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金融區塊鏈技術的監管研究

2016-12-15 02:25:08黃銳
學術論壇 2016年10期
關鍵詞:金融

黃銳

金融區塊鏈技術的監管研究

黃銳

金融區塊鏈技術應用如數字貨幣、智能合約的快速發展引發了新的金融風險,這給我國現行的金融監管體系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如何對金融區塊鏈技術進行有效監管,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美國等發達國家具有數字貨幣等金融區塊鏈技術的先發優勢,金融區塊鏈技術應用、業務風險及其監管均能在這些國家找到“原型”,它們的監管實踐經驗對我們在確定區塊鏈金融應用的業務實質、界定和管理監管對象、建立沙盒機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啟示作用。

金融區塊鏈;數字貨幣;金融監管

一、前 言

雖然比特幣存在規避監管、洗錢、波動劇烈等問題,但是其底層技術區塊鏈卻從2015年開始在全球掀起技術熱潮,該年被稱為區塊鏈的元年。一大批國際先進金融機構和大量初創企業已經開始了大量區塊域技術的應用探索和管理實踐,涉及征信、交易、支付、清算、證券、保險等金融領域。2014年 10月,紐約金融監管方面提出對新成立的比特幣公司給予寬松政策;2015年8月,巴克萊銀行成為英國首家接受比特幣的銀行;2015年11月,巴巴多斯考慮添加比特幣作為外匯儲備;2016年 2月,日本監管機構宣布考慮將比特幣視為法定貨幣;2016年3月大型貴金屬交易商JM Bullion開始支持比特幣支付等[1]。中國人民銀行在2016年初在北京舉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央行高層稱將力爭早日發行數字貨幣,以降低貨幣流通成本、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的控制力,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多個金融區塊鏈聯盟也在近期紛紛成立,包括金融區塊鏈聯盟R3、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 Ledger聯盟)、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

金融巨頭也加緊制定區塊鏈標準,摩根大通、高盛集團、瑞士銀行等9家銀行進行了合作,將為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中的使用制定行業標準和協議,有望取代SWIFT成為未來國際支付的基礎標準[2]。區塊鏈技術提供商Chain和花旗集團(Citigroup)、富達(Fidelity)、納斯達克(Nasdaq)等金融巨頭于2016年5月宣布公開發布了名為Chain Open Standard 1的開源區塊鏈協議[3]。2016年6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決定成立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由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任組長,深入研究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技術難點、業務場景、風險管理、行業標準、行業影響和監管問題[4]。

我國過去金融區塊鏈相關業務集中在挖礦和硬件投資,以報價等信息提供業務和咨詢,有深入研究并有一定規模的應用項目比較匱乏。目前行業內開始呈現向區塊鏈多元化應用和深度發展的投資趨勢,但體量較小且缺乏大型金融機構政府支持,萬向集團的區塊鏈實驗室是少有的大型機構支撐的研發項目,IDG和數貝投資則是國內比較重要的區塊鏈投資機構。隨著央行對區塊鏈重視加深和來自發達國家的技術溢出效應逐漸明顯,我國相關發展將會加快。

與金融區塊鏈的加快發展形成反差的是,我國對數字貨幣為代表的金融區塊鏈技術立法滯后、監管不足和運營粗放。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在 2013年 12月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禁止金融機構從事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業務,但沒有禁止風險自負的個人比特幣交易。總的來說,

我國還沒有健全與數字貨幣和金融區塊鏈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建立適應金融區塊鏈特點的風險防范和監管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的金融區塊鏈應用突破金融監管法規的底線,進行恐怖融資、網絡洗錢和網絡盜竊。非法買賣毒品的在線市場Silk Road被依法取締[5];世界最大規模的比特幣交易所運營商Mt.Gox在2014年2月28日宣布,因交易平臺的85萬個比特幣被盜一空,公司已經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6];2016年6月以太幣的去中心化組織DAO(Decentralised Autonomous Organisation)項目被黑客攻擊[7],價值逾5000萬美元的350萬個以太幣外溢出DAO的錢包,以太幣(ETH)市場價格瞬間縮水,從記錄高位21.50美元跌至15.28美元,跌幅逾23%;2016年7月國內首次受理比特幣被盜[8]。此外,比特幣及其衍生品市場一直存在投機猖獗、市場操縱的現象。

數字貨幣及區塊鏈金融應用的野蠻生長帶來的是日益凸顯的風險問題。由于融合了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高風險屬性,區塊鏈金融應用通過價值互聯網擴散速度更快捷、交叉傳染更嚴重、危害影響更廣泛、風險監管更困難。區塊鏈金融應用風險一旦發生,便容易造成嚴重的損失,影響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定。雖然目前區塊鏈發展的清晰程度、緊急程度和規模程度還沒有達到對其全面監管的需要,但是必須對其原理、應用和影響加緊探索。因為監管部門只有全面掌握了金融區塊鏈的風險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對監管重點進行風險防范和監管。為此,本研究將有助于相關政府部門全面準確進行金融區塊鏈的風險識別、促進金融區塊鏈風險防范與行業監管,從而為新金融的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目前的文獻以研究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主,而對金融區塊鏈技術的監管研究較少。本文圍繞金融區塊鏈,分析了區塊鏈對金融監管的機遇與挑戰、國外金融區塊鏈監管現狀及其啟示,并提出區塊鏈監管的政策建議。

二、區塊鏈及其對金融監管的挑戰

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在于它可以促進更有效的數字資產轉移,包括更有效的信用驗證、所有權驗證、所有權轉讓和合同執行。Melanie Swan[9](P16-20)在《區塊鏈-新經濟的藍圖》中對區塊鏈的應用前景提出了三個階段的構想:區塊鏈1.0的應用是數字貨幣,如支付、轉賬、匯款等;區塊鏈2.0的應用是智能合約,如股票、債券、貸款、金融衍生品等更廣泛的非貨幣應用;最后將進化到3.0階段,DAO、DAC(區塊鏈自治組織、區塊鏈自治公司)。近年來,圍繞區塊鏈1.0即數字貨幣的監管已經開始形成,但處于初級階段,而對區塊鏈2.0、3.0應用的監管則還沒有成型。

建立有效的市場監管,目的是促進金融市場的透明性、效率性、確定性和穩定性,讓開放自由的市場正常繁榮地運作。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信任度高、追溯性強、自治度高等特點。去中心化和自治度高意味著區塊鏈作為一種可信任的價值網絡,內置了強技術約束,包括共識機制、共享賬簿、智能合約等,其中智能合約技術可以自動執行抵押、清算和償還等,可以減少交易對手風險和系統風險,這是對原有監管機制中軟約束的巨大改進。正是因為區塊鏈的節點由所有利益相關方組成,其實質是讓社會共同監管,代替了現在某一個中介機構作為擔保。

可見,區塊鏈所要實現的前景和金融監管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10],即以低成本實現市場的透明性、效率性、確定性和穩定性。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將徹底改變數據記錄和交易結算等數據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使用方式,理論上將使金融業監管更具“共享經濟”和自我智能監管的發展特征。監管機構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技術提高審計跟蹤、匯集報告、降低運營風險等方面的水平。然而,現有監管框架對互聯網金融、數字貨幣等新金融領域仍然做不到有效監管,金融業的監管模式在“新經濟”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一是對監管者分析數據的能力提出挑戰。隨著金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發展,區塊鏈金融應用將拓寬監管的邊界,理論上全網金融區塊鏈的數據都納入監管范圍。監管者面臨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來精準監管,以及作為一個中心化的監管機構如何對接監管去中心化平臺的問題。同時,由于當前金融區塊鏈存在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它們的透明性和中心化程度不一。監管規則要求加強信息披露,公有鏈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保留了歷史的所有交易信息,但是該技術的匿名性則對這些信息加密保護,為監管者跟蹤交易鏈條和尋找相應密匙帶來極大困難。而對私有鏈、聯盟鏈監管者還必須對其進行對接并確保其業務數據的可審查性。

二是對監管者應對風險的能力提出挑戰。首先,由于區塊鏈交易發生即清算,風險傳播速度將大大快于以前,Mt.Gox的突然倒閉以及DAO的黑

客攻擊對相關數字貨幣造成很大影響。其次。區塊鏈的發展趨勢是與現有中心化的金融系統對接,當金融區塊鏈系統出現巨大風險時如何迅速做到風險隔離考驗著監管者的能力。最后,由于區塊鏈高度自治的特點和交易的不可逆性,如何將撤銷交易、限制交易權限或凍結賬戶等中心化監管措施與去中心化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整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正是由于缺乏監管手段,以太坊的DAO幣失竊造成了區塊鏈硬分叉,由此帶來區塊鏈金融的信任危機。

三是確定責任對象的挑戰。區塊鏈具有替代傳統金融中介的作用,而傳統的金融監管主要針對金融中介,而相對于傳統的互聯網應用程序存儲在一個特定地點的服務器,去中心化組織直接將數據和應用部署在區塊鏈,他們跨越國家地理邊界和司法管轄的邊界而沒有確切的地理位置。相對于傳統的公司或組織,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不被任何單一的企業、政府機構或個人擁有或控制,然而它們卻可以像傳統公司一樣服務公眾,并帶來特定的權利和義務。去中心化組織可能成為某種不道德行為的來源。法律如何界定這些組織的負責人以及特定商業活動的負責人?根據產品責任法,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創造者應承擔任何可預見的損害的連帶責任。因此,補償要由創造者支付,其資金來源于提取自組織利潤的風險補償基金。然而,這樣的組織可能有成百上千個匿名者創建,難以認定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創造者。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本身應對其行為承擔責任。然而,由于區塊鏈分布性的特質,受害者從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獲得賠償或取得對自治組織的禁止令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這些措施已經在智能合約中具體編碼。由于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難以關閉,直接禁止某些網上活動的法律可能難以發揮作用。

四是協調中心化與去中心化機構的發展。在區塊鏈技術成熟前,區塊鏈金融應用的大規模部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歷一個中心化金融機構自我革新、去中心化金融機構逐步獲得社會認可,以及他們相互滲透借鑒的過程。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的推進,區塊鏈平臺與傳統金融機構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一方面,區塊鏈平臺與傳統金融機構相互競爭,相互合作,他們風險和收益的聯系也更加緊密,因此要適當控制他們各自的業務邊界;另一方面,“破壞性創新”必須在監管底線之內,防止傳統金融業受到過大的沖擊而形成巨大的金融風險。

五是改革監管職能的挑戰。區塊鏈即服務、服務即監管的模式可能會導致監管機構自由裁量權和影響力的下降和職能的深刻變革。通過撤并監管系統中不適應科技發展的部分[11],如傳統的證券交易分為交易、清算,監管也是分別進行,而區塊鏈則做到交易即清算,無疑這需要歸并監管,這可能減少舊有監管崗位工作,并提高金融科技、大數據分析等崗位的數量[12]。未來,監管科技(RegTech)將涉及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云計算和智能合約,比如,監管規則寫入智能合約,對智能合約條款的代碼需要在云中進行審查,對區塊鏈相關運營商和制造商的行為需要監管,這需要大量新興的金融科技人才加入監管隊伍。

三、金融區塊鏈技術監管的經驗借鑒

有人認為,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自動監管,故不需要監管。實際上,缺乏監管會導致公眾對數字貨幣等金融區塊鏈應用缺乏信心,因為合規性的缺乏既無法保護區塊鏈金融的用戶,也無法保護投資者,

從而成為數字貨幣等金融區塊鏈應用發展的障礙。

表1 金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的相關法律

2015年11月23日,國際清算銀行委員會對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CPMI)發布了一份題為數字貨幣的報告[13]。該報告描述了基于分布式賬簿的數字貨幣的一系列影響因素,針對新監管法規的優缺點都進行了分析。報告指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面受一系列因素制約,但其潛力巨大,各國央行應加快研究此類應用和監管法規。報告同時指出,數字貨幣等區塊鏈應用的跨國界性質需要全球性的監管協調。盡管金融區塊鏈應用和數字貨幣的法律和監管風險仍然處于初期階段,但他們提供了一個廣泛覆蓋五個類型的監管行動供監管機構參考。見表1。

對于現存的數字貨幣,美國沒有統一的監管法規,美國國稅局(IRS)、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和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提供了零星的監管指導。本節對比較重要的美國監管法規進行總結[14],其中如FinCEN(金融犯罪執法網絡)、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BitLicense把區塊鏈技術引入到現有的監管框架。

(一)FinCEN對數字貨幣的監管

銀行保密法(BSA)要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保存各種業務記錄,所有的現金和匯款業務都需要符合反洗錢和客戶識別程序。2013年3月,FinCEN對這些規則進行擴展,將可兌換的數字貨幣納入監管。可兌換的數字貨幣包括像貨幣一樣的交換媒介,可作為真正貨幣的替代品,但不具有法定貨幣的地位。

在FinCEN的監管指南中,“兌換機構”和“管理機構”將受到監管。“兌換機構”指的是個人或企業,將實際貨幣、資金,或其他數字貨幣兌換成某種數字貨幣。“管理機構”是從事發行數字貨幣業務的人或企業,它們也有權贖回其發行的數字貨幣。“兌換機構”和“管理機構”統稱為“貨幣轉移服務商”,即以接受貨幣,并將貨幣通過金融機構進行轉移的機構。2014年,FinCEN發布了四個關于數字貨幣的監管規則,與現有的BSA法一起,提供了一些關鍵的監管指南。

第一,任何區塊鏈交易都涉及數字貨幣交易,因為即使非金融應用也需要最低數額的數字貨幣。然而,這樣的活動必須由一個“兌換機構”和“管理機構”完成,這需要符合BSA規定。而用戶如商家或消費者,則可能豁免。

第二,開采數字貨幣的用戶(礦工)不是貨幣轉移服務商,即使他使用數字貨幣購買商品和服務。而且,礦工把挖礦所得的數字貨幣轉換成貨幣或其他數字貨幣不受BSA的約束,只要他們的兌換用于私人用途,若是作為商業用途則受到BSA的注冊和備案的約束。

第三,開采數字貨幣的機構(礦工公司)在某些情況下不是貨幣轉移服務商。具體來說,包括可兌換數字貨幣用于支付商品或服務、償還之前發生的債務、使分配給公司所有者、兌換真實貨幣或其他數字貨幣用于前三個目的、用于公司自身的投資。

第四,公司是一個“兌換機構”,無論作為一個經紀人或自營商。最后,某些活動不屬于貨幣轉移服務:一是普通商家和服務商接受比特幣不屬于貨幣轉移服務。二是為方便購買的支付通道不屬于貨幣轉移服務。

2015年5月5日,美國處理了一起違規的數字貨幣業務,FinCEN對Ripple公司進行了70萬美元的罰款。Ripple出售類似比特幣的XRP幣,以用于實時結算。在這起違規事件中,Ripple承認其違反了幾個BSA規定,包括兌換和匯款。雖然Ripple依據FinCEN的規定注冊了貨幣服務業務,但其XRP的銷售行為沒有遵守適當的反洗錢(AML)程序,沒有對業務申請獨立審查。可以從FinCEN對ripple的處罰中看到,一方面,AML必須在數字貨幣的兌換或轉移中體現;另一方面,非比特幣的金融區塊鏈業務不能逃脫FinCEN的審查。

(二)紐約州金融服務局的“BitLicense”監管規則

2015年6月3日,紐約州金融服務局發布了名為“BitLicense”的數字貨幣業務監管框架。雖然目前它對BitLicense的長期市場影響還無法定論,但它提高了區塊鏈參與者的進入成本,并且為區塊鏈對接到銀行系統鋪平道路。

該規則覆蓋了大部分數字貨幣業務活動,涉及“數字貨幣”的定義和數字貨幣的商業活動,前者包括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后者包括發送數字貨幣、代持數字貨幣、代理客戶買賣數字貨幣、提供匯兌服務和控制、管理或發行數字貨幣。

規則承認數字貨幣具有貨幣價值,而不去爭論它在現行法律下是否完全符合“貨幣”的定義。紐約的監管機構監管數字貨幣特定的活動:傳輸、交流和銷售,確保相關企業擁有為公眾提供金融服務的執照,而且區塊鏈的應用升級、創業融資和電子錢包等也在監管范圍。而數字貨幣的礦工,多重簽名軟件和區塊鏈2.0實體如智能合約則不在監管范圍之內。

該法規至少帶來兩個短期的影響:一是它將通

過各種強制程序提高市場進入成本,如在網絡安全、消費者保護、財務報告和AML方面的監管和審查。由于合規性的實施成本在50000美元和100000美元,一些區塊鏈創新企業已選擇退出紐約。二是許可執照必然降低公司的合規性風險,加快了區塊鏈企業與現有的銀行系統的整合。

(三)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數字貨幣的監管

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與商品在經濟性質上具有類似的地方,并且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數字貨幣在法律上被當作一種商品。商品交易法(CEA)中“商品”的定義廣泛,包括未來的服務、權益等。因此,CFTC定義的衍生合約標的物也包括國債、股票市場指數、貨幣等,它們都被定義為商品。類似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定義為商品。從2014年9月開始,該機構開始將比特幣互換執行設施(swap execution facility,SEF)納入注冊和監管。其中,比特幣衍生品互換合約是盯住美元的比特幣匯率衍生工具。由于現貨市場的操作會影響衍生品市場,CFTC執法部門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在現貨市場行使管轄權。

四、國外監管金融區塊鏈的經驗啟示

境外金融區塊鏈技術的監管大多針對區塊鏈1.0即數字貨幣,但其抓住了金融區塊鏈技術應用中最核心的部分,對金融區塊鏈技術的監管具有普遍意義,以下具有參考價值的舉措對監管金融區塊鏈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第一,明確金融區塊鏈服務的實質。區塊鏈實質上是價值傳輸互聯網,數字貨幣是價值轉移的媒介,如果說互聯網的TCP/IP是信息傳遞的協議,那么區塊鏈技術是價值傳遞的基礎。境外市場著重于金融區塊鏈的服務實質。例如,美國商品交易法(CEA)把比特幣當作大宗商品,同時FinCEN將兌換和轉移數字貨幣的行為定義為貨幣轉移服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則對比特幣及其金融衍生品的市場操縱進行監管,可見其根據其業務實質進行監管。通過明確業務實質,有利于利用現有法規對區塊鏈業務進行監管。

第二,確定監管對象和監管部門。監管金融區塊鏈服務的首要任務是識別監管的對象,明確其業務實質后,監管部門可以據此確定監管對象。例如美國的監管規則主要針對兩類群體:一是區塊鏈平臺以及平臺的提供商,包括提供數字貨幣兌換、交易和傳輸的平臺以及涉及數字貨幣支付的商品或服務提供商。二是平臺的使用者,包括數字貨幣交易者、數字貨幣衍生工具做市商、兌換者和數字貨幣收付者,對于消費領域相關參與者的數字貨幣使用則監管較松。未來區塊鏈大規模應用時,很可能加入第三類監管對象,即為區塊鏈平臺提供服務的機構,包括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搜索引擎、軟件開發商、硬件廠商。首先,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可以按監管要求阻止無法監管的加密的數據通過他們的網絡,拒絕身份不明的當事人利用區塊鏈平臺進行交易。其次,搜索引擎按監管要求避免索引任何未被監管的區塊鏈應用,封閉黑市的網絡入口。再次,通過監管軟件開發商,嚴禁非法金融區塊鏈應用開發。最后,對硬件廠商進行監管,要求他們的產品應用某些加密技術或加入后門對信息進行跟蹤。

第三,建立區塊鏈相關企業注冊和備案制度。備案注冊是對金融區塊鏈相關企業資格審查的重要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規范區塊鏈相關企業的作用。2015年9月,波士頓比特幣創業公司Circle從紐約州監管機構那里拿到了第一張數字貨幣許可證BitLicense,這意味著該公司將可以在紐約州提供數字貨幣服務。在Fin-CEN的監管指南中,“兌換機構”和“管理機構”及貨幣轉移服務商將受到監管,而且其業務必須備案,確保業務符合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和客戶身份識別的程序,以便監管部門進行事后的審查和追蹤。2015年12月16日,SEC批準Overstock.com發布基于區塊鏈的證券發行計劃,它們也在探索在現有監管制度下基于區塊鏈的資金轉移或資金清算機構的注冊和監管[15]。

第四,建立區塊鏈創新沙盒機制。目前,國外監管層的主流觀點是通過在一定范圍內放松管制來鼓勵金融科技(FinTech)創新,即“沙盒機制”[16]。一些國家將沙盒機制看作是在一個非干預的環境中讓創新業務發展,直到其初具規模才逐漸加大監管。沙盒設置的初衷在于鼓勵金融服務創新的競爭,降低準入門檻。金融服務的監管轉向“包容性監管”和“分級監管”,而不是一刀切,例如,包括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和新加坡監管局通過“沙盒機制”大力支持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金融科技的發展。

第五,積極探索智能監管。監管者在考慮如何監管區塊鏈技術的業務時,應該充分理解和利用區塊鏈技術自身的安全機制。現在的金融企業在合規和遵守監管制度方面花費了大量資金,如果市場接

受區塊鏈技術,可以將這些制度和監管規則編碼進區塊鏈中,生成智能合約。如果區塊鏈上的交易可疑,則可能會立刻觸發合規性監管,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人為干預和監管的成本。目前,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正在研究這種應用。智能合約可以讓市場變得更加安全高效。

五、金融區塊鏈技術的風險防范和監管的政策建議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包括智能合約、智能資產和其他密碼資產將對現行法律框架帶來一系列挑戰。然而,區塊鏈從根本上說仍然可以受到監管。國家最初很難掌握如何監管全球分散的互聯網,之后他們抓住互聯網的出入口進行監管,通過對各類運營網絡的中介機構和電信運營商進行監管,監管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類似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背景中。即使在一個以分散數據和組織為主導的世界,強大的中心化組織仍將存在。監管機構可以把區塊鏈變成一個強大的監測和控制工具,規范和控制金融區塊鏈生態系統。在這個意義上,金融區塊鏈技術應用監管將遵循互聯網監管的發展路徑。該技術可以越來越多地用于規范人們的行為,以確保他們與法律或合約保持一致。為了引導金融區塊鏈健康發展,基于前面的研究,建議從區塊鏈的金融應用標準、監管指南、智能合約條款的審計、分類監管、包容性監管、智能監管等六個方面構建我國金融區塊鏈風險防范與監管。

第一,應盡快制定金融區塊鏈的應用標準。金融區塊鏈的發展需要許多方面的配套發展,如數字貨幣的標準、數據接口的標準、分布式賬簿的記賬標準、共識機制的標準、智能合約的標準等。以數字貨幣為例,包括央行發行的完全可兌換的數字貨幣;算法產生的數字加密貨幣,如比特幣;金融機構發行的數字貨幣,可用一般貨幣兌換或用其他資產贖回。第一種選擇對于監管和維持經濟調節的權威而言是最好的,其他兩個選擇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當前的數字加密貨幣存在巨大的市場風險或其他波動風險,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則有信用風險或違約風險。央行在2016年初討論數字貨幣的發行,走出了數字貨幣統一標準的第一步。又如數據接口的標準,區塊鏈平臺需要對接多種外部數據,包括觸發智能合約的各種經濟參數。智能合約的標準則會參考標準合同的條款,比如ISDA標準,這些標準將表示為計算機代碼。

第二,制定監管指南,給予市場明確預期。隨著區塊鏈金融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促進混業經營趨勢的發展,金融行業也將迎來混業監管,根據業務特點統一監管標準也是必然趨勢。未來將是一個大資管、泛資管的時代,投資者更看重產品的功能,監管機構也應根據產品的功能和特點來執行監管標準。監管機構需要效仿境外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完善的數字貨幣和金融區塊鏈監管指南,以符合市場未來發展的需要。

第三,建立數字貨幣和智能合約條款的審計標準,識別不公平或容易受黑客攻擊的條款代碼。跟蹤智能合約參與者的交易行為,分析其智能合約條款的種類、理念、操作手法,評價市場在正常和極端情況下,智能合約所提供金融服務的合規性及其對市場的影響。根據大數據對參與者進行分類,分配識別代碼,在智能合約中迅速判定和分析其交易行為,識別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洗錢、恐怖融資等違法交易,并采取相應監管措施。

第四,根據不同的金融區塊鏈應用進行分類監管。持續跟蹤分析先進的區塊鏈應用案例,抓住金融市場可能的發展趨勢,并探索可行的監管路徑。區塊鏈技術還是一種新的技術,監管部門對此應該持一種開放的態度。針對其未來可能出現的應用場景,不同類型的監管部門可根據所屬行業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監管。區塊鏈可以用于很多行業,其中有些涉及貨幣轉移,其他區塊鏈應用包括智能合同、登記、身份管理、信用記錄分享等則涉及較少,監管機構必須將貨幣轉移服務商和貨幣轉移服務商的監管模式區分開來。對于涉及貨幣轉移的機構或業務,可能需要較大的監管力度。

第五,采取包容性監管的沙盒機制。中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績,令世界注目,對提升新技術的發展,提升民生的滿意度,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小微經濟,包括推動普惠金融都作出很大的貢獻。這和政府前期的政策引導、相對包容性的監管環境是分不開的。所以,繼續堅持原則監管和底線監管的同時,采取包容性監管,為行業的創新發展預留空間,在防范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同時,更好地促進普惠金融和新經濟的發展,真正讓金融變得普惠、平等、綠色和安全。

第六,進行智能監管的研究。金融區塊鏈的設計與運作必須在國家和監管機構的監管框架內,未來可能直接把法律嵌入到代碼中,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識別出金融區塊鏈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打擊非法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和犯罪軟件。

綜上所述,數字貨幣及金融區塊鏈技術的風險防范與監管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合力推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謝偉玉,王勝.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系列報告之一:入門指南(上):區塊鏈技術:顛覆式創新[R].申萬宏源,2016.

[2]王碩.全球九大銀行制定區塊鏈使用標準或成國際支付標準[EB/OL].http://iof.hexun.com/2015-10-12/17974-3398.htm l,2015-10-12.

[3]佚名.Chain和全球金融機構發布區塊鏈方面的開放標準[EB/OL].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6-05/03/content_35962411.htm,2016-05-03.

[4]劉麗.區塊鏈金融行業統一標準有望建立[EB/OL].http: //jjckb.xinhuanet.com/2016 -06/27/c_135468127.htm,2016-06-27.

[5]木秀林.絲路網站遭FBI查抄 比特幣受沖擊價格暴跌15%[EB/OL].http://tech.163.com/13/1003/09/9A8JBRBT000915BD.htm l,2013-10-03.

[6]光軍.M t.Gox倒閉內幕:無視系統漏洞 財務管理混亂[EB/OL].http://tech.163.com/14/0303/16/9ME52E6N 0-00915BF.htm l,2014-03-03.

[7]齊亞倫.比特幣的效仿者被攻擊 數字貨幣也不一定安全[EB/OL].http://tech.163.com/16/0620/15/BQ 0VLFC00-097U 7R.htm l,2016-06-20.

[8]佚名.國內首次受理比特幣被盜 數字貨幣成民事權利客體[EB/OL].http://money.163.com/16/0727/12/BSVSAGP00253B0H.htm l,2016-07-27.

[9]Swan M.Blockchain:Blueprint for a new economy[M]. O'Reilly Media,Inc.,2015.

[10]N ic.The Block Chain-A New Regulatory[EB/OL]. https://blog.blockchain.com/2015/09/10/the -block -chain-a-new-regulatory-paradigm/,2015-10-09.

[11]Addison Cameron-Huff.監管區塊鏈?不過是徒勞無功之舉[EB/OL].http://www.btckan.com/news/topic/180-36,2016-04-11.

[12]Julien Noizet.Blockchain vs.regulators and Pareto optimality[EB/OL].https://spontaneousfinance.com/2015/12/ 08/blockchain-vs-regulators-and-pareto-optimality/,2015-12-08.

[13]BIS.Digital currencie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EB/OL].http://www.bis.org/cpmi/publ/d137.htm,2015-11-23.

[14]Kiviat T I.Beyond Bitcoin:Issues in Regulating Blockchain Tranactions[J].Duke LJ,2015(65).

[15]M ichael del Castillo.SEC Chair:Agency'Actively Exploring'Blockchain Regulation[EB/OL].http://www. coindesk.com/sec-chair-addresses-silicon-valley-initiative-potential-blockchain-regulations/,2016-04-01.

[16]Anonymous.Regulation vs.Innovation in the Internet of Value[EB/OL].http://bitlegal.io/2016/06/20/the-internetof-value-is-innovation-a-by-product-of-proactiveregulation-or-does-innovation-always-come-first/,2016-06-20.

[責任編輯:劉烜顯]

黃銳,廣東金融學院金融系助理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廣東 廣州 510051

F830.2

A

1004-4434(2016)10-0053-07

猜你喜歡
金融
金融開放應在審慎中闊步前行
中國外匯(2019年20期)2019-11-25 09:55:00
祛魅金融衍生品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4
金融與經濟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央企金融權力榜
新財富(2017年7期)2017-09-02 20:06:58
民營金融權力榜
新財富(2017年7期)2017-09-02 20:03:21
P2P金融解讀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支持“小金融”
金融法苑(2014年2期)2014-10-17 02:53: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人国产网站| 国产人人干|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激情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国产va在线观看|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综合亚洲色图|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国产精品第| 在线免费a视频|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人成网址|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中文字幕2区| 国产欧美日韩91|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2020|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伊人成人在线|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青青草91视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日韩二区三区|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毛片久久久| 日韩欧美网址|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高清免费毛片|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午夜a视频| 国产成人91精品| 69视频国产|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婷婷综合色|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综合网久久| 国产成人三级|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毛片在线看网站|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亚洲男女在线|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