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寒+源泉
冬日的一天,67歲的鐘先生到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看病,突然感覺胸痛、胸悶、心悸難忍,他意識到很可能是心梗發作——此前他已經有過幾次心梗發作了。他立即躺倒在醫院大廳水泥地上,告訴大家不要動他,找醫生來搶救。筆者當時急公好義,立即跑步找來有關科室醫護人員,用擔架把他送到搶救室。幾天以后,筆者回訪得知,由于鐘先生是突發大面積心肌梗死,雖經幾天搶救,還是不治身亡,令筆者十分震驚!據了解,在中國心臟病呈高發的趨勢,我國目前大約有1億左右的心臟病患者,每年因心源性猝死者超過50萬,平均每15秒鐘就有一人被心臟病奪走生命,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居世界各國之首。
心梗如此兇險,有哪些病因?有沒有發病前兆?能不能做到事先預防?該怎樣預防?筆者就此采訪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臟外科二病房副主任李剛教授。
李剛教授系醫學博士后、研究生導師。曾榮獲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全國心臟外科基本技能大賽第1名。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衛生部科研項目評審專家。兼任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分會委員、《心血管外科雜志》編委、《中華臨床醫師雜志》和《中國醫藥科學》審稿專家。
據李剛教授介紹,冬季是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高發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和3月、4月是心肌梗死的高峰期。由于氣溫下降,寒潮不時來襲,當外界氣溫驟降時,在寒冷的刺激下,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血壓增高,心率持續加快,心肌耗氧增加。低溫可引起體表小血管痙攣收縮,增加心臟負擔,同時增加血液黏稠度,導致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寒冷還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使冠脈斑塊脫落,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冠心病患者在冠狀動脈存在粥樣硬化斑塊伴管腔狹窄或者冠狀動脈痙攣的基礎上,造成心肌氧供和氧耗平衡失調,造成心肌嚴重缺血、缺氧,會出現胸悶、胸痛等心絞痛癥狀,嚴重者可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引起猝死。況且,在寒冷的季節,人們易患感冒和支氣管炎,增加心臟負擔,而這也是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主要誘因。
冬季由于寒冷,人們活動減少,穿的衣服比較多,偶有活動,尤其是劇烈運動,身體就會出汗散熱,流失水分較多,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也容易發生心絞痛和心梗。
很多人講究冬日進補,而且冬季節日較多,外國節日和中國傳統節日聚堆,圣誕、元旦、春節、元宵節都集中在冬季,再加上親友往還、同學聚會,使人們經常聚在飯店和餐桌前。尤其北方人喜食高熱量食物,喜歡飲酒御寒。酒精本身損害心臟、血管、腦部和腎臟等器官,抬高血壓,加之冬日戶外活動減少,食多而動少,會使人體血脂水平快速飆升、血液黏稠度升高。每年都有不少大吃大喝后誘發心梗的患者。
我們知道,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那么,心梗的發病原因除了外界氣溫的原因,還有哪些內在的病因呢?
李剛教授告訴我們,心梗發病的內因一般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血管痙攣等引起的。這些內因除了前述的高血壓和高血脂的不利影響之外,還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目前已明確肥胖癥為冠心病重要危險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這與肥胖癥內分泌功能失衡、脂質代謝紊亂有關。肥胖導致高血脂、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高血液黏稠度,最終可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全球營養改善聯盟發布的《全球營養不良狀況報告》顯示,我國逾3億人屬于超重和肥胖人群,成為全世界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肥胖不僅會患前面說到的那些疾病,還會導致中風、糖尿病、脂肪肝、骨關節病、痛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甚至導致癌癥。有人說“肥胖是萬惡之源”,不無道理,所以平素注意控制體重至關重要。
吸煙已經是世界醫學界公認的冠心病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也是導致心梗的一個罪魁禍首。煙霧進入肺泡以后,動脈血中一氧化碳含量升高,它與血紅蛋白結合,就會減少氧同血紅蛋白的結合,從而減低了各種組織,特別是心肌的氧供,導致心肌缺氧。煙中的尼古丁隨著煙霧進入肺泡及血液循環,能夠使心率增快和血壓升高,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血小板凝集性增高和紅細胞攜氧能力降低。同時,吸煙還可引起脂質代謝紊亂,血清膽固醇升高,使膽固醇沉積在動脈壁上,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使冠狀動脈管腔狹窄,導致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目前已經證明吸煙可使冠心病發病率增加2~3倍。因此,戒煙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十分重要。

糖尿病也是導致心梗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是一種全身代謝紊亂性疾病,不僅會影響糖類的代謝,導致高血糖,還會影響蛋白質和脂質代謝,導致脂代謝紊亂和高脂血癥,其最常引起細小動脈病變,包括冠狀動脈在內,從而導致血管壁損傷、狹窄,誘發冠狀動脈硬化,其引發心肌梗死遠遠高于無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前期,對血管的損害就已經開始,這種損害是繼發的、緩慢的。同時,可能合并患有糖尿病的神經病變,使患者對疼痛的感覺不明顯。這種神經病變對于患者來說很危險,因為心臟病的疼痛對人起到警示作用,它告知患者需盡早就醫。如果感覺遲鈍,沒有察覺心肌缺血、心絞痛的癥狀,就容易喪失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機會,一旦發生嚴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
我們知道尿酸高是導致痛風的主要原因,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尿酸高也是導致心梗的原因之一。高尿酸血癥除了極易引發痛風,還會悄無聲息地損傷人的腎臟、心腦血管,可引起急、慢性尿酸性腎病和尿酸性腎石病。高尿酸血癥如果不積極控制、治療,還會促使或加重動脈硬化,引發心血管疾病。目前,高尿酸血癥已被認為是引發心梗、腦梗的危險因素。研究顯示,痛風患者急性心梗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26%。因此,在平素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控制尿酸升高。
A型性格者脾氣急躁、易激動和緊張,做事較真、偏執,爭強好勝,不善于情緒上自我釋放。尤其在患有冠心病前提下,也會成為引發急性心梗的誘因。人是感情動物,難免有不順心的時候。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憤怒等情緒劇烈波動,可引起心肌的耗氧量增加,還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引起心肌嚴重缺血甚至梗死。所以,適當注意控制情緒,遇事不“鉆牛角尖”也很重要。
有鑒于此,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因為心梗的發作與日常作息、飲食息息相關。心臟病患者飲食以清淡、容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為主,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魚類、豆制品等,控制高熱量飲食的攝入,少吃熱量高的肉食、甜食。尤其應該戒煙、限酒,忌飲烈性酒,忌暴飲暴食。生活要有規律,保持心態平和,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盡量不熬夜。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平素還應該適當進行戶外鍛煉,可以選擇健身舞、健步走、太極拳、慢跑等不太激烈的運動,以鍛煉身心為目的,應避免參加競爭激烈的競賽。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危急癥候,通常以心絞痛發作頻繁和加重作為基礎。心肌梗死的主要表現為:突發胸骨后或心前區劇痛或壓榨樣疼痛,向左肩、左臂或他處放射,且疼痛持續半小時以上,經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憋悶、心悸、呼吸短促、頭暈、惡心、多汗、脈搏細微;皮膚濕冷、灰白、重病病容(恐懼和瀕死感);大約十分之一病人的唯一表現是暈厥或休克。出現這些癥狀應立即就醫,做心電圖等檢查就可確診,不要有任何猶豫和耽擱。
冠心病患者平素應該有防備應對措施,家庭應常備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品,且家里所有人都應清楚急救藥物放在什么地方。一旦有類似癥狀發作,需立即休息,同時緊急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緩解癥狀,若5分鐘內仍不緩解,可再含化一片硝酸甘油。如果是初次發生心絞痛,無論藥物能否緩解,需盡早就醫,因為初次發生心絞痛者極易發生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