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徐翔
特別策劃│貨運模式新變革——無車承運人
無北斗非承運——與真好運董事長曹猛一席談
SPECIAL SCHEMER
文/本刊記者徐翔
相對于很多缺乏技術、缺乏落地能力的無車承運人平臺,江蘇無錫的真好運可謂是一家技術領先、模式已經驗證的無車承運人平臺。作為車聯網轉型的互聯網+物流企業,自2015年5月成立以來,真好運已經建設了覆蓋華東、華北、華中地區的貨運北斗車聯網,將35萬輛重卡車聯入其中,對其狀態實時監控,奠定了干線車輛車源基礎。據了解,目前真好運在華東、華北地區北斗車聯網以及整車無車承運等細分市場里已占領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真好運董事長曹猛甚至公開表示,真好運將在三年內做到干線貨運和3~5個細分品類中的No.1。是什么給了曹猛這樣的信心呢?本刊記者為此采訪了曹猛。

《中國儲運》:你覺得無車承運人平臺和市場上大量出現的貨運信息平臺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在當前的形勢背景下,真好運如何對自身進行定位的?
曹猛:我認為區別主要體現在三點,首先是承運責任,無車承運人必須承擔承運責任,需要有上下游兩個運輸服務合同來界定貨物安全責任。其次,無車承運人需要有償付能力,其實作為一個承運商來說肩膀上最重的是責任,我不能說信息平臺不可能,而是信息平臺無法界定交易真實性,因此在出問題時會扯皮。第三,無車承運人是跟蹤管理實際運輸的全過程并對其負責,而信息平臺只能跟蹤到交易這個環節。總之,無車承運人是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都統一,而信息平臺一般只能了解信息流。
真好運的一部分功能是提供貨運信息服務,但更專注發展的是提供有質量保證的運輸服務能力,我們為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在我們北斗車聯網上的運力、管理運輸過程,并承擔運輸責任,是不折不扣的無車承運商。如果按交通部的定義,我們已滿足了無車承運人所需要的所有條件和能力。
《中國儲運》:面對現在國內的稅務體制,無車承運人平臺在稅收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礙,真好運對此如何看待?
曹猛:關于稅收,往往在貨運企業會被打擦邊球,完善稅收政策也是推進無車承運人的核心一環。
無車承運人模式的重大意義之一是企業希望獲得通過這一模式降低不合理的稅負成本。“無車”企業也可申請11%企業增值稅的開票權利,但其更深遠的意義在于逐步完善成本抵扣體系。傳統車隊常用的購車費、油品、過路費等成本和增值稅進項抵扣在目前的無車承運人制度中無法規模化實現,稅總在這方面有所創新才能打開這道暗藏的鎖,而關鍵就在于找到確保真實性前提下對實際承運成本的認定。簡單的減免稅率缺乏稅務公平性,容易助長虛開、代開發票等濫用政策的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建議企業提供針對最終承運者的電子痕跡,如電子運單、行車軌跡、電子支付憑證等證明業務真實性,這樣稅務部門就能合理核定成本,在代繳承運者一個固定稅率后,視作企業進項抵扣和計入成本核算。在無車承運人這一政策推廣下,在互聯網信息大潮的推動下,物流企業也在摸索和前行,這是一種潮流,是市場在促進企業改變,是時代在推進行業改革。
《中國儲運》:我們知道羅賓遜是美國最大的無車承運人平臺,最近也發力了中國市場,你對羅賓遜模式在中國的發展怎么看?
曹猛:羅賓遜的核心競爭力來源于優秀的供應鏈管理團隊、信息化系統和綜合運輸解決能力,而靠歷史積累的大量貨主客戶也為它奠定了發展基礎。

羅賓遜模式在中國發展才起步,從行業準入、稅收體制、監管標準等都是需要確立和不斷演進的。
美國的無車承運人是傳統運輸模式的自然演進,本質上是車輛資產社會化提高了車隊和司機的工作積極性,而集約化的貨源催生了規模,繼而提高了產業效率,并由此產生良性循環,這是互聯網出現前的共享經濟模式。很多承運商包括羅賓遜也是從實體車隊逐步轉型為車輛產權外包的。轉化的過程中手上本來就有貨源客戶,只是服務組織形式發生了變化。在中國,“羅賓遜”們也必須從零開始積累貨源和車源,國外已經完成了進化的模式不做本地化的調整是不容易落地的。
真好運會深入學習研究羅賓遜但不會去刻意模仿,所有自稱中國式“羅賓遜”的企業需要時間去積累和調整才能成功,首先要適應中國的現實環境和制度,然后改進自身。另外中國商業在互聯網思維、社會整體信息化和可投入資本等方面的領先又必然會加快向無車承運人這個目標的演進路徑和速度。中國將在更短的時間內將無車承運人模式的核心優勢發揮得更徹底,我個人的估計是5年內會產生一批寡頭。成功的基本要素都在了,關鍵看實施能力。
《中國儲運》:有觀點認為,目前無車承運人模式最核心的矛盾集中在風險控制與責任清晰如何能跟資產脫鉤,并建立新的責權利的均衡。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
曹猛:你說得很對,對風險的管控能力是無車承運必須要建設的核心能力。“無北斗非承運”,北斗車聯網通過大數據分布,可獲得海量的數據供分析、挖掘、建模、訓練使用,是真好運整個系統體系的基礎。通過加裝車聯網設備以及可擴展的豐富信息傳感器模塊,結合車輛車身總線采集足夠豐富的車輛運行、位置及行駛狀況數據及歷史軌跡,實現了對車輛、司機、貨物的全面實時在線監控,并且能對司機駕駛中出現的不良行為發出監控警報。增值的保險業務也給廣大司機提供了一顆定心丸。
《中國儲運》:你認為無車承運人模式未來會完全代替現在的黃牛嗎?
曹猛:我認為,所謂的黃牛變成經紀人是個偽命題,這是短暫的一個繁榮,未來真正的經紀人在貨代這一側,這塊我們認為是大勢所趨,三年以后我們再看。
《中國儲運》:真好運只關注重卡領域嗎?
曹猛:目前我們也對接了重卡周邊領域,我們是車聯網轉型的企業,我們之前在北斗車聯網行業做了6年,累積了較龐大的原始數據流,以北斗車聯網切入無車承運人的模式,我們認為是比較適合我們的模式。
《中國儲運》:作為一家科技驅動型企業,真好運有哪些東西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
曹猛:真好運的核心技術是對海量車聯網數據和物流交易數據的分析、建模和挖掘。在實際調查和了解了目前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的運輸現狀,各地運力資源的整合情況,貨物全國性的分布和流通情況,真好運總體設計了基于物流流量預測支持的車輛實時監控系統。在功能設計上,系統提煉了監管部門的普遍需求,大地圖分析車流趨勢及流向,判定道路擁堵情況,預測運力方向,宏觀調控車輛,宏觀分析各地運力狀況,合理調配車輛。同時,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真好運在很久之前就開始布局人工智能領域,我們現在的系統已經具備學習人工智能交互解答的基礎功能,司機通過后臺可與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交流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諸如詢價、天氣情況、路況等。
《中國儲運》:你對無車承運人模式的未來發展走向是怎么看的?
曹猛:無車承運人是市場所趨,時代所趨,相信3~5年內,物流行業將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未來的公路貨運必將是一個更加透明,更加高效,更加標準也更加智慧綠色的行業,所有的流轉都會通過這幾年的“建設”變得非常的高效及順暢,這也是真好運的愿景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