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學國
摘要 冀北地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生產的粘玉米不但營養豐富,且甜、粘度適中、口感好,在市場上深受歡迎。著重論述了該地區在粘玉米生產過程中影響其品質的因素,并提出了應對措施,以期為更好地提高粘玉米的品質提供參考。
關鍵詞 粘玉米;品質;影響因素;應對措施;冀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040-02
粘玉米是我國從西北部玉米種植中所提取出來的變異,外形與普通玉米相似,但養分含量是普通玉米的5~10倍,并且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鐵、鋅、硒和多種維生素,長期食用能夠降低血壓,軟化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增強人的記憶力;改善新陳代謝作用,調節神經,使皮膚變的光滑細膩,延緩人體衰老。粘玉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但以遼寧、吉林、京津冀地區以及長江上游地區為主,而冀北地區因具有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獨特氣候條件,有利于糖的轉化和積累,所以這里生產的粘玉米不僅口感好且品質優,更加受市場的歡迎,然而近幾年隨著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在該區域種植面積的逐年提高,目前生產上側重了產量的管理,而忽視了對品質的追求,導致冀北地區的粘玉米失去了獨特的的優良品質,直接降低了經濟收益。
1 影響粘玉米品質的主要因素
1.1 遺傳對粘玉米的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
遺傳基因決定著粘玉米的品質,其本身具備的特性是先天因素,在不受外部條件影響的條件下,其他因素很難改變其本身固有的品質性狀。
1.2 環境因素能改變甜玉米的品質
1.2.1 溫度對粘玉米品質的影響。粘玉米是喜溫的作物。不同生育時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在土壤、水、氣溫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玉米種子在10 ℃能正常發芽,在24 ℃發芽最快。拔節溫度為18~25 ℃,最適溫度為20 ℃。開花期是玉米一生中對溫度要求最高,反應最敏感的時期,最適溫度為25~28 ℃。當溫度升高時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光合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葉綠體結構被破壞,氣孔關閉,光合作用減弱,呼吸作用增強,使干物質積累下降。高溫使粘玉米生育進程中生育階段縮短,雌穗分化時間縮短,雌穗小花分化數量減少,果穗變小,灌漿時間縮短,品質降低,當溫度持續高于35 ℃,開花散粉受阻,雄穗分支變小,數量減少,花粉活力降低,當氣溫高于38 ℃時,雄穗不能開花,雌穗各部分分化異常,吐絲困難,延緩雌穗吐絲,造成雌雄不協調,授粉結實不良,即人們常說的豁牙子,或禿尖、禿尾且籽粒瘦癟。因此,當花粉期遇低于16 ℃時,會影響淀粉酶活性,養分合成、轉移減慢,灌漿速度下降,干物質積累減少,成熟延遲,皮變厚,甜度變低,粒重降低,減產。
1.2.2 光照對粘玉米品質的影響。由于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基礎,而粘玉米又屬于短日照作物,喜光,全生育期都要求有充足的光照。粘玉米開花后適宜的光照是改善玉米營養品質的關鍵,光照充足時有機物質在體內移動得快,有利于糖、蛋白質、氨基酸、賴氨酸養分含量的提高;粘玉米的光補償點較低,故不耐陰。粘玉米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經常遭遇連續的陰雨低溫或伏天高溫、光照不足等天氣,都會直接影響光合作用;在揚花授粉期一旦遇到低溫寡照天氣,將會影響雄穗散粉、雌穗授粉或授粉后被雨水沖刷不能形成有效的受精,使玉米不能結實籽粒。
1.2.3 水對粘玉米的影響。粘玉米的品質形成期恰好是它生長發育的旺盛期,需水量大,耗水多,從拔節至抽雄需水劇增,抽雄至灌漿需水達到高峰,從開花前8~10 d開始,30 d內的耗水量約占總耗水量的50%。可見該期間土壤中水分對粘玉米開花、授粉和籽粒形成的重要性。如果此時遭遇干旱將造成花粉死亡、花絲干枯、雌穗不能授粉,同時干旱或漬水,都會降低蛋白質的含量。
1.3 栽培管理過程對粘玉米的影響
1.3.1 施肥對粘玉米品質的影響。氮肥能增加玉米中蛋白質的含量;磷肥能促進粘玉米早熟,籽粒飽滿;鉀肥能促進淀粉及糖的形成。在粘玉米生長過程中,玉米的養分一部分由營養器官轉移而來,一部分是生育后期從土壤和肥料中攝取的養分在葉片等綠色部分制造的,從土壤中攝取的占2/3,從當季肥料中攝取的只占1/3。以氮素為例,57%由營養器官轉移而來,40%左右來自土壤和肥料。
1.3.2 病蟲害對粘玉米品質的影響。因粘玉米的秸稈和果穗養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所以更容易遭受各種病蟲害危害。冀北地區粘玉米的主要病害為病毒病和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主要發生在幼苗時期,在3葉1心至大喇叭口期,病毒病造成植株不結實或在雄穗上結成很小的雌穗,完全失去商品品質;大斑病、小斑病多發生在吐穗初期和授粉時期,不僅造成籽粒不飽滿,營養價值低,嚴重時將造成顆粒無收的絕產現象。冀北地區粘玉米的蟲害和普通玉米一樣主要是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地上害蟲以粘蟲和玉米螟為主,地下害蟲主要咬噬玉米的根部,使幼苗死亡,直接造成減產;玉米螟除與粘蟲一樣咬食植株葉片外,還會鉆在秸稈中進行危害,致使玉米植株折斷,以生長在雌穗中的玉米螟啃食玉米籽粒,直接影響玉米的品質,使其失去商業價值。
1.3.3 玉米分蘗(出杈子)對玉米品質的影響。分蘗是指粘玉米在苗期至拔節階段從植株底部長出分支(杈子)。分支遮光并和主支爭奪養分,最終形成無效果穗,即使能夠結實也多是在頂部形成一個小果穗,而且非常容易受到病蟲的侵害,嚴重影響對主枝的營養供給,光利用率低,光合作用差。
1.3.4 異株花粉傳播授粉降低品質。粘玉米和非粘玉米種植時沒有隔離,造成因品種性狀不同的雜交,使粘玉米的本身特性降低;色澤不同的玉米還會造成花粒。
1.3.5 收獲時間不當影響粘玉米的品質。粘玉米的收獲分為鮮玉米收獲和成熟玉米收獲,鮮玉米收獲主要是用于煮、烤或做菜,過早和過晚都會影響口感,過早蛋白質、賴氨酸、可溶性糖的總含量降低,過晚失去鮮、嫩、甜口感且籽粒皮厚;籽粒成熟收獲玉米,如果過早不但會影響產量,而且蛋白質和脂肪不能達到最大化積累,籽粒不飽滿,光澤度差,直接影響商品品質。
2 應對措施
2.1 選擇優質玉米種子是解決因遺傳基因導致品質下降的關鍵
作物的本身特性決定著其品質的優劣,粘玉米也不例外,因此在選種上應該注意選擇結實飽滿無禿尖、籽粒較大皮薄無渣、有適度甜味、光滑細膩、口感較佳、抗病性強、植株較矮、產量高、品質優良的品種,京科200、先鋒粘玉米系列以及白糯301等在冀北地區表現都比較好。
2.2 根據環境因素采取的相應措施
2.2.1 溫度。根據粘玉米生長期對溫度的需求,結合冀北地區當地的溫度,在種植上以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和適時澆水降溫,提高大氣相對濕度,保證授粉、受精、籽粒的形成。春播一般選擇時間上以4月中旬至5月中旬為宜,選擇有效積溫2 400~2 600 ℃的品種為宜。播種時間宜早不宜遲,以避免暑期高溫帶來的不良影響,當地溫穩定在10 ℃時,就可播種;在生長期和生育期,有灌溉條件的可結合當地氣溫進行灌溉,以達到防干旱和降溫的效果。
2.2.2 光照的控制。根據粘玉米對光的需求和其本身生長特性,選擇留苗一定要合理,因此要求適宜的密度,要播全苗、留勻苗、定壯苗,否則,光照不足、大苗遮蔭小苗和弱苗,造成鮮玉米穗大小不一和玉米穗突尖子,養分含量低等。高稈、大穗品種宜稀植;矮稈小穗緊湊宜密植,這樣可以確保果穗大小一致。一般矮稈、葉片上沖,雄穗較小,葉片功能期長的品種具有較好的耐陰性。
2.2.3 合理灌溉和排澇。冀北地區4—5月降雨量少,6—7月降雨量較多,8月下旬開始降雨量又減少,總降水量基本能滿足粘玉米需水量,但旱澇變化不定、分布不均勻。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灌水和排水。當水分不足、葉片卷曲、近期又無雨時,應立即進行澆水灌溉。當雨水過多,田間積水,應及時排澇,防止根系窒息死株[1]。
2.3 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制度
2.3.1 根據環境和粘玉米的本身生長特性科學施肥。施肥既要考慮粘玉米自身生長發育特性和需肥規律,又要注意地力條件及肥料本身的性質,做到合理用肥。粘玉米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肥科學配比,均衡施肥,既要滿足粘玉米生長的需要,又要防止徒長,既要確保株壯、穗大、粒重、高產不倒,又要保障口感好,營養價值高。一般以施N 195~240 kg/hm2、P2O5 150~180 kg/hm2、K2O 240~300 kg/hm2為參考施肥量,依據不同的地塊肥力狀況進行調節配比施肥[2]。
2.3.2 科學防治病蟲害,保證粘玉米的品質。粘玉米因為主要以鮮穗收獲為主,直接食用,因此要嚴格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最好采用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如果必須用農藥,應該嚴格遵守高效、低毒的原則,并且在收獲期堅決杜絕使用農藥。管理上采取清除田間雜草,秋收后及時清理玉米秸稈等植物殘茬,并且做好秋翻來預防,尤其是往年發生過病害的地塊,清理秸稈和殘茬以及地內和地邊的雜草是預防病毒病、大斑病、小斑病及其他病蟲害的有效手段[3]。
病毒病多為蚜蟲傳播,因此可用5%菌毒清1 500 mL/hm2與10%吡蟲啉450 g/hm2混合噴霧,或用40%羥烯嗎啉胍2.25 kg/hm2與20%氰戊菊酯600 mL/hm2混合噴霧治療;大斑病、小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治療,每7 d噴霧1次,連續噴2~3 d。
玉米螟和粘蟲的防治可采用黑光燈誘殺其成蟲;用人工釋放赤眼蜂來殺滅玉米螟卵。在大喇叭口期發生玉米螟和粘蟲,可用辛硫磷顆粒防治,每株向喇叭口內投放2~3粒,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噴霧防治。
2.3.3 分蘗的處理。發現杈子要及時掰下,掰杈子宜早不宜遲,防止出杈子的最好途徑就是選擇不易出杈子的品種,且根據地塊的肥力不要過多施底肥,避免土壤營養過剩。
2.3.4 避免不同品種的雜交。粘玉米適合連片種植,但要做好隔離種植,沒有自然隔離帶的,隔離區在300 m內不同期播種其他玉米,或種植其他高桿作物進行隔離,以避免粘玉米和非粘玉米雜交授粉[4]。
2.3.5 選擇合理的時間進行收獲。鮮玉米以灌滿漿不定漿,撕開雌穗的外皮,以用手指按壓籽粒能按動并附有彈性時收獲為宜;成熟玉米收獲以雌穗外皮變白并且包裹程度松散,玉米的籽粒基部剝離層組織變黑,籽粒乳線消失為最佳收獲季節。
3 結語
綜上所述,影響粘玉米品質的因素比較多,其本身特性以及種植環境和田間管理都能影響其品質,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作為冀北地區的不同區域在環境、氣候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在客觀上都會給其品質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要想更好地提高粘玉米的品質,不能死板教條,照搬任何技術資料,而應該根據其自身習性和當地環境因地制宜,科學管理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粘玉米。
4 參考文獻
[1] 李少昆.玉米抗逆減災栽培[M].1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2] 王仁杰,戴志鋮,金益.不同施肥方式對墾粘1號玉米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現代化農業,2012(3):17-19.
[3] 袁洪新,姜文國,侯煥軍,等.粘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c版,2011(11):134-135.
[4] 高宏偉.優質粘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