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凌 桂明輝
【摘 要】物理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資源,完整的物理教育應是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兩種教育并重。本文就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的相關問題,如:進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實現的途徑和教學評估等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物理教學;人文教育;素質教育
“人文為科學導向,科學為人文奠基?!痹诋敶?,人們已經意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精神的限制和引導,完整的物理教育應包括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利用物理中蘊涵著的豐富的人文資源,在物理教學中加強滲透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思想專業素質、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
1 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1 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
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它既強調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又注重受教育者個性的全面發展,使教育的社會功能與個性全面發展功能很好的結合起來。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正好適應了這一教育方針政策。
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既能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又能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還能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能糾正過分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卻忽視學生情感、意志、價值觀的發展。
1.2 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是物理教學目標自身的要求
物理學既帶動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又推動文化、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當前,物理學更應體現自身與文化、經濟和社會的互動發展的時代性要求,肩負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在物理學科教學的同時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沖破封閉的單科教育模式,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意識,培養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樹立人文主義世界觀,樹立集體主義、無私奉獻精神的價值觀,增強學生的道德責任感,努力實現高科學素養與高道德情感之間的平衡。研究在物理學科教學的同時滲透人文素質教育,也可從廣度上加深學生認識物理學,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以適應新世紀對人的需要。
2 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的可行性
2.1 物理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
從物理教育的內容看,物理學作為一門研究物質結構和物質運動基本形式和運動規律的基礎科學,給人們帶來視野廣闊而又深邃的宇宙觀和世界觀。作為一種認識真理的探究活動,物理學不斷豐富、深化、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使得人們在自然觀、方法論及認識論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
2.2 從物理教學的實施上看,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也是可行的
物理教學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兩者之間在認識、感情和行動上的交流與探討。既然是交流與探討,必然會使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身的關系在這個動態過程中得到反映。我國課程改革,提倡學生通過認真踏實的探究,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這為物理教學中人文價值的體現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2.3 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融合符學生的心理特點
學生階段是人的一生中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快速發展的時期,是人的科學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處于這一發展階段的學生,在心理上不僅僅滿足于對知識的追求,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搞好物理科學教育的同時還要搞好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斷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
3 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的途徑
3.1 發揮教師的影響力
物理教師應當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提升包括精神、審美、心理等在內的教師人文素養。在向學生講解科學概念、規律、方法時,以自己的認識、理解和感情去影響學生,正面引導學生對科學技術采取正確的、有利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態度,使他們能夠以科技為工具和手段,為社會為人類謀取福利。
3.2 課堂教學是主要手段
3.2.1 可以發揮物理人物的人文教育功能
很多物理學家的人格魅力和奉獻精神給人以深刻啟迪,他們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精神情操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如:布魯諾為了堅持哥白尼的學說被活活燒死,在他身上體現了為了真理不惜犧牲的人文精神;居里夫人發現鐳后,不要商業性專利,讓鐳為全人類服務,體現了物理學家不羨虛名的高尚情操;我國錢三強教授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物質待遇、先進的實驗條件,投奔祖國,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表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
在課堂上回顧物理人物,用偉人們的人性之光感染學生。
3.2.2 可以發揮物理事件的人文教育功能
例如,介紹我國公元9年制作的的銅卡尺,同現在的游標卡尺相似,比西方科學家發明的游標卡尺早1700多年;公元前2世紀前,漢初《淮南萬畢書》記載了利用平面鏡反射原理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潛望鏡;《周禮》中記載的利用太陽取火。通過這些物理歷史事件,可以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再如,二戰時,愛因斯坦致信美國羅斯福總統,說服羅斯??紤]他的制造原子彈想法,但二戰后,愛因斯坦從人類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出發,積極從事阻止核戰爭活動。這就是利用物理事件來進行倫理教育的好例子。
還有,物理教師介紹光的“波粒二象性”發展事件,就是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思維教育的榜樣。
3.2.3 可以發揮物理美的人文教育功能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認為物理學具有“物理現象之美”, “理論描述之美”,“理論結構之美”。麥克斯韋關于氣體動力學的論文就被人當“一幕優美的音樂演出”來欣賞。光學中的色散現象展現了自然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體現了簡潔美;物理上的美從本質上講是科學真與科學美的辯證關系,因此,在物理教學中發揮物理美的人文教育功能是完全可能的。
4 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效果的評價
由于人文精神是價值規范導向,并且隨社會變化而有不同的內涵,所以對學生人文素質的評價要設定固定不變而又可測的指標體系比較困難。
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效果的評價,建議采取以下的評價方式:
1)評價應由教師和學生群體共同完成,從而使評價體現“評價主體互動化”。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定,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使評價更加真實、客觀。
2)對學生人文素質的評價體系應從思想道德、學習態度等諸多方面進行構建,這樣能全面、客觀的反映學生的人文素質,實現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3)評價體系應從定量、定性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中進行全面的評價。依據評價內容多元化和評價主體多向性的特點,評價方法和工具也應呈多樣性,不同評價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5 結束語
在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不僅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知識的更新能力大有裨益,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社會心理,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完善學生人格,是培養我國高素質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趙凱華,主編.物理學照亮世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許良英,范岱年,等編譯.愛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3]倪光炯,王炎森.文科物理——物理思想與人文精神的融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房劍森.高等教育發展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江達開.談談物理學史的教育功能[J].物理通報,1996(5).
[6]張峰慧,范建中.關于開設《人文物理》課程的探討[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7]續佩君,張芳.物理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的幾個理論問題[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6,24(2).
[8]彭青.物理學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4,12,24(4).
[9]柴永泉.著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思想[J].物理通報,1998(5).
[10]楊叔子.關注與加強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交融[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5,20(5).
[11]潘洪媚.物理教學中的美學滲透[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2增刊.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