握不恰當,就會帶來一些邏輯上的問題,讓人看不懂導演的意圖。
(一)主題不明確
關于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有爭議的。這部電影是作為環保主題愛情喜劇上映的,關于這個定性,有兩個問題值得商榷。首先,這到底是喜劇還是悲???我們知道,整部電影還是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電影院中觀眾笑翻全場,喜劇表現可圈可點,電影的大團圓結局也一改童話的悲劇色彩,讓美人魚珊珊在劉軒家中生活,并和人魚家族一同重游大海。但環保是一個嚴肅的現實問題,用喜劇效果包裝它總讓人笑得很尷尬,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電影的高潮之處被毀滅的不僅是象征海豚的美人魚,還有觀眾被喚起的喜悅和童心,這符合悲劇的審美特征。
其次,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愛情還是環保?人魚師太在這部電影中是一個修煉百年,擁有絢麗魚尾和無上權威的角色,她在影片中有一句畫龍點睛的臺詞:“人類是邪惡的,但是也有正義的,愛是包容,也是忍耐,它經得起時問的考驗,永不休止。”周星馳在發布會中也曾表示:“這次的大團圓結局不僅源于自己內心的童話情結,同時也表達了有情人終成眷屬才是最美的歸宿?!钡拇_,大團圓的結局不但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而且除了童話愛情還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可惜從影片的敘事內容來看,用人魚之戀來表達環保主題僅僅是導演的美好期待,圓滿的愛情成為敘事主線,反而弱化了現實中對人們環保意識的呼吁,影片高潮之處美人魚躺在血泊中時多少人已從童話中驚醒反省自身,可大團圓的結局最終還是以遠離現實的美好假象安慰了觀眾。
(二)情節矛盾性
情節的矛盾性一般指三個方面,一是相對于歷史故事有改動,二是跟日常生活現實不相符,不合常理,三是故事本身進展自相矛盾?!睹廊唆~》電影本身是充滿童話非現實感的,但不是所有的情節都能靠想象來解讀,矛盾性主要體現在故事無法自圓其說。電影上映后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富商劉軒和美人魚珊珊的這條愛情主線,只用一場吃雞的戲就讓兩個世界的人愛上彼此是缺乏說服力的。珊珊跟劉軒的相遇不是偶然,她背負了整個美人魚家族的復仇愿望,是為了刺殺劉軒才故意接近他的。而劉軒本是一個混跡于復雜商場的情場老手,怎么會看不穿珊珊刺殺他的行跡,而且還能輕易地愛上一條美人魚,這樣的人物設定未免過于牽強。人物性格不豐滿,情節太單薄,使這部電影的故事框架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問離效果”雖然是布萊希特提出的理論術語,但實際上在他提出之前這種戲劇特征就自然存在了,是他從中世紀民間戲劇和梅蘭芳的表演中發現并加以發展而來的?!盁o厘頭”是以夸張、諷刺和自嘲為特點的一種表演方式,強調演員表演和生活保持距離,這為筆者的理論移植提供了可能性?!皢栯x效果”只是本文用來解讀這部電影的理論依據,而不代表周星馳導演的藝術手法,《美人魚》作為周星馳導演的環保主題愛情喜劇,無論是現實、童話還是人性,都是周星馳想通過這部電影訴求的個人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