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昊平 薛穎 左容容
2016年8月28日、29日兩天,中央先后調整了西藏、云南、湖南、安徽、新疆、內蒙古6個省份的黨委書記,密集程度過去少見。
對一個省而言,省委書記換人是個大事,各地省委機關報都會在次日的頭版頭條進行報道,這次也不例外。
但8月29日的《湖南日報》有關報道只有文字,沒用一張照片,新任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曾是1995年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多次強調“低調務實”,這樣的亮相再次給他的個性作了注腳。
以何種方式亮相、開場,體現了書記們不同的施政風格。
“第一把火”怎么燒
新任書記們在完成“常規”動作的同時,針對本地實際工作也同時在開展。不同省份省情不同,書記們燒“第一把火”的方式也不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就格外關注穩定工作,在他上任的第二天,8月30日下午,就召開了全區穩定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他強調,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兵團要把維護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重大任務。9月2日上午,陳全國又前往自治區公安廳指揮中心,看望了工作在維穩一線的工作人員,并檢查部署了當前的維穩工作。
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上任后便聚焦在經濟工作。與前任王儒林到任主要面臨政治生態重建的任務不同,駱惠寧接任山西省委書記時,整頓腐敗已取得進展,他著力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破除經濟下行壓力。2014年和2015年,山西GDP增速位列全國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與自身相比,山西省2015年的財政收入比上一年下降了9.8%。
履新兩個月的公開言行,無不體現了駱惠寧對提振山西經濟的迫切心情。
7月2日,駱惠寧到任第二天,山西沁和能源集團發生了煤礦透水事故,12人被困井下,駱惠寧趕赴現場。回到太原稍事休息后,他開始就經濟發展議題進行調研。7月7日到9日,駱惠寧先后來到富士康(太原)工業園、太鋼集團、太重集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地調研。
7月9日,駱惠寧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太原市工作匯報和省直有關部門、企業的意見,他提出山西的經濟一定要“轉型升級、浴火重生”。7月15日,他再次提出經濟要“浴火重生”。7月26日,他與47名新任縣委書記進行集體談話,明確將“狠抓發展”列為“第一要務”。
“外來”書記忙調研
這些新任省委書記中,異地交流的到任后調研節奏明顯更加頻繁。從青海調任山西省委書記的駱惠寧,足跡目前已經踏上了朔州、大同、長治等省城之外的城市。
省委書記中,青海的王國生書記工作過的省份最多,先后擔任過山東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江蘇省委副書記、湖北省長。王國生作為“外來”書記,上任伊始便馬不停蹄地去各地調研,青海轄有2個地級市和6個自治州,據公開報道,王國生6月底到任后已經去過5個市州。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也很勤快,6月30日從浙江調到江蘇后,到8月中旬,已將13個省轄市全部跑了一遍。
8月底剛剛調整的省委書記中,作為“外來的書記”,李紀恒在上任后的第六天,9月3日前往興安盟調研,參觀了烏蘭夫辦公舊址和“五一會址”,并在科右前旗與群眾共唱《贊歌》和《吉祥草原》。
生于廣西的李紀恒,經常在公開場合唱歌,8月30日看望老同志時,在烏蘭夫長女、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云曙碧的家中,李紀恒就和她的家人一起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草原歌曲。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云南省委書記的李紀恒和代表們一起唱了《阿瓦人民唱新歌》。
給官場立規矩
今年任命的12名省委書記,57歲的李強擔任過縣級永康市委書記、地級溫州市委書記,2005年9月升任省委常委兼秘書長。2011年11月,李強從這一職位上直接升任浙江省委副書記,一年后任代省長,并在2013年1月“轉正”。
這次離開浙江之前,李強又到蘇東坡當年在西湖邊修筑的蘇堤上走了一趟。6月30日,江蘇全省干部大會上,李強提到此事,他說江蘇徐州也有一座蘇東坡修筑的黃樓,是當年治理黃河決堤后修筑的。“我講這一堤一樓,主要是提醒自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李強擔任省長期間,浙江建成了很多特色小鎮,如紹興的黃酒小鎮、杭州的夢想小鎮、烏鎮的互聯網小鎮等。巧的是江蘇也在2015年就已經計劃要培育出1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李強任江蘇省委書記后,這項工作也受到重視。8月24日,江蘇省副省長張雷主持召開蘇中地區推進城市工作座談會時就提出,要聚焦特色小鎮培育發展。
李強一到任便對官場立了若干規矩。7月23日,他在江蘇省委全會上強調“省內公務接待一律不喝酒”。此令一出,各地各部門紛紛開會發文落實,刮起了一陣“禁酒風暴”。
7月25日,揚州市委要求嚴格落實省委規定,市紀委常委會作了專題學習部署。同日,江蘇省農委發文,要求委內各部門樹立起“高壓線”意識,做到令行禁止。就在這一天,省檢察院也召開了黨組擴大會,檢察長劉華要求嚴禁公款送禮、公款旅游、違規公款吃喝,省內公務接待一律不喝酒。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