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慧慧 章芳芳.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江蘇 南京 0046;.江蘇句容寶華中心小學,江蘇 句容 0046
高校武術教學改革的途徑探析——基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謝慧慧1章芳芳2
1.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江蘇南京210046;
2.江蘇句容寶華中心小學,江蘇句容210046
從武術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評價體系等方面,探析高校武術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途徑,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出武術教學改革的意見與建議。
武術教育應用型人才
1.1明確內涵,優化目標
明確應用型人才的內涵,有利于高校教師進一步提高認識,優化武術教學目標。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是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一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從事一線生產的技術或專業人才[1]。從應用型人才的內涵中不難發現,應用型人才不僅要求學生既要掌握足夠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又要掌握基本的專業實踐技能。應用型人才更加突出知識與技能的實用性、實踐性和人才的高水平社會適應能力,要求高校武術教育轉變教學理念,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涵出發,進一步優化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的基礎上,以發展學生的武術技術技能建設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以培養學生終生參與武術運動的意識,讓學生具備良好武術應變能力,具備防御與抵制危險因素的基本能力。在實踐的武術教育過程中,武術教學應重點讓學生熟練掌握、參與武術活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學習武術的能力、武術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圍繞提高學生武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
1.2精選內容,增強實學
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著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加以設計的,強調學習基礎的、成熟的和適用的知識[2]。應用型人才知識結構的基礎性、成熟性和適用性,在人才培養中起到引導和轉換的功能,能夠使應用型人才具有更強的實踐能力。在武術教育方面,增強教學內容的實學性,使武術知識結構精化、豐富與充實,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武術教學內容的實學性可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在適當刪減一些陳舊的、重復的或純理論的知識,有效整合武術學科知識,選擇武術專業技術技能的精化部分傳授于學生。適時地更新觀念,不斷吸收、融合與武術相關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充實到武術課堂教學中。其次,在日常教學中穿插包括教育學、心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物力學等學科知識,讓傳統醫學、美學、哲學等眾多理論與文化因素在武術知識結構中得以體現。從科學的角度破除學生對傳統、“傳說”影視等武術不合理的錯誤認識,讓正確的理論、知識和認識重新在學生的意識中建立。再次,武術教學內容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重視團隊合作精神、爭先創優、公平競爭的精神培養。結合教學內容,將傳統武術文化內在忠、孝、仁、義、德、智、信等優秀文化,貫穿于日常的武術教學中,使學生民族歸屬感、愛國意識、個人修養等方面有一個全面的發展。最后,武術教學內容應緊緊圍繞學生這個中心,構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課程體系。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方便于學生進行學習。此外,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亦盡可能多與學生扎實掌握的本專業基礎知識相聯系,讓武術教學的內容內化為學生生活實踐的一部分。
1.3變化手段,注重實練
應用型人才強調以能力培養為本位,這種能力不僅是崗位能力,更應是職業崗位群能力,不僅是專業能力,也是綜合能力[2]。應用型人才專業能力的獲得并不是輕而易舉的,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參與者實踐中身體力行,體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才能領會和掌握的體育精髓。同樣,武術專業能力的學習不僅是一種體力的鍛煉,更是一種吃苦精神、毅力以及健全人格的訓練。在增強武術教學的實練方面,武術教育可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武術教學應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有效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身體力行的實踐,加強學生意志品質的磨練。其次,武術教學應依據運動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如認知階段、聯系階段、完善階段),選擇重復練習法、循環練習法、分解練習等教學方法,增加學生運動技能的認知、練習與強化。再次,武術教學也可以依據不同階段、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內容與要求,具體的選擇和確定教學方法,借助集中練習、分組練習、分解練習、對抗練習等方法,增加學生練習運動技能的頻率。最后,武術教學亦可根據學生實際特點如學生性別、性格、興趣、體型的實際,針對性和靈活性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如男性學生更傾向于進攻性的武術技術,而女性更樂見于防守型的武術技能。
1.4改革評價,提高實用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強調與一線生產實踐的結合,重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與活動,對畢業設計與學位論文的要求相對較低[2]。應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與活動,并通常將才知識與技能的實踐性應用作為學生專業技能進行評價。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著重加強武術知識技能的實踐性應用,而且要將武術知識技能的實踐性應用納入考核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在提高武術實踐性教學環節與活動方面,武術教學可從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武術教師在教授武術動作時,應加強對武術動作攻防技巧的講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其次,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武術動作的攻防對抗練習中,提高他們將武術技能轉化為自我防身實踐應用的能力。再次,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和創造,啟發學生對武術動作進行創造性的思考,拓寬武術動作攻防對抗的破解方法。最后,增加武術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實踐性應用在考核評價中的比例,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攻防對抗技巧,并將諸多實戰應用知識、方法轉化為自我的專業技能。在應用型人才考核評價方面,武術教育不僅要逐步增加武術知識技能的實踐性應用在考核評價體系的比重,還應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綜合地評價學生。在考核評價內容上,既要注重基本武術知識、動作、技術和技能的掌握,又要對學生學習的意志方面品質、團結協作方面、勇氣方面等整個階段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使學生得以全方面的發展。在考核評價方法上,既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的結果進行終結性評價,也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增加即時評價。在考核評價形式中,武術教學既要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同學之間的小組評價、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同時還應鼓勵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以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此外,武術評價也可以鼓勵學生創設武術情景劇,將武術技術技能穿插其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與激發學生自主發展,拓展學生處置危險的思路。
應用型人才是社會化大生產對高校人才培養工廠的現實要求。社會的發展引領高校武術教學應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從武術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評價體系等進行調整。通過準確把握應用型人才的內涵,優化武術教學目標,不斷充實武術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練習,讓武術成為學生真正可以學以致用的專業能力。
[1]郝慶威.試論“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下體育院校專業設置和培養目標定位與調整策略[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5):102.
[2]湯攀.高校體育精神對培養大學應用型人才的價值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報,2011(5):144.
Path Analysis of Wushu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Xie Huihui1Zhang Fangfang2
(1.Zijin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NanjingJiangsu210046,China 2.Jiangsu Jurong Baohua Center Primary School, JurongJiangsu210046)
From Wushu teaching target, content, method, evaluation system, etc.,the study probes into the way of Wushu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put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Wushu teaching reform.
Wushu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G85
A
2096—1839(2016)10—0063—02
1.謝慧慧(1987~),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2.章芳芳(1986~),女,碩士,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