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面板聚類模型分析了甘肅省武威市按行業劃分的稅收收入貢獻大小,結果表明:15個國民經濟行業,按稅收收入貢獻大小,可以劃分為四大類,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稅收收入貢獻最高;其次為房地產行業;工業、住宿和餐飲業的貢獻最低。面板回歸模型顯示,稅收收入貢獻最高的行業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低于稅收收入貢獻較低的行業。本文結合聚類和回歸分析結果,針對當前武威市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面板聚類;稅收收入貢獻;經濟增長
一、引言
隨著《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我國開啟了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改革總體方案指出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優化稅制結構、完善稅收功能、穩定宏觀稅負、推進依法治稅,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充分發揮稅收籌集財政收入、調節分配、促進結構優化的作用。在積極推進財稅體制改革進程中,地方政府應積極發揮建設者的作用,深入分析當前財稅體制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當地的財稅體制改革提供依據。當前關于稅收收入分析的方式,主要集中在按稅種劃分的稅收收入分析上,缺乏按行業劃分的稅收收入分析。本文將國庫收入分析的方式由稅種收入分析方式向行業稅收收入分析方式進行轉變,豐富稅收收入分析方法,以甘肅省武威市為例,對比分析不同行業的稅收收入貢獻及稅收收入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二、實證分析
(一)指標選取
本文使用了武威市2009-2014年按行業劃分的稅收收入和經濟數據,具體包括:各行業稅收收入、各行業GDP和各行業固定資產折舊值。根據以上三個指標,計算得出各行業的宏觀稅負、邊際稅負、稅收增額貢獻率、資產稅收貢獻率和稅收協調系數等5項指標,用于對各行業稅收收入貢獻進行評價,5項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1、宏觀稅負:hgsf =R /GDP
其中R 表示i行業第t年的稅收收入(包括國稅和地稅,下同),GDP 代表i行業第t年的生產總值(下同)。宏觀稅負水平對于以財力保證政府履職、發揮稅收經濟杠桿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將其引入稅收收入貢獻評價體系。
2、邊際稅負:bjsf =(R -R )/(GDP -GDP )
宏觀稅負反映的是平均每單位稅基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而邊際稅負反映的是最后一單位稅基所承擔的稅收數額,能夠從側面反映稅收收入貢獻大小,同時也是計算稅收痛苦指數的重要指標。
3、稅收增額貢獻率:ssze =(R -R )/(R -R )
其中,R 表示第t年全部行業總的稅收收入。
4、資產稅收貢獻率:zcss =R /A
其中A 表示i行業第t年固定資產折舊值。2005年國家稅務總局首次使用資產稅收貢獻率對各行業的納稅情況進行評價,其計算的資產稅收貢獻率為行業納稅額與行業資產總額比值,由于行業資產總額數據無法獲得,本文用固定資產折舊值代替。
5、稅收協調系數:ssxt =(R /R )/(GDP /GDP )
其中GDP 表示第t年全行業生產總值。
(二)面板數據聚類
本文依據統計年鑒的行業劃分標準,將國民經濟行業劃分為工業、建筑業、住宿和餐飲業等15個行業。為對比各行業的稅收收入貢獻,利用15個行業2009-2014年稅收收入、GDP和固定資產折舊值三個指標計算得到各行業的宏觀稅負、邊際稅負、稅收增額貢獻率、資產稅收貢獻率和稅收協調系數等進行判斷。為簡化分析,本文采用面板聚類方法對各行業進行聚類,聚類使用的面板數據以15個行業為樣本,指標數為5,指標時間跨度為5年。為充分利用面板數據的信息,使用全時絕對量、全時增長速度和全時變異系數的加權平均值定義樣本間距離。
1、全時絕對量距離:d =( (x -x ) )
2、全時增長速度距離:d =( ( - ) )
其中,△x =x -x ,△x =x -x
3、全時變異系數距離:d =( ( - ) )
其中 = x ,s = (x -x ) ,d =α d +β d +γ d ,分別代表t時期第i個個體m個指標的均值和標準差。
4、綜合距離:d =α d +β d +γ d
其中α、β、γ分別表示3種距離的權重,綜合距離是三種距離的加權平均,本文選擇三種距離的權重相同都為三分之一。類間距離的計算采用最大距離法,利用SAS軟件編程得到面板聚類的樹狀圖如圖1所示。
通過聚類樹狀圖可以看出,15個行業可以聚成四類。其中,第一類:工業、住宿和餐飲業;第二類: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教育、衛生、公共管理、其他行業、文化、金融業、信息傳輸;第三類:租賃、居民服務業;第四類:房地產行業。
表1和圖2的結果都清楚地顯示,從整體來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5項稅收貢獻指標幾乎都最大;其次是房地產行業;工業、住宿和餐飲業的稅收貢獻最小。從分項來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的稅收增額貢獻率最低,為0.027,說明其對全部行業總稅收的增長貢獻最低;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的資產稅收貢獻率最低,說明這些行業每消耗一單位的資產,所提供的稅收收入最小,即其資源配置效率最低;工業、住宿和餐飲業的宏觀稅負水平最低,只有8.2%,遠低于租賃、居民服務和房地產行業的宏觀稅負水平。各行業稅收收入貢獻的巨大差距,突出反映了武威市行業發展的不一致和不協調問題。
(三)面板數據回歸
在分析行業稅收貢獻率基礎之上,探討稅收收入與GDP的關系。由于按行業劃分的稅收收入和GDP都為面板數據,因此本文采用面板回歸模型分析各行業稅收收入與GDP的關系,以行業GDP為被解釋變量,以行業稅收收入為解釋變量。
建立面板數據回歸模型首先要檢驗回歸模型的截距項和回歸系數是否在所有橫截面個體上和時間上都是常數,通常使用的是通過構造F統計量檢驗,一般檢驗以下兩個假設:
假設1:系數在不同的橫截面個體上都相同,但截距不同。
假設2:系數和截距在不同的橫截面個體上都相同。
首先檢驗假設2,如果接受假設2,則檢驗停止,選取固定系數和固定截距項模型;如果拒絕假設2,則檢驗假設1,判斷系數是否固定,如果拒絕假設1,則建立變系數和變截距項模型:
對聚類結果中的第一、二和三類(第四類只包含房地產行業一組數據,無法建立面板回歸模型)行業數據進行F檢驗,通常使用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中的約束回歸檢驗,可以實現上述檢驗,F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表2可知,在0.05顯著性水平下,對于第一類面板數據,建立固定系數和固定截距項模型;第二類面板數據,建立變系數和變截距項面板模型;第三類面板數據,建立固定系數和固定截距項模型。為對比分析各行業稅收對GDP的促進作用,特將各行業GDP關于稅收收入回歸系數提取出來,結果如表3所示(剔除不顯著的行業數據)。
通過表3可以看出,稅收收入貢獻最高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回歸系數為3.916,即這些行業稅收收入每增加1萬元,其行業GDP增加3.916萬元;而稅收貢獻最低的工業、住宿和餐飲業的回歸系數為15.559,幾乎為前者的4倍;同樣的,聚類結果為第二類的行業稅收收入貢獻低于第三類的,但第二類行業的回歸系數除了建筑業略低于第三類行業外,其他行業回歸系數都顯著高于第三類行業。由此可見,行業GDP關于行業稅收收入的回歸系數與行業稅收收入貢獻大小不呈正比例關系,高貢獻的行業稅收對GDP的促進作用不一定大,低貢獻的行業稅收對GDP的促進作用也不一定低。
三、結論
2009年,武威市各行業稅收收入總額93394萬元,2014年達到298717萬元,增長了將近2.2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6.2%,同時期GDP增長了1.11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2.5%;分行業來看,15個行業中共有9個行業的年均增長速度大于行業GDP的年均增長速度。稅收增長幅度較大是為了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但稅收增長長時間高于GDP增長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同時,某些行業的稅負水平顯著高于其他行業,行業稅負水平差距較大,這些都是當前武威市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穩步推進“營改增”計劃,減輕企業稅負
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從2012年試點到2015年底,全國“營改增”已經累計減稅5000多億元。武威市應借助當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勢頭,穩步推進“營改增”計劃,進一步較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負;在全面推進“營改增”計劃的同時,也要適度調整增值稅分享比例,以此促進地區發展優勢產業。
(二)積極優化稅制結構,平衡行業稅負水平
實證分析表明,租賃、居民服務業的宏觀稅負水平遠高于其他行業,稅負水平過高,會削弱行業經營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從而削減了稅基,使得稅收收入減少。稅收政策是政府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應發揮調節行業發展的積極作用,適時調整增稅行業與減稅行業,對稅負水平過高和過低行業,要結合稅收中性原則,優化稅制結構,保持稅負在合理水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證各行業能夠穩定、協調發展。
(三)主動調整財稅政策,扶持行業健康發展
行業GDP關于行業稅收收入的回歸系數與行業稅收收入貢獻大小不呈正比例關系,高貢獻的行業稅收對GDP增長的促進作用小于低貢獻的行業,這說明當前武威市的行業稅收制度未充分發揮調節經濟增長的作用。為緩解稅收收入貢獻大小與促進經濟增長大小不一致的局面,一方面,稅務部門應對某些行業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另一方面,相關財政部門也應加大對某些行業特別是高稅收貢獻行業的財政支持力度,扶持其健康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姜超. 多指標面板數據聚類的SAS實現[J]. 經濟研究導刊, 2013(26): 255-258.
[2]王喬. 中國流通業稅收貢獻的實證分析[J]. 經濟評論, 2011(1): 105-115.
[3]鄭兵云. 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及其應用[J]: 數理統計與管理, 2008(2): 265-270.
[4]朱建平. 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及其應用[J]: 統計研究, 2007(4): 11-14.
[5]陳艷伍, 聚類分析模型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D]: [碩士學位論文]. 武漢: 湖北大學, 2013.
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Revenue and GD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x Revenue Contribution
——A Case of Wuwei City in Gansu Province
Research Group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clustering mode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ze of the tax revenue contribution according to industry division of Wuwei c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15 industrial sectors of national econom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tax revenue contribution. The tax revenue contribution of leasing, business, residents and other services is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The contribution of industry,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industry is lowest. Panel regression model shows that the promo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by the industries which have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of tax revenue is lower than the industries which have the lowest contribution. Based on the result of cluster and regression model,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ax policy of Wuwei city.
Key words:panel cluster; tax revenue contribution; economic growth
責任編輯、校對:續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