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2016年9月,中國杭州G20峰會即將召開,完善國際金融架構、改善全球金融治理將成為此次會議的重要議題。
一、相關背景。“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是G20的共同愿景,也是理解完善國際金融架構、改善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背景。2009年匹茲堡G20峰會一致同意,將“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確立為各國共同愿景,此后,歷屆G20峰會的討論,一直圍繞著這一愿景展開;G20各項工作的開展,都是圍繞這個總體目標推進。“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既表達了G20國家擺脫危機影響、推進經濟復蘇的強烈意愿,也反映了各方對平衡、可持續增長的高度重視。國際社會認為,能否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是衡量G20機制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能否為“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做出貢獻是評價一屆G20峰會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中國和各方共同努力下,G20大力推動“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議題的相關工作,擬提交中國杭州G20峰會討論。
二、主要內容。擴大SDR使用。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補充性儲備資產,其主要目的在于緩解依賴單一主權貨幣的內在風險。長期以來,由于分配機制和使用范圍上的限制,SDR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危機后,國際社會對于增強SDR作用問題進行了積極討論,2015年11月,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中國擔任G20主席國之后,與G20各方一道積極推動擴大SDR使用。中國正在與G20各方探討以SDR作為報告貨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于2016年4月同時以美元和SDR發布了外匯儲備數據,于2016年6月發布了以美元和SDR作為報告貨幣的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數據。同時,中國從便利SDR債券的發行入手,積極推動SDR債券市場發展。近日世界銀行已獲準在我國銀行間市場發行SDR債券。目前,G20各國已就研究擴大SDR的作用形成共識,包括更多地使用SDR作為報告貨幣以及發展SDR債券市場。
建設全球金融安全網。全球金融安全網包括全球、區域、雙邊及各國自身儲備等多個層次。近年來,中國政府務實推動各方不斷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網建設。與G20各方協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區域金融安排之間的協調合作,促成清邁倡議多邊化,并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展首次聯合救助演練。完善IMF份額和治理結構。201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正式生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提高,中國份額排名從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目前中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G20國家正在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源問題協調,確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源的充足性,確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對經濟金融危機的能力。完善主權債重組機制。有序的主權債務重組對維護金融穩定和保護債權人利益至關重要。近年來,新興市場國家債權人地位增強,官方融資結構不斷變化。巴黎俱樂部作為全球官方債權人的主要協調機制,也在不斷適應新形勢的需要。G20各方均表示支持巴黎俱樂部討論一系列主權債問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債權國,完善主權債務重組機制符合中國利益。加強資本流動監測。G20承諾,完善對資本流動及其風險應對,共同采取措施改善對資本流動的監測,及早識別資本流動波動帶來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將總結各國經驗并整合資本流動管理和宏觀審慎政策研究,為各國化解宏觀經濟金融風險提供參考。
三、重要支撐。深化金融改革。2015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但全球金融體系基本穩健,體現出一定的韌性。G20各方一致認為,前期各國經濟金融改革取得成效。今年金融改革仍將是G20峰會的重點議題,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開放性的、具有抗風險能力的金融體系。二是研究總結宏觀審慎政策,為建立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打下基礎,為我國金融監管改革提供借鑒。三是加強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推動G20成員全面落實《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四是推動普惠金融,制定G20數字普惠金融原則,更新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便利中小企業融資。實現包容性增長。杭州G20峰會的主題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長期以來,中國關注包容性增長,以確保G20在“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方面的成果能夠惠及所有國家地區和所有社會群體。中國杭州G20將為“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賦予新內涵,在中國成都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在中國努力下,各方承諾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強調“增長成果應在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得到更廣泛的分享”。為此,G20各成員國已制定了新的包容性增長措施,比如,減少就業障礙、提升教育和技能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