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教育在教育過程中起著陶冶情操、提高素養等作用,而音樂教育在藝術教育占有一定地位,音樂不僅可以培養審美情趣,還可以提高學生藝術文化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我國的藝術類院校教學中,選修課的門類較多,幾乎囊括了所有相關音樂的知識與技巧等等,但從本人長期的音樂教學實踐中發現,管弦樂是培養學生樂感、豐富樂理知識的最有效科目。
【關鍵詞】高等院校;藝術類學生;管弦樂;選修課
在當今的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中,一般采取專業知識為主,選修知識為輔的教學模式,藝術教學也如此,而且選修課的科目還在不斷增加,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大。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要學專業課以外的選修課呢?因在當代社會中,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于當前的藝術審美,所以在人們大幅度提高對藝術審美的要求,所以藝術類學生也要跟隨時代的腳步,那就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進一步,要求在其基礎上學習更多的樂器,來滿足自身需要,同時也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1 管弦樂選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隨著近幾年高等院校不斷擴招,想要實現大學夢,學生可以考藝術類這一途徑來實現。許多學生為通過藝術類考試報名參加藝術集訓班,這類學生在樂理知識和音樂素養方面較差。管弦樂選修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彈奏技能,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樂理知識和藝術修養,從而提高藝術類學生的整體水平。
(2)由于近些年高等院校的擴招,原有的音樂教師數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眾多的藝術類學生需求了。一些學校則會采取對教師擴招的方式,找一些基礎較差的音樂老師,然而這些教師的經驗不足、樂理知識不足,音樂素養也欠缺,這樣的教師的教學水平低下,在進行教學的活動中很難結合教學實際來對學生進行管弦樂的教學,使學生對于管弦樂選修課的學習興趣不高。
(3)在教學管弦樂選修課時,大部分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沒有可以動手的機會,而且有些教師教學管弦樂選修課的質量較差,常常只是管弦樂的欣賞,沒有實踐活動,這使學生在管弦樂選修課中收獲不大。
2 優化管弦樂的選修教學
2.1 培養學生的興趣
(1)學習管弦樂選修課之前,可以講一些有趣的音樂小故事來引出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展開聯想與想象。然后對管弦樂有了興趣,這個時候為引入管弦樂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可以根據管弦樂的發展,找一些相關的圖片或視頻來欣賞,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管弦樂興趣,同時也打開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3)教師上課時要幽默風趣,課堂上用幽默的笑話來吸引走神的同學,使他們在風趣的課堂中流連忘返,不再哈欠連天。這樣有利于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依然對此念念不忘。從而提高教學管弦樂選修課的課堂效率,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2 善用教學資源
由于我國高等院校的師資力量及其教學資源的不足,所以在設立選修課時要結合專業,設立管弦樂選修課,能有效的與專業進行銜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生的樂理知識框架的不足,有效利用教學資源的課程,將專業與選修有機結合,既有利于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知識,又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進行。
2.3 實踐教學
我國高等院校的音樂教學一般都是理論為主,然而相對于管弦樂這一門選修課來說,恰恰相反,管弦樂的學習要求學生注重實踐,要培養學生對樂器的操作能力。音樂的美麗,不僅在于聆聽的美感,更在于樂器的演奏。所以選修管弦樂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掌握樂器演奏技巧,從而對音樂有所把握。
2.4 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學生學習質量的決定性因素,高等院校認真對待音樂教師的選擇和培訓。教師的音樂綜合能力是會隨著經驗的積累而提升,所以在教師的選擇上,學校不光要看重教師的樂理知識素養,還要注重教師的經驗。在管弦樂選修課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將學生帶入作品感受管弦樂所表達出的情感,同時要給予學生一個廣闊的音樂空間,使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提高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樂感和提高學生的自由演奏的能力。
2.5 課堂信息化
在科技進步的今天,師生共同受到了信息科技的洗禮,同時藝術類教育教學方式也不斷改革,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相互結合是必然的。在今天,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制作課件來講解管弦樂,邊播放邊講解,有利于學生掌握管弦樂的知識。所以作為一名高等院校的音樂老師,不僅要有較高的音樂教學水平,還要掌握一定信息技術,這樣可以強化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提高管弦樂選修課的課堂教學成效,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3 總結
高等院校藝術類音樂教育選修課的設置,雖不是一個新興的課題,但是這個過程中需要音樂教育者的不斷努力去完善它。音樂這個領域,只有一門專業是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的,所以要開設管弦樂等相關選修課來輔助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能有效掌握樂理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管弦樂的選修教學可以豐富音樂知識結構,開拓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個人修養,對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效果顯而易見。使管弦樂選修課成為高等院校音樂素質化改革的精彩篇章。
參考文獻
[1]胡志平,黃鐘.新型民族管弦樂隊與中國傳統音樂資源——對民族管弦樂隊發展現狀的審視與思考[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01):71-77.
[2]周曉曼.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形成與發展初探[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2.
[3]李芒,李巖.“管弦樂課堂”教學理念的CSCL教學設計原理探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02):45-52.
[4]趙艷芳.從歷史深處走來——有關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發展的思考[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3(03):32-36.
[5]張劍.淺談高等院校藝術類學生中管弦樂的選修[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Z1):46.
作者簡介
樊一帆(1988-),男,漢族,河南省新鄉市人。研究生學歷。現為河南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管弦樂。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學院 河南省新鄉市 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