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黑天鵝”真是一只接一只。英國公投退歐、美國特朗普當選,只是各種不確定性的開始,下一只蓄勢待發的“黑天鵝”當屬12月4日舉行的意大利公投。雖然除了意大利以外的其他人都不怎么關注它,但如果把目光放遠至明年歐洲“大選季”,這只黑天鵝一旦“飛出”,其影響不亞于英國脫歐。
意大利公投投什么?原來,現任總理倫齊要修改憲法。在意大利,修憲并不討好,因為第一個嚷嚷要修憲的人是墨索里尼。倫齊趟這渾水也是迫不得已,因為不修憲就沒法進行結構性改革。
所有意大利領導人都飽受憲法制度的“折磨”。首先,因為議會可以隨時通過信任投票解散政府,導致政府經常被解散并提前舉行大選。自二戰結束以來,在新共和國誕生后的70年間,意大利共經歷了63屆政府。
其次,意大利執行嚴格的參眾兩院制度,兩院之間的權力完全對等,在通過任何的立法和政策時,議案必須在兩院分別通過,且兩輪審議的間隔不得少于三個月。
在這種憲法制度下,意大利根本無法擁有一個長期執政的政府,繼而無法執行長期經濟政策,也無法通過立法實行結構性改革。
長期積弊,在加入歐元區以前并不明顯,意大利依靠貨幣貶值來維持其國際競爭力。但加入歐盟結束了所有這一切,歐元區防止了貨幣貶值,并禁止成員國預算赤字超過國內GDP的10%。于是,結構改革成了意大利的唯一出路。

意大利總理倫齊。
可是由于兩院制約,意大利的結構改革裹足不前,如今意大利人均實際GDP已下降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在這不改不行的關口,倫齊相比于他的前任們都更加積極,但也只能在沼澤中艱難前行。
此次公投可謂一個高額的賭局。如果倫齊贏了,那么參議院的人數將從315個減少至100個,這將會簡化意大利的立法進程,打破令歷屆政府無力的議會僵化體制。如果他輸了,他將兌現辭職的承諾,改革也沒戲了。
倫齊說,改革將減少繁文縟節、縮減公共開支、啟動經濟復蘇。雖然聽起來挺美,但意大利人似乎并不準備說YES,大部分民調都顯示,說NO的高達60%。畢竟,改革意味著節衣縮食,而民眾已經厭倦了由德國主導的嚴厲政策,維持現狀起碼能讓他們繼續受益于特殊保護和補貼。
由于這個公投已經轉化為對倫齊、倫齊的親歐政策以及意大利歐元區成員身份的信任投票。因此,若投票結果是“不”,不僅會導致倫齊政府的垮臺,還可能動搖意大利長期以來作為歐元區成員國的身份,使歐元區再次陷入危機。
局勢不穩的唯一的受益者是“五星運動黨”。意大利“五星運動黨”在七年前由喜劇演員畢普·格里羅創建,用V字仇殺隊的V作為標志,一開始就是一個笑話,卻在后來迅速發展壯大,正成為意大利最受歡迎的政黨。有些民調結果顯示,它的支持率只落后于倫齊的民主黨一個百分點。
如果倫齊在公投中敗北辭職,很可能引發議會選舉。五星運動黨戰勝倫齊所在的民主黨并非沒有機會。這個政黨已經在羅馬和都靈市的市長選舉中取得了重大勝利。
該黨的廣泛立場是民粹和反建制,除此之外,很難確定它的任何具體政策。唯一明確的是,它承諾一旦上臺就會舉行退歐公投。在當前的情況下,公投很可能獲得通過。
意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也是其核心成員之一。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意大利退出歐盟將會引發歐盟在很短的時間內崩潰。意大利可能引發世界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遠超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所引發的金融危機。”
意大利還是整個歐元區的縮影。由于狹隘而又根深蒂固的國家利益,歐元已遭到全面阻礙。這種失敗,以及由此導致的經濟困境和無助感,正促使民粹主義政黨在歐洲的崛起。
摩根士丹利預言:“意大利公投和德法大選將至,我們實際上面臨著歐洲‘政治三連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