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時間》作為互聯網門戶全新領導者,逐漸成為于互聯網生態環境中的新型主流媒體。它的創立與業務特點值得為實現媒體融合與構建新型主流媒體提供一點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北京時間”;24小時直播;業務特點
中圖分類號:TN93;TN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222-01
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傳媒產業格局正在重構,傳統媒體不再觀望,而是主動擁抱互聯網。G20杭州峰會傳媒贏家是上線僅四個多月的“北京時間”,總點擊量(PV)達到3723.3萬,訪問人數(UV)達974.5萬,刷新了同類型報道行動的紀錄,成為中國全網第一,創造了歷史。本文以新媒體《北京時間》為例,探討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一、《北京時間》的創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發重要講話,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為了貫徹習近平講話重要精神,北京積極踐行“一個平臺、多點突破”的新媒體發展戰略。
1.高位推動,走集團化路線?!侗本r間》的產生不僅有中央政府政策上的宏觀推動,也有北京市政府為踐行媒體融合發展而制定新媒體發展戰略的落實。2016年4月12日上午9點30分,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北京市政府等官方代表為北京新媒體集團揭牌,標志著北京市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新的階梯,“北京時間”網站及其移動客戶端也同步上線。“北京新媒體集團”由北京廣播電視臺以其新媒體業務板塊為基礎,與市文資辦共同出資組建,集團與互聯網企業奇虎360合資成立“北京時間股份有限公司”,與集團旗下“北京新聞媒體有限責任公司”形成整體合作模式。媒體融合發展的集團化戰略有力于增強新聞媒體的競爭力,既能利用傳統媒體本身的新聞人才和品牌優勢,也能嫁接互聯網時代傳播技術平臺優勢,讓主流媒體贏得輿論的主動權和主導權。
2.建互聯網媒體生態。北京網絡電視臺作為基礎平臺,傳統電視媒體及市屬主流媒體獨有的內容優勢,與互聯網企業奇虎360共建渠道,達到內容與技術研發的雙輪驅動。為增強自身活力,進行市場化運作,建立起一個“內容、渠道、平臺、服務”在內的互聯網媒體生態系統,集傳播者與受眾良好互動關系于一體。集團與奇虎360的強強聯合大大促進了雙方資本的深度合作,為媒體融合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為整合傳統媒體走融合之路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快速占領傳播的至高點,提高輿論傳播的可控性,把控社會負面情緒。這體現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政策驅動和趨勢,顯示傳統媒體自身發展的戰略動態,迎合互聯網媒體自身發展的規范需求,借資本市場融合流露出主動參與競爭的市場意識。
二、《北京時間》業務特點
1.大編輯部工作機制。為了更好的滿足信息爆炸對新聞資訊的需求,在多地設置各具特色的演播室,集團利用好360強大的搜索與數據運算能力,在直播前集合了成千上萬個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隨時通過不同的評論形式參與新聞播報與解讀,集合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的解構,讓受眾全面客觀的了解事物的原貌。此外,還接入“云記者”理念,每一個受眾也可以成為一位記者,這有利于解決傳統媒體記者不能第一時間到達事發現場,降低采訪成本,簽約的“云記者”成員通過獎勵機制進行績效評定,對優秀的的簽約記者給以專業設備進行獎勵。
2.推行24小時視頻新聞直播。全國唯一一檔24小時不間斷新聞直播頻道,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足夠的自產自制的新聞內容,這支直播隊伍由富有年輕朝氣的青春主播團隊組成,啟用18位中國傳媒大學與中央戲劇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作為實習女主播。如今的直播視頻風生水起,但連續24小時不間斷地播新聞是首創,一大批直播硬件設備加入直播,360智能攝像機是一款通過無線網絡連接網絡搭配手機app使用的攝像頭,第一西在北京電視臺《通向2020》直播中被廣泛應用于新聞采編全過程,觀眾可以身臨其境,感受現場氣氛。每小時進行熱點盤點,第一時間傳送最新資訊,形成高粘性的的伴隨式體驗,帶動更多的人發現和生產新聞,在發布會當天,“北京時間”APP也面向社會廣泛征集主持人,啟動相關主持人招募活動。
3.精心做好內容。網站內容涵蓋娛樂、體育、財經、汽車、科技、數碼、軍事等多方面,整合傳統媒體的分散資源,實時更新,既有政治新聞,也有民生底層新聞。上線時間不到一年的“北京時間”不斷突破自己,除了對英國脫歐8小時進行直播外,還對“南海所謂仲裁案”進行大型直播,里約奧運會“超越帆船穿越大西洋”持續直播之后,又對G20杭州峰會這一國際盛會進行直播,流量和互動量都在同類報道中刷新了記錄。
三、啟示
1.順勢而為,主動擁抱媒體融合。新媒體贏得了年輕人的心,傳統媒體必須走融合發展道路,在整合自身內容優勢的前提下主動與互聯網聯姻,挖掘互聯網渠道,進入資本市場,利用資本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媒體融合作為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一環,我國中央政府不僅在政策上重視,也在具體實施上逐步推進,不僅在可以說,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媒體融合大潮,傳統媒體決不能坐以待斃,應即刻在互聯網領域開拓自己的一席之地,構建起屬于自己的新媒體天地。
2.具有創新意識,敢為天下先?!氨本r間”首推24小時視頻新聞直播,開創了目前全國唯一一段24小時持續性的互聯網新聞資訊直播頻道?!氨本r間”與奇虎360強強聯合共建“內容、渠道、平臺、服務”在內的互聯網生態系統,走出一條融合發展的開創性李靜。目前全國的媒體融合發展之路正在進行,將會有潛在的、新的開創性路徑誕生,傳統媒體的創新融合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創新性舉措還有巨大的市場前景。以服務受眾為核心的理念與措施將更加變得多樣化,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為受眾整合信息顯得尤為重要,利用智能化手段滿足受眾口味也應運而生,注重受眾回饋將更加受到重視,依靠受眾參與生產傳播新聞資訊已經成為新聞制作的重要趨勢。
3.找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氨本r間”的特色在于其依托北京電視臺的傳統內容優勢,內容和技術雙輪驅動,為客戶端用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主動迎合市場,增強發展活力,不過它的核心競爭力是新聞資訊視頻與直播,這是北京地區新媒體建設領域的重大突破。無論媒體產業做得再大再強,與多大的企業拓寬業務,也要有自己的核心優勢。
參考文獻:
[1]http://news.sohu.com/20160412/n443980730.shtml.2016-4-12
[2]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6-04/13/c_1118602579_2.htm.2016-4-13
[3]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412/c14677-28271213.html.2016-4-12
[4]許小凈.“北京時間”:借直播尋找“升維優勢”[J],傳媒評論,2016(8):28-30
作者簡介:孫地祥(1991—),江西贛州于都人,南昌大學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