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新華
【摘 要】檔案服務民生是檔案工作的本義。民生檔案涉及社會各個行業、各個方面,民生檔案源自民生,使用于民生,服務于民生。努力做好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和利用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發揮檔案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檔案;服務;民生
檔案為民生服務,體現了檔案工作者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規律和檔案應用的深刻內涵,切實做好民生檔案的資源體系建設和利用服務體系建設,自覺地把檔案為民生服務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檔案的價值和作用,為民生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
一、服務民生是檔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生檔案資源是民生檔案事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民生檔案工作在繼承優良傳統基礎上,按照“以人為本、服務先行、安全第一”的指導理念,對民生檔案事業發展目標進行總體設計和科學定位,把服務民生作為民生檔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健全服務人民群眾、服務民生的檔案資源體系。“民生檔案”主要是指與人民大眾息息相關的,為人民大眾提供一定幫助的檔案。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計,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勞、用等社會最基本內容。民生檔案源自民生,使用于民生領域內的檔案。民生檔案包括各類與民生有關的專門檔案,是黨和政府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第一手資料,“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民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凡是涉及人民群眾的民生檔案,凡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民生檔案,都要納入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
加強不同地域不同的民生重點檔案資源庫建設。在城市,重點抓好與百姓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險檔案、就業人員檔案、失業人員檔案、房地產檔案、婚姻檔案、城市拆遷檔案、環境監測檔案、學籍檔案和企業職工檔案、郵政、銀行、鐵路、學校、幼兒園檔案等重點民生檔案的建設。城市居民社區要建立完善社區人口管理檔案、困難家庭和低保對象檔案、再就業檔案、居民健康保健檔案、家庭檔案、特殊群體檔案及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檔案建設。在農村牧區重點抓好宅基地檔案、土地(山林)承包、(延包)合同檔案、土地流轉檔案、農村養老保險檔案、新型合作醫療保險檔案、失地農民檔案和農村換屆選舉檔案等列為管理重點。在草原牧區重點抓好草場承包、退林還林還草、人口變化等檔案體系建設。
服務民生檔案在各個行業也是非常突出的。如:郵政企業檔案,郵政行業的產生和發展的就是為民生服務的。新疆郵政系統涉及的服務民生的檔案就是是檔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郵政行業的表現。郵政企業設立散落在天山南北,遍布在城鄉、草原牧區、居民社區的郵政網點、速遞物流送貨點等都與新疆各族人民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流傳已久,膾炙人口的《草原之夜》歌曲“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聲,想給遠方的姑娘寫封信,可惜沒有郵遞員來傳情……。”就誕生在新疆伊犁河谷可克達拉農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一個真實歷史的寫照。如今她已成為歷史變遷的典范,她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戰士們用勞動和創造開墾播種了綠色的原野,現在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具有濃郁多民族色彩的新疆不但有郵遞員來傳情,還有更快的移動通訊手機交流通話,還有速遞物流快速送貨,還有汽車、火車、飛機代替了馬車、毛驢車、自行車、摩托車、及單人騎乘的毛驢、駿馬、駱駝等原始交通工具,使人們不但很快就能相見,還促進了物流、信息流的流動,已成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交通大動脈。在悠悠歷史長河的巨變中,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生動活勃的民生檔案印跡。充分展現了各族人民幸福的生活和邊疆的繁榮穩定,再也不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了,新疆伊犁河谷如今已是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和繁華的都市。通過“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航空、高鐵,已將新疆變成了歐亞大陸開放的前沿陣地和“一帶一路”經濟帶經濟活動的中心,連接歐亞,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一個相互推動,相互交匯、相互促進的經濟、文化交流的血脈傳承的重要樞紐 。這些活生生的民生檔案信息承載著歷史,昭示著未來,為民生服務,也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提供著及其豐富寶貴的材料。
檔案工作涉及社會各個方面,依照《檔案法》法律法規的要求,切實加強各類檔案建設與管理。如:單位工會檔案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有職工的創造發明、技能比賽,有勞動模范、有先進集體、有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也有開展的各項文藝、體育活動,既有實物也有照片,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歷史前進的足跡和各族職工精神文明活動的體現,它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寶貴的歷史資料和精神財富。因此,收集、整理、保管好工會檔案使之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把民生檔案資源建設作為構筑“檔案資源體系”的重中之重來抓,將涉及民生方方面面的檔案資源應歸盡歸。要做好多媒體檔案的收集、整理和編研工作。多媒體檔案是現代社會優質信息資源,具有聲情圖文并茂,影響力大,傳播力強等優勢。建立重大事項跟蹤攝錄制度,開展重大活動現場攝錄工作,第一時間承擔起記錄歷史,服務民生重任的職責。
要做好民生專門檔案資源的整合工作。做好涉及民生以及反映社會民生重大活動的電子文件的收集工作。打破傳統年終批量歸檔的局限,推行電子文件的提前歸檔和隨時歸檔方式。同時,擴展電子文件的收集渠道,拓寬收集范圍。要按照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原則,做好專門檔案資源的整合工作,實現專門檔案資源的遠程共享,服務民生。
做好各企事業單位檔案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的編制工作,增加關系民生的歸檔內容或延長其保管期限,完善本單位《民生檔案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和各門類民生檔案管理辦法,進一步優化檔案資源的結構和配制,實現電子文件歸檔、數字化檔案、信息化檔案,為檔案的利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服務民生是檔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民生檔案的價值在于利用。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是民生檔案利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根本目的。民生檔案工作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服務先行”戰略,著力提高民生檔案服務能力,努力滿足各方面日益增長的民生檔案利用需求。
拓寬民生檔案服務范圍。充分認識信息時代民生檔案的價值和作用,把握民生檔案功能,向更寬廣范圍拓展的趨勢;破除舊觀念,樹立創新思維,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拓展服務職能,探尋新的服務增長點。在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的同時,改變重機關輕基層、重領導輕群眾的做法,重心前移、眼光向下,積極為社會各方面和普通民眾服務,不斷拓展民生檔案利用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努力做到信息需求在哪里,民生檔案服務就延伸到那里。
轉變民生檔案的服務方式。緊跟中心工作與重大任務,主動了解需求,上門提供信息,變被動應答式服務為主動提供式服務。加強需求研究,深入挖掘民生檔案資源,精心策劃高質量的民生檔案文化產品,編輯出版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民生檔案編研精品,通過舉辦民生檔案主題展覽,把檔案信息以豐富多樣的形式服務社會、走近大眾、走近普通百姓。
改進民生檔案服務手段。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手段,實現信息服務的網絡化、遠程化、便捷化。建好用好檔案館、室信息網站,實行利用審批、目錄查詢、全文閱覽、利用系統化等環節的網絡服務,實現民生檔案信息共建共享。
民生檔案為民生服務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是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規律和脈搏的體現。充分發揮民生檔案的價值和作用,為民生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