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根
摘 要: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中國的會計國際趨同戰略具有深遠意義,有助于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獲得國際認可,同時能夠為企業的對外投資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有利于中國跨國公司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對海外業務進行有效管理,中國應積極推進會計國際化進程,提高制度性話語權,推進商業規則的制訂。
關鍵詞:一帶一路;會計國際趨同;制度性話語權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中國成為世界經濟舞臺上的主角。“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倡導的嶄新的全球化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過程也是中國跨國公司大發展的時代機遇,“一帶一路”成為國內學術研究的重點和熱點。本文從會計提出中國會計國際趨同戰略。
一、會計國際趨同戰略的深遠意義
會計是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會計規制是重要的商業規則。財務信息是企業對國內外經營活動、投融資活動、并購決策過程中最重要的依據。近年來,國際會計準則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特別是全球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關于中國會計國際化與財務戰略的研究,不僅能夠為企業的對外投資提供有力的支持,而且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制度性話語權、書寫商業規則的一個重要舉措。
二、會計國際趨同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有利于中國跨國公司對海外業務進行有效管理
隨著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企業國際經營活動超出了原先的國際貿易的范疇,一批跨國公司應運而生。中國新生的跨國公司與西方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有相同的特征,在對象國設立眾多子公司和分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經營活動和資產配置,進行更為復雜的跨國生產、采購、倉儲、銷售、并購活動。中國跨國公司需要通過一套完善的會計與財務管理體系,從而對海外分公司、子公司進行有效控制。中國跨國公司的海外資產控制,需要在一套國際化會計架構下運行。財務信息有助于中國跨國公司進行國際投融資決策、資產配置和并購活動。“一帶一路”沿線的東道國也通過會計與財務制度對中國企業進行監管。同時,在更加復雜多樣的環境下進行跨國經營,一方面需要中國跨國公司提高會計和財務水平。
2.有利于中國跨國公司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
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融資需求,使中國的會計國際化成為配合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戰略。通過會計國際化戰略,中國企業得以提高財務信息的可比性,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在投資對象國的資本市場和國際資本市場獲得融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及絲路基金的建立、中國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等因素,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有力支撐,但是,中國企業的海外活動依然可能受制于資金瓶頸,遇到資金困難。由于海外項目合同金額一般都較大,于是要求企業拓寬資金渠道,加速資金在境內外的周轉。
3.有助于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獲得國際認可
從政府層面看,中國在不斷完善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也一直在努力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國際認同。然而,一些傳統市場經濟國家以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為由,對中國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使中國企業蒙受損失。因此,中國財政部門、會計職業團體、會計學術界研究探討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通過會計國際化和國際財務戰略,提高會計規則的相互認同,避免一些國家找到反傾銷的借口。在確立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方面,會計可以而且應該發揮更大作用。
4.有利于中國企業融入當地經濟活動
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會計制度看,這些國家中大多數已經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但同時保留本國的會計準則與之并行。中國也于2006年實施新會計準則,吸收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內涵,并與歐盟簽署了會計準則相互認可協定。然而,中國目前與大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尚未簽署會計準則相互認可協定,使中國企業不利于中國企業進入當地資本市場,也不利于中國企業在當地的經營、并購等活動。
三、實施會計國際趨同戰略的政策建議
1.重視規制制訂,提高制度性話語權
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大和進一步開放式發展,中國應積極推進會計的國際化進程,提高制度性話語權,推進商業的制訂,全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進程,主動參與國際經濟組織的頂層設計。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則是中國全球經濟治理參與程度的重要標志。
2.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訂
中國應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中國通過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受托人、理事會等機構,更為積極地參與國際準則的制定。中國應立足于本國的實際情況,積極穩妥推進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積極參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各層面事務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制定工作,不斷提高中國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制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3.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提高跨國公司的財務信息質量,推動國際會計中介機構的發展
政府應引導參與“一帶一路”的中國跨國公司按照國際會計準則要求,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提高中國跨國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中國企業應建立一套符合市場經濟地位的會計賬簿體系,符合國際認可的會計準則的要求,并提供獨立的審計,以反映該企業的真實生產成本、財務狀況和市場經濟關系,表明中國企業的完全市場經濟主體性質。政府應鼓勵本國會計中介服務機構開展跨境服務,規范會計師事務所跨境執業行為,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企業、中國資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指導支持會計師事務所構建國際會計與審計服務網絡,參與國際競爭,重點扶持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創建民族品牌。
參考文獻:
[1]汪耀翔等.歐盟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戰略及等效機制研究[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
[2]李宗彥.會計準則等效--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新路徑[J].財會月刊,2009(10).
[3]宋慧悅,胡本源,郭芮佳.適應“一帶一路”發展的會計準則等效機制研究[J].會計之友,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