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和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非公企業文化(以下簡稱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生產經營和管理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員工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趨向。它對于振興非公企業、復興中華民族、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筆者認為,建設非公企業文化是一項利在當前、功在長遠的偉業,不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可行。
關鍵詞 企業文化 建設 必要性 可行性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產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領導多次強調,要將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軟實力”建設范疇大力推進。當前,正處在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關鍵期;推進和加強非公企業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一項十分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基于這種認識,思齊教育集團自創辦以來一直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從思齊教育集團的實際情況看,企業員工平均年齡不到26歲,他(她)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型,如果沒有先進的企業文化引導,很容易走偏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員工閱歷不多,經驗不足,很難抵御社會的誘惑。記得2012年,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長沙的一些培訓學校亂招生,亂辦班現象嚴重;看到這種情況,我們有些同志亦主張先撈一把再說;我敏銳地認識到,這是一種自毀前程、自斷生路的愚蠢做法。我不是追風趕潮,而是主動請求政府出面整頓辦學秩序,并在市政府召開的民辦教育工作會上,向全市民辦學校發出了誠信辦學的倡議書。之后我們又不斷完善充實企業文化內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思齊九章”,它包括文化之魂、使命、愿景、價值觀、價值主張、人力資源、組織、經營、品牌等9個方面。對于思齊教育集團來說,“思齊九章”不僅僅是思齊的“魂”,更是思齊的“夢想藍圖”,不僅僅是思齊的“臉面”,更是思齊的“脊梁”,不僅僅是思齊的宣傳口號,更是思齊的行動指南。在“思齊九章”的引導下,思齊連續五年獲得經濟倍增的效益,還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受到省、市、區黨和政府、社會有關部門、有關人士一致好評。
企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企業文化源于社會思潮,近現代中國的社會思潮經歷過三次大的變遷:一是新民主義勝利后的儒家思想;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的馬克思主義;三是改革開放后流入的西方思想。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非公企業文化建設的必然之作、特色所在。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究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作為非公企業的思齊教育集團,在民辦教育機構中率先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這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就是“思齊九章”。“思齊九章”脫胎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精髓的現代化、教育產業化。從社會發展規律與發展趨勢看,我們不能將中國的未來嫁接在西方文化的樹干上,而應該扎根在東方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的土壤中。
我們“思齊九章”從傳統文化中吸收了“良知”和“中和”這兩個重要概念,形成了“致良知”的文化理念和“致中和”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為“思齊九章”的文化雙核,由此搭建了思齊的企業文化框架,確保思齊教育集團能夠時刻行進在“致良知”的大道上。而以“思齊九章”為內核的思齊教育集團,也當仁不讓地肩負起了傳播傳統文化,復興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的精神依托。偉人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這精神至少涵蓋兩個方面,一是民族精神,二是時代精神,具體包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64字創業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青藏鐵路精神”“勤儉節約精神”“艱苦奮斗精神”“開拓進取精神”,如此等等,不一而舉;可謂不同時代、不同環境、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精神。但無論在何個時代、何種環境,中國共產黨提倡的精神始終是蓬勃向上、奮發作為的。為此,我們秉承黨的優良傳統,依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研究確立了思齊的企業文化,即“思齊九章”。
在企業文化中,我們確立了思齊“育人樂、創業樂、良知樂”的文化之魂;在企業文化中,我們表達了自己的信念追求,將“讓教育無憂”寫入集團的使命,矢志成為一家有成色、有分量的教育機構;在企業文化匯中,我們提煉了思齊“有頭腦、事上磨、萬物一”的核心價值觀和“致中和”的價值主張。通過建設與踐行企業文化,讓我們企業員工找到了精神依托;我們一腳站在市場、一腳依靠教育,以未來社會需要為導向,以孩子健康發展為根本,開發出走心有用有趣的教育產品,引導市場規范、市場需求,通過“讓教育無憂”,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國小康社會的實現做出自己的貢獻,并讓這一群有著共同夢想、一起拼搏努力的思齊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這與共產黨的精神要求和目標指向是完全一致的。
非公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它既需要各級黨政部門,有關部門的大力關心與支持,更需要企業和各個員工的積極參與。
首先要有優質契合的企業文化藍本。企業文化不是宣傳口號,宣傳標語,更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積,而是真真切切體現企業的特色,構建企業本身的夢想,反映企業員工的基本訴求和根本利益。
其次要企業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俗話說,窮有窮辦法,富有富辦法,領導重視就有辦法。企業文化可謂一把手工程,先要有自上而下的重視,才能有自下而上的發動。如果企業一把手不重視,或者沒有將它視為最重要的事情來抓,就必然會推進不力,最后流于形式。去年,我的大部分時間均在美國學習,但我“身在曹營心在漢”,心里總是將企業踐行“思齊九章”之事牽掛在心,我親自草擬行動方案,并打電話給有關人士,請他們抓建設和踐行企業文化的落實工作,學習中途,我曾回來兩次,亦不忘過問企業文化建設之事,并親自為中層干部,部分員工講課,還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幫助員工提高認識,增強其踐行企業文化的自覺性。
再次要緊密與黨建工作結合。企業文化建設與黨建工作的內容基本相同,目標大體一致,它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要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與價值主張,引導思齊人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學校自信,事業自信,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思齊文化的精神和價值,結合員工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據此,思齊教育集團黨委頒發了關于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和“價值主張”的系列活動行動方案,規定每個黨員與員工必須完成7個動作,一是開展一期主題宣傳;二是開好一次學習研修會;三是撰寫一篇學習心得;四是開展一次演講比賽;五是組織一次對標民主生活會;六是提交一篇自查自糾報告;七是進行一次先進評選;并將這7個動作分配到每個黨委委員,請他們抓學習監督工作,讓其各負其責,將企業文化建設落到了實處。
第四要廣泛宣傳發動。一是準備精美材料,包括每人一本的企業文化手冊《思齊九章》,朗朗上口的《思齊三字經》,走心動情的司歌《陪伴最美》,慷慨激昂的司賦《思齊賦》,極具文化特質的思齊日課、課件模板、電子文檔模板、九章徽章。二是黨委率先行動,為此,黨委頒發了《關于在全體黨員中率先培育和踐行思齊“核心價值觀”和“價值主張”系列活動行動方案》的通知;組織召開了學習思齊九章核心價值觀和價值主張的民主生活會;舉辦了“讀九章·更青春”演講比賽;發動了思齊人每人撰寫一篇《九章學習心得》和《自查自糾報告》;三是召開九章發布會,在集團的年會上隆重發布,讓全集團員工都認識“思齊九章”的真面目,并且感受到“思齊九章”對于公司的重要性。同時,通過三字經誦讀,陪伴最美的演唱,讓大家感受到“思齊九章”的鮮活。四是普遍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包括高層特殊培訓、中心組學習培訓、部門成員學習培訓、新員工入職培訓。五是利用各種平臺宣傳。一方面實行了公微宣傳,在公微群里設置了九章溯源、中心心語、九章小詞典、書籍推薦、九章大使、小明與靜靜、陽明小傳等欄目。另一方面,在思齊教育官網、思齊黨委先鋒網、思齊教育公共微信、思齊小書燈社區等多個平臺上,進行思齊九章宣傳,形成了多窗口、多陣地的立體平臺展示,讓大家全方位、多視覺地了解了思齊企業文化。六是保障工作運行的基本條件。企業文化建設與其他工作一樣,必須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作支撐!為此企業董事會與總裁辦共同研究,決定成立企業文化推進委員會,由董事長任會長,其它有關人士任會員,同時成立企業文化部,任命一位部長主抓企業文化建設,并確定兩名專職人員抓具體工作。為確保企業文化建設與推進順利進行,企業還特別撥付60萬專項資金。
企業文化的建設與推進是一個由虛到實的過程,虛是什么,實是什么,怎么由虛到實,這是一個研究課題,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投身到其中,才會有真切的感受。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深深感到,任何品牌都是企業文化的“外掛體”,如果沒有形成企業文化主流,企業的產品推廣就會受到限制。無論品牌還是產品,要想走出去,闖蕩國內市場乃至國際市場,沒有足夠的文化做支撐,參與競爭的難度就會很大,企業發展就會出現瓶頸。我們決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理念,深耕厚植思齊企業文化,力爭在貫穿結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在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上下功夫,將思齊企業文化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成為集團的群體意識和共同行動,為思齊再上新的臺階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