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岑
【摘 要】當今社會,社交媒體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而大學生的生活更是與社交媒體密不可分。作為一種語言和交際的載體,社交網絡對大學英語教學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和作用呢?作者從社交媒體的興起及其作用、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對大學外語教學提出的挑戰、社交媒體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優勢和可行性、社交媒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目前和未來可能的具體應用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給出了答案。
【關鍵詞】社交網絡;語言學習;英語教學
【Abstract】Nowadays,Social media is playing an ever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language,social media may actually bring positive effects if it is used on colleg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look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edia,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language teaching,challenge and possibility it has brought about to college language teaching, the present and future use of social media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Social networks;Language learning;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互聯網在當今社會以及人們生活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聯系越來越與網絡緊密結合。而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度都走在了社會的前沿,對于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以及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更是毫不陌生。為了證明這一點,作者隨機抽取了浙江省三所大學六個班級(其中大一新生班級為兩個)的267名學生進行了對社交媒體與社交網絡熟悉度與使用程度和頻率的初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從未聽說過社交網絡與社交媒體的人數為零,而手機或電腦當中沒有安裝社交媒體軟件的人數僅為2人。事實上,大學生對社交媒體與社交網絡的了解與使用程度之高勢必給高校的生活和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勢必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并帶來新的契機。
1 社交媒體的興起
社交媒體與社交網絡,是人們用來創作、分享、交流意見、觀點及經驗的虛擬社區和網絡平臺。社會媒體和一般的社會大眾媒體最顯著的不同是,它使得用戶享有更多的選擇權利和編輯能力,并得以自行集結成某種閱聽社群。社交媒體能夠以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呈現,包括文本、圖像、音樂和視頻。流行的社會媒體傳播介質包括了blog、vlog、podcast、Wikipedia、Facebook、Instagram、Twitter、Google+、網絡論壇、Snapchat等等。(維基百科)從其誕生至今,社交媒體一直是人們生活中語言和交際的重要載體。1971 年,人類第一封電子郵件誕生,其緣起就是為了方便阿帕網(ARPANET)項目的科學家們互相之間分享研究成果。1991 年萬維網(world wide web)成立,也是基于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創造的“超鏈接”傳輸方式,他早在 1980 年就開始構建超文本在線編輯數據庫 ENQUIRE 項目。在大家耳熟能詳的 Facebook、Twitter 之前,類似的同學交友網站有 Classmates,早期搜索引擎有 Ask.com,博客工具有 Blogger 和 LiveJournal。因此,追溯起源,社交媒體已有約40年的發展史,但其真正意義上變得炙手可熱,卻是在近十幾年之間。比較為大家熟知的facebook和twitter分別發布于2004年和2006年,instagram發布于2010年。就國內比較流行的社交媒體來講,qq出現于1999年,而微信則是2011年。這十幾年來,社交媒體的流行無疑與智能手機的普及密不可分。地鐵上、餐廳里、最明顯的是大學校園,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低頭族,面對面坐著的朋友或者是同一個寢室的室友已經日益習慣用社交網絡代替實際生活當中的種種交流。在調查當中,267名學生當中有47%的人每天查看社交網絡的次數達到10次以上,有73%的同學曾經在課堂上查看過社交網絡留言或信息。從如此數據中不難發現,大學生對社交網絡的依賴無疑為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2 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對大學外語教學提出的挑戰
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社交媒體的流行所帶來的首先無疑是一種沖擊。而當前的調查也表明,對無論是學習者還是教學者來說,社交媒體目前在學習或教學中扮演的角色,無疑在更大程度上還是作為學習的干擾者。在對267名學生32名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中顯示,分別有43%和62%的學習者和教學者認同社交媒體在未來的學習和教學中可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現有的情況來說,大部分的教師(71%)和學生(83%)卻認為現今尚未看到社交媒體在語言學習當中發揮明顯的積極作用。更有一部分老師在對開放式問題的回答當中表達了對學生沉溺于社交媒體的擔憂,直言學生對社交媒體的過度關注已經干擾了課堂注意力的集中。
3 國內外有關社交媒體應用于語言學習的研究
時至今日,國內外的語言學習研究者已經不同程度的意識到了社交媒體在社會當中的流行程度,并對其可能對語言學習產生的促進作用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一些研究在理論上指出了社交媒體在語言教學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Lara和Gilian例舉了國外一些有代表性的社交媒體,從技術法、生態法、心理語言學以及社會語言學等方面分析了社交媒體應用于語言學習的可行性,并探討了社交媒體在實際應用于語言教學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Lara &Gilian:2016)。陸方喆以及曾君從交際法和內容教學法出發,提出社交媒體的一種形式--微博可以對語言學習起到促進的作用(陸方喆,曾君:2011)。戶曉娟在其《大學英語教學中微信軟件的應用探究》一文中也提出,微信這一社交媒體在語言教學當中有助于提高學習者興趣、并能突破地點上的限制,促進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在激勵學習者方面起到較好的作用(戶曉娟:2014)。而在朱曄的《論社交媒體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中也論述了社交媒體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時效性、交互性、激發性優勢明顯,并能夠很好的促進一些任務型、交際型學習活動,有助于學生進行協作式學習(朱曄:2015)。然而,這些文章角度不一,或純粹著眼于理論,或是只探究某一社交媒體的可行性應用。
4 社交媒體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優勢和可行性
就作者看來,社交媒體在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當中的合理應用有著不可否認的優勢。首先,社交媒體的流行以及學習者對社交媒體的熟悉和喜愛程度無疑可以更好的激勵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社交媒體的內容非常豐富多樣,既涵蓋了文字,也兼容了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語料,這使得學習的內容不再單一,交流的方式也更加靈活。其次,社交媒體使得學習與教學交流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模式和時間,同時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學者的協作和互動更為頻繁方便。此外,社交媒體的使用極大地有助于目的語的輸入和輸出,同時通過與同伴、教師及其他母語者的意義協商可以檢驗輸出的正確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學習者對于目的語語言認知的構建。再者,利用社交媒體的學習可以算作是一種在社會環境中的運用學習,從此種意義上來講,語言學習更是一個有意義的協商過程。同時,利用社交媒體進行語言學習的形式能夠以不同的話題或活動為中心,通過對特定的話題,如文化、藝術、歷史、經濟、科學等內容的學習獲得語言交際能力,有助于學習者通過使用真實的語言完成真實的任務。
5 社交媒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現有的和未來可能的具體應用
目前,國內基于社交媒體的外語學習與教學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交互性的在線學習平臺
目前,國內幾個比較大的教材出版或外語學習機構已經推出了一些在線學習平臺或引擎。利用這些平臺或引擎,學習者可以進行在線的自主學習。同時,這些平臺或引擎可以進行線上留言、答疑、討論等等。這些引擎和平臺的使用,將紙質教材搬上電腦,并很好的與一些視頻音頻相結合,豐富了學習資料的多樣性和吸引力。同時,借助這些平臺,教師可以發布任務、更好的監控并幫助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就其缺點來講,這一類平臺或引擎嚴格說來與社交媒體還是有著巨大的區別。首先,這些引擎或平臺基本依托于電腦,大部分對瀏覽器和播放器有著自己的要求,學習者無法做到隨時隨地學習。其次,這些平臺或引擎更適合個人學習,就交際來說,功能不強、互動性較弱,因此社交媒體的優勢并沒有得到明顯體現。
2)學習公眾號
這類應用的好處是受眾人數較多,信息或知識的發布比較及時。但其主要目的是信息發布,針對性溝通不明顯,對于知識的闡釋不夠全面,常常是只著眼于點而忽視了面,對于特定知識和技能的強化較為薄弱。
3)Qq或微信群
目前很多學習者會議班級為單位建立qq或者微信群,但據調查顯示,這類群起到的作用基本是信息或任務發布。就線上交流來講,因為教師和學習者上線的時間可能不盡相同,因而同一時間參與交流的人數常較為有限。
除了以上的幾種常見的應用,作者認為,在未來,社交媒體可以以更多樣的形式更廣泛的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例如:
1)建立專門的學習社交媒體組群
教師可以建立學習專用的社交媒體組群,這個社交媒體社區可以和日常生活的社區區別開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習者就某一主題獨立發帖,并鼓勵其他學習者進行評論以及互動。
2)利用虛擬社交媒體進行課堂教學
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利用社交媒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評論、課堂討論等活動。當然課堂教學當中所展示的內容可以是經過教學者設計、符合教學需要的,也就是說利用社交媒體的形式引起學習者的興趣,請學習者對圖片、視頻進行簡單的描述、評論等,使學習者參與到語言、知識、觀點、文化等的討論當中,從而鍛煉并提高語言的使用能力。
6 結語
社交媒體作為語言交流的載體,將其應用到語言教學當中可謂是適得其所。然而,不論應用的方式如何,教師的引導都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要規避在應用過程當中任由其娛樂性蓋過了實際對語言學習和使用的鍛煉和促進作用。當然,更不能因噎廢食,而要因勢利導,使之對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能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Lara Lomica,Gillian Lord.“Social Network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In Fiona Farr,Liam Murray,Ed.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Routledge,2016.
[2]戶曉娟.大學英語教學中微信軟件的應用探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1).
[3]陸方喆,曾君.基于微博的漢語“微”學習探索[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11(4).
[4]朱曄.論社交媒體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15(164):47-51.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