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縣編辦
為有效解決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過程中企業、群眾辦事渠道不暢等“中梗阻”問題,轉變窗口工作人員工作作風、增強服務能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近日,高青縣組織開展了“百企千人大調查”活動。通過對近百家企業進行上門調研,了解企業對窗口工作人員服務態度、辦事效率的評價和企業所遇到的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及時幫助企業出主意、想辦法,為項目順利落地、茁壯發展保駕護航。
轉變服務理念——從“企業跟著手續走”到“政府領著企業跑”
在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保姆式”服務,發揚“店小二”精神,實行一線工作法,按照“高效率運行、高質量服務、高水平管理”的總體定位,以“部門圍著中心轉、中心圍著窗口轉、窗口圍著企業轉”的理念優化設置,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投資環境,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得到進一步激發,企業受益明顯。2016年1-8月份,全縣新增企業613家,同比增長41.24%;農專社781家,同比增長888.61%;個體工商戶1691家,同比增長62.75%。
及時了解項目手續辦理進度,實行每周一通報、每月一分析制度,開展全程聯審代辦、保姆式服務,確保項目手續高效辦理。制定了《模塊化審批實施方案》、《聯合驗收實施辦法》,建設項目審批過程分解為項目立項、用地審批、規劃報建、施工許可、竣工驗收5個模塊,全部材料按照“一門受理、聯審聯批、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模式在本模塊所有部門之間按既定流程運行,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76個工作日壓縮到28個工作日,壓縮幅度達85%,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減輕了企業負擔。聯審辦根據各個窗口申請資料、承諾時限、前置許可、是否收費及所需中介資料的不同要求,將審批方案分為18類,編制了統一的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和明白紙。年初以來,共為30個市重點項目和65個縣重點項目代辦各類審批手續348項,節省審批時間5700多個工作日,平均為每個項目節約60多個工作日。
創新審批模式——建設項目實施“三個一”辦理模式
所謂“三個一”指的是“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一張網通辦”。在政務服務中心開辟建設項目綠色通道,設立聯合審批窗口,企業到聯合審批窗口提交材料后,無需再到其他窗口辦理手續,審批結果即可通過聯審窗口反饋給企業,真正做到了“一口進、一口出”。
“行政審批專用章放在了窗口,由首席代表統一保管,專門辦理行政審批事項,單位行政公章一律不再用于辦理審批事項。”住建局窗口負責人說。“現在,我們窗口對規劃告知、招投標備案等即辦件可以當場辦結,對規劃方案、圖紙審查等需要召開協調會研究確定的事項,由窗口首席代表負責聯系督辦,在承諾時間內辦結,所有的費用在財政局窗口一次性收取,實現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收費。”這種審批模式,被窗口工作人員形象地稱為“前臺守、后臺走”。
增強發展優勢——打造“三最”城市,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精簡審批事項,做到“審批事項最少”。按照“能減就減、能放就放、能轉就轉”的原則,通過取消、下放、凍結等方式,進行全面清理規范,將32個部門的189項精簡到27個部門的61項,精簡率達71%;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許可事項。編制公開“三最”城市指標體系,公布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政府部門責任清單、行政權力清單、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項目清單“五張清單”。二是壓縮審批時限,做到“行政效能最高”。目前,61項審批事項平均承諾時限僅為法定時限的17.89%,90%的服務事項做到了即時辦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把“互聯網+”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結合起來,在9個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開通淄博市行政審批專網,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實現省市縣鎮四級縱向聯動。三是降低收費標準,做到“行政成本最低”。縣財政、物價部門對行政審批收費項目和依據逐一進行審核,收費項目由原來11個部門的43項清理為4個部門的9項,收費項目有區間的,一律按下限執行。截至目前,已為企業和群眾節約各項費用500余萬元。□E:CWK
關鍵詞:行政審批 職能轉變 服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