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虹
【摘 要】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對于提升學生的的語文素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外閱讀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深入開展課外閱讀,筆者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展親子閱讀、加強方法指導三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低年級;課外閱讀;策略
修訂后的《語文課程標準》在課外閱讀總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低年級段就明確提出“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如果沒有強烈的閱讀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學生在第一學段中無法完成“艱巨”的任務。教師如何讓學生對閱讀情有獨鐘,談起書來眉飛色舞呢?筆者嘗試了一些閱讀指導方法,能夠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產生一定影響:
一、激發閱讀興趣
傳說以色列民族為了激發孩子熱愛圖書,在書本上涂上了甜甜的蜂蜜,以此舉來吸引孩子愛上讀書。同樣的道理,教師也需要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只有善于營造閱讀的濃厚氛圍,學生才有可能被書所吸引,想去讀書中的有趣故事,想去領略書中的風景。有了初次閱讀體驗到的樂趣,學生才會趁勢而上,走進閱讀之門。
1.誘讀法
幾乎每一個小朋友都喜歡聽大人講故事,故事書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最有誘惑力。學生都喜歡新奇的事物,如果教師能給學生讀貼近學生生活、又新鮮有趣的故事書,學生大多聽得津津有味。如果能夠每天閱讀一定數量的故事,學生很快就會產生閱讀期待,期待教師讀故事,期待故事的下文。
筆者曾給二年級的學生讀繪本《兔子蹦蹦和青蛙跳跳》系列,每一本故事都有相同的結構,讀到相同章節時,筆者停下閱讀先出示繪本的畫面。這時學生會停下耳朵,用眼睛去“閱讀”畫面。如此,教師成功地把學生領進了閱讀之門,學生會非常期待老師讀下面的故事。
2.賽讀法
為了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需要“耍一些花招”來不斷加強學生閱讀的持久性、積極性、競爭性,設立一整套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向著目標去努力,爭做一個讀書人。
教師可以開展正常化的閱讀比賽:“讀書之星”可以用來獎勵讀書多的人;師生同讀一本書,舉行所讀書的知識競賽;評出“讀書筆記之星”;將讀書感受發表到班級報紙上等等。教師通過各種可行的途徑、面向水平各異的全體學生設置獎勵措施,用來賽讀法調動、督促學生把對閱讀的興趣持續下去,無限伸展學生讀書的喜悅。
3.匯報法
讀書不光是埋頭苦讀,教師要給低年級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讀書成果的舞臺。教師可以在課上的前三分鐘留給學生展示課外讀書成果:或講述故事的一個場景,或暢談讀書體會,或讀后反思,或唱或演,或說或論。此外,低年級語文教師還可以采用“讀寫繪”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圖畫和寫話來展示閱讀一本書的體會和收獲。實踐證明,教師要經常性地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展示活動,才能持久地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二、開展親子共讀
學生在校學習的空隙時間很少,因此課外閱讀大多需要在家完成。所以,家長是否能與子共讀也決定著學生能否讀得更深,讓閱讀走得更遠。
親子閱讀是我校開展得比較好的活動,父母和孩子共度讀書的美好時光:父母讀、聽孩子讀、一起讀一本書等。親子閱讀,讓孩子在學校培養出來的良好讀書習慣延伸下去。
在我的班上,每個小學生都有一本《閱讀存折》,我們通過親子共讀一本書,把家長卷入進來,和孩子一起感受閱讀和成長的快樂。我們每天的家庭作業有個一個雷打不動的,就是每天親子共讀半個小時以上,并且要在《閱讀存折》上由家長記錄兒童在家讀書的書名、作者、好詞妙句、體會等。
《閱讀存折》記載著兒童的閱讀史和成長史,這是我們班級和評選“閱讀之星”的重要依據,也是推動親子閱讀有效深入開展的一個有效抓手。
三、加強方法指導
在語文課上,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要有意識結合課堂教學,加強閱讀方法的細致指導,逐步向低年級段學生滲透一些可行的讀書訣竅,鞏固強化讀書成果。
1.精讀
在閱讀的起始階段,教師要引領學生反復讀通、讀順一些經典文學作品,比如繪本、童話、故事等。要求學生了解大概,理解到位。這是讀書的最基本的要求,這個方法應該來自語文教師在閱讀課上的認真而細致的指導。在閱讀教學中,教學要認真指導學生把書讀好,正確、流利地讀好課文,力求有感情地朗讀,用聲音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在引導學生把書讀好書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在閱讀課上相機進行相關閱讀策略的指導,比如整體把握文本的閱讀能力,讀完一篇課文,要引導學生用完整、簡潔、通順的語言概括文本的主要內容。再比如,對于生詞的理解,教師也要在閱讀課中教給學生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這樣孩子們才有可能在課外閱讀中舉一反三、遷移運用。
2.瀏覽
學生也需要學會有選擇地閱讀書籍。雖然瀏覽是第三學段的要求,但我們可以在課外閱讀中逐步滲透。比如,在書店選書就可以用這種閱讀方式。看看書目、作者、前言、后記等,就可以了解到文章信息。默讀便于思考,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鍛煉和培養學生的閱讀速度,這樣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品質,才有可能在書籍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3.記錄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邊讀邊寫也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如果閱讀只止步于言語表達或者腦海中的感覺,這樣的閱讀不夠深入、有效。如果讓學生在低年級段就讓養成讀書圈圈畫畫、寫寫記記,就能增強記憶、錘煉言語表達能力。
讀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助于幫助學生豐富閱讀積累,有助于學生提升語文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有了書的積淀,學生學習將會更有深度,更有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