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鵬
【摘 要】近年來隨著城市綠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綠化用水量日益增大,城市綠化工程的用水現狀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綠化建設的同時采取多種節水措施,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城市綠化建設的一個重中之重需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園林綠化;節水
銀川市位于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東與鹽池縣接壤;西依賀蘭山,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為鄰;南與同心縣、吳忠市利通區、青銅峽市相連;北接平羅縣與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相鄰(以明長城為界)。其地域范圍在北緯37°29′~38°53′,東經105°49′~106°53′之間,總面積9555.38平方公里。銀川市下轄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3個區,靈武市和永寧縣、賀蘭縣。各縣(市)區共轄23個街道辦,20個鎮,6個鄉,202個社區,259個村。2012年城市建成區面積由107平方公里擴大至135.1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到73.2%。
銀川地處騰格里、毛烏素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的包圍,其冬寒漫長,春、秋、冬三季風沙頻繁,土壤鹽漬化程度高,惡劣的自然條件極大地制約了園林綠化工作的發展。為了將銀川市建設成為國家園林城市,爭創聯合國“最佳人居環境獎”,近年來,在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廣泛參與下,銀川市園林綠化工作人員始終以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大力推進城鄉園林綠化一體化。2001年園林綠化各類投資突破了5000萬元,2002年突破了1個億,今年又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長。經過幾年堅持不懈地植綠,特別是今年的努力奮戰,銀川市的幾項綠化指標得以大幅度提高,園林綠化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銀川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27.04%、25.2%、7.26平方米。在此基礎上,銀川市委、市政府又適時提出了一系列環境新理念,以敢為人先的氣魄,為首府百姓描繪出了美好的綠化前景:打造綠色銀川,建設生態城市,用5至7年把銀川市建成國家級園林城市。創建全國園林城市表彰大會是全國綠化行業最高級別的會議,在今年的表彰會上,銀川市首戰獲捷,一舉奪得“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和“創建園林城市先進集體”兩項殊榮。據悉,同時獲得雙獎的省會城市屈指可數,銀川市在西北地區更是一枝獨秀。
一、園林綠化的總體原則
在城市綠化項目中可實際操作的節水原則:著重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一張藍圖繪制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干。
慎用草坪,選擇鄉土、耐旱植物,充分利用自然水資源,科學給水系統設計、施工及養護節水。其中以整體規劃設計為關鍵、以發展鄉土、耐旱植物為根本。經過優質的施工監理,所創造的景觀不僅節約養護用水,也易于管理。同時,合理的養護管理也會促進節水的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
1.植物選擇不合理。
對于不同的植物來講,它們對水量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園林綠化規劃中,需要做好植物的選擇。
2.植物灌溉不科學。
園林綠化中需要對其進行灌溉,這方面的工作涉及的用水量非常大。但是就目前園林綠化的灌溉情況來看,非常不科學。
3.缺乏專業的園林灌溉規劃設計、施工隊伍。
近年來,噴灌、微灌等先進的灌溉方法以其節水、節能、省工和灌水質量高等優點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但是,當前很多城市中,專業的園林灌溉規劃設計、施工隊伍還很少。
4.水景設計不恰當、比如噴泉、湖面、水池等等,這些人工水景的水源多是引用黃河水或自來水,耗水量非常大。
5.沒有充分回收利用天然水喝再生水。
三、主要的節水措施與應付
1.實現植被優化組合 。
在園林綠化設計過程中,在不影響園林綠化基本功能性的前提下,做好園林的節水是非常重要的。植被是園林綠化當中的主角,合理的對植被進行種植搭配是實現園林節水的重要方式,因此做好對植被的組合選擇,是園林節水設計當中的主要內容。
(1)選擇鄉土樹種
所謂鄉土樹種,就是符合園林綠化工程當地環境的本土樹種,之所以推薦選擇鄉土樹種,是因為鄉土樹種經過長期的生長進化,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氣候環境,并且成為了當地生態環境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選擇鄉土樹種不僅可以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植被成活率,還能夠實現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最佳調節性能。避免了南樹北遷或北樹南遷而引起的水土不服情況。從而在保證植被成活率的同時,實現了對水資源的節約。
(2)優化植物配置
園林綠化工程設計多以草坪搭配喬木、灌木等,從上述幾種植被的需水量方面來看,喬木和灌木不僅比草坪的需水量少,其生態效益比草坪卻好很多。因此,在園林設計時,應盡量多使用喬木和灌木搭配,使園林綠化工程的生態調節功能得到滿足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降低園林綠化工程的需水量,實現對水資源的節約。
2.科學設計灌溉系統 。
在園林綠化工程逐步發展的現代社會,灌溉系統的設計已經成為了園林綠化工程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灌溉過程中,不合理的灌溉行為不僅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浪費,還對圓領工程植被的正常生長造成了影響,因此必須要提高灌溉工程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根據目前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實際發展現狀來看,自動灌溉系統設計已經成為灌溉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自動灌溉系統能夠降低人力資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自動灌溉系統還能夠根據不同的園林綠化情況,來實現對灌溉方式和灌溉水量的控制,這不僅能夠實現對水資源的節約,還能夠促進園林綠化工程生態環境調節作用的發展,因此做好自動灌溉系統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
3.做好再生水的利用 。
再生水是重要的水資源,其雖不能應用于人畜飲用等環節,但其還是能夠滿足園林綠化灌溉需求的,因此在園林綠化的節水設計當中做好對再生水的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1)合理貯存天然降水
我國地處北溫帶,全國各地區的雨水汛期有所不同,多集中于6~9月,年降水量分布呈兩級分化狀態。在此基礎上,城市建筑、道路建設增多,很多雨水都無法直接實現對土壤的滲透,而是經由城市排水系統直接流入地下。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保證對園林綠化工程的灌溉,就必須要做好天然降水的貯存。為此可以進行人形路面的透水設計,通過路面的透水,增加汛期時地面對雨水的滲透量,避免地面徑流過多,從而利用土壤的天然貯水性來實現對土壤和地下水的補充,為園林綠化的節水提供條件。
(2)加大再生水利用率
目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灌溉使用的水資源多以市政用水為主,這使得園林灌溉的大量用水需求和城市用水資源的大量短缺,形成了極為明顯的矛盾沖突。目前,我國對于再生水的處理技術,已經能夠達到兩級灌溉標準,也就是說再生水可以用水綠化灌溉。從而在滿足了園林綠化灌溉需求的同時,避免了園林灌溉與市政用水沖突。
4.適當運用保水劑 。
保水劑又名土壤保水劑、高吸水性樹脂等。保水劑是園林綠化節水措施當中較為常用的一種節水措施。保水劑利用自身樹脂強吸水性的特點,來制作成一種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從而實現對周圍水分的快熟吸收,吸收程度可以是自身分量的千倍以上,實現對水的貯存,減少土壤當中水分的深層滲透,從而實現對園林綠化工程能的節水目的。
5.給水系設計合理。
規劃設計時,應將耐水植物與旱植物分開種植,避免大面積灌溉,即利用于綠化工程后期養護,又節省了水資源。使用節水灌溉技術、節水率達30%~50%,另外,根據綠地性質和植物配置不同,采取不同的節水灌溉設計。如觀賞性綠地宜采用地埋式伸縮噴灌;片林、疏林草地采用移動或擺臂插桿噴灌結合人工澆灌;花壇、街頭綠地、道路隔離帶等宜采用微噴灌。
6.慎用草坪。
據我市林業部門有關資料顯示,草坪一年需耗水量以 及養護管理費用是同面積樹木的3-5倍。要求節水就必須減少草坪使用。一般公園綠地草坪比例不宜超過30%,園林設計師都應牢記少用、慎用草坪的原則。《園林》所謂“草木不適掩映之客,安能日涉成趣”的動態景觀手法,早已指出解決的途徑。如果設計中必須用草坪,應該依據場地設計原則,使草坪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7.合理適用各種節水灌溉技術措施,如:噴灌、滴灌、微噴灌、滴流灌和地下滲灌等。
近年來隨著城市綠化建設的加快,綠化用水量日益增大,在綠化建設的同時采用多種節水措施,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城市綠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綠地集水功能,科學有效地做好城市園林綠地節水工作“堅定不移地在全行業推廣和不斷深化推進節水綠地建設,走科學綜合節水之路”。實事上,園林綠地的節水灌溉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不加強節水灌溉管理,那么節水園林也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