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
內容提要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南陽日報》發揮多方合力,開展多項改革,成功增強了地方報紙傳播力。作者利用“雙掛職”的身份,以高校教師的視角對《南陽日報》的融合發展做了較細致的觀察。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媒體融合南陽日報
一、以體制改革促融合
媒體融合絕不僅僅是依靠新技術,更要從體制上進行深層次的融合,這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神和創新精神。2008年,《南陽晚報》并入南陽日報社。2010年4月,南陽日報社主辦的南陽網與南陽新聞網合并,并投入300萬元,成立了楚漢網絡傳媒公司,建立了13個縣市區分網和200多個鄉鎮子網,使南陽網經營規模迅速增大,報社也邁出了從紙質媒體向多媒體轉型的堅實一步。2014年南陽日報社收購《南陽廣播電視報》,更名為《南都晨報》。南陽報業集團由此完成了對地方紙媒的整合,既規范了發行渠道,明確了各自報道方向和側重點,又解決了同質化和廣告的無序競爭。《南陽晚報》最終打造成為市民喜愛的都市類報刊,發行量穩定。而《南都晨報》也以“走進家庭、服務民生、貼近生活、引領時尚”為定位,于2015年元旦正式發行,成為百姓喜聞樂見的生活報刊。
2015年8月19日,有著66年光輝歷史的南陽報業正式掛牌為“南陽報業傳媒集團”,標志著南陽黨報轉型和媒體融合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二、以經營改革促融合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應不斷改變自己的媒介形式、運作方式和服務方式,不斷地汲取新媒體的優勢,提升技術水平,搭建新的網絡平臺。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開創了多方位經濟延伸,多元化經營模式,多媒體融合發展的全方位發展模式。如組建戶外多媒體傳媒公司,在南陽主要路口投放大型LED屏,全天候播放南陽宣傳片,并承接戶外廣告,既為建設大美南陽提供了濃墨重彩的宣傳氣氛,也為集團創收做了貢獻。還組織“閱報欄進小區”的公益活動,在全市500個小區安裝報欄,供居民免費閱覽。同時,分析南陽市場需求,拓展“傳媒演藝互促模式”,2013年成功舉辦大型巨星演唱會,2014年承辦全國男籃聯賽南陽賽區的賽事,2015年舉辦了俄羅斯大馬戲團巡演,這些經營思路的改變,既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報社也贏得了豐厚的回報。此外,集團還抓住機遇建設會展中心,每年為企業大型的車展、房展和戶外活動提供場地支持和強勁的宣傳支持,這是報業集團市場化運作的良性開端,形成了多元化經營的基本格局,也為以后經營思路的不斷拓寬積累了寶貴經驗。
三、以優勢聯盟促融合
發揮傳統媒體建設和新媒體二者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是增強傳統媒體傳播力和引導力的關鍵。
2015年底,在南陽市委的領導下,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將全市主要的新媒體組織起來,組織成立“南陽市新媒體聯盟”,打造南陽最大微矩陣、最大輿論場,最大關注度,最大影響力,目前擁有粉絲300萬人。2016年6月底,南陽市委組織召開南陽市微信公眾號發展座談會,南陽市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公號運營者悉數參加,并在會議上宣讀了“南陽市微信公眾號自律公約”。地方新媒體以此既充分發揮自身傳播優勢,又在政府領導下在網絡問政、輿論引導、形象宣傳、服務百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還能夠凝聚共識,積極維護網絡傳播秩序,傳播網上正能量,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四、以資源整合促融合
南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逐漸形成作家群體,以陣容整齊、人數眾多、作品獨特,在中國當代文壇筑起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被譽為“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地市級作家群”。它不僅是文學豫軍的最主要力量,而且在中國文壇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發掘南陽出版業的巨大潛力,與中州古籍出版社合作,成立南陽分社,不僅填補南陽無圖書出版的空白,還實現了出版盈利。開設“文化周刊”專版,專版質量高、可讀性強,刊登南陽優秀作家作品和當代文學愛好者的文學作品,“文化周刊”合“書香南陽”版面和“白河副刊”版面,引領全民閱讀新風尚,熱情謳歌南陽優秀的風土人情與醇厚的民風民俗,吸引一大批文學愛好者。集團還與當地高校達成合作,互派工作人員到對方單位進行實踐鍛煉,聘高校教師為特約記者、通訊員,實現多渠道供稿,提升輿論引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