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富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本文根據調查企業當前職工思想狀況、利益訴求及相關資料,深入分析新形勢下企業職工隊伍思想中暴露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切實探索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方法,以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談些淺見。
關鍵詞 國有企業 職工隊伍 思想狀況 對策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的組織架構、管理流程、運營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伴隨企業勞動關系的市場化、契約化,用工制度的多樣化,出現了企業效益差異、管理體制差異、分配利益差異、職業生涯差異、福利待遇差異和思想壓力差異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新形勢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面對和正視的嚴肅話題。
一、充分認識加強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分析的必要性
加強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分析,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必然要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和永恒追求。堅持開展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分析,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這樣既能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幫助職工認清形勢任務,正確理解“中國夢”和“我的夢”的辯證關系,凝聚推動和諧發展的正能量,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又能為企業出臺各種政策、制度、辦法提供科學的依據。
加強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分析,是建設和諧企業的內在需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跨入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變革最激烈的時代,導致職工思想呈現多元化傾向。特別是基層職工收入增長緩慢,造成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下降,報怨不滿情緒有所滋長。開展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分析,確保企業和職工隊伍的和諧穩定。
加強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分析,是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和發展是國有企業永恒的主題。企業改革,內部管理機制的調整,必然會觸及到一部分職工的切身利益,引發職工的許多思想問題。正確處理好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矛盾或困難,既要站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局來思考,站在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來規劃,也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認真研究職工的思想動態,妥善解決職工的利益訴求問題。
二、當前企業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的特點
絕大部分職工認同和支持企業改革,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當企業改革觸及個人利益時,83%的職工表示會正確對待,愿意犧牲個人利益,自覺維護集體利益。說明經過改革發展和形勢任務教育,廣大職工能以平和的心態去正確對待改革,以積極求變的態度去主動適應改革,以積極進取的精神去參與改革,能夠把自身命運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渴望通過自上而下的不懈努力實現企業效益和個人價值最大化。
職工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與日俱增。據調查,超過60%的職工認為目前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工作壓力大和收入差距過大。集團公司系統內管理層級之間收入差距大,一線職工收入低,普遍認為缺乏幸福感。伴隨著壓力大、收入低的,還有以強壓態勢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檢查考核,一線職工承受著來自體能和心理的雙重壓力,身心疲憊。
職工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來越高。據調查,58%的職工認為企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有必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了能起巨大的推進作用。雖然職工對目前的工作崗位、收入狀況不滿意,但仍然有81%的職工表示能兢兢業業對待本職工作,一方面是出于企業的嚴格管理,另一方面也是職工愛崗敬業的具體體現。
職工期望減輕工作壓力,豐富業余文化生活。據調查,43%的職工對參加本職工作以外的活動較感興趣,41%的職工對目前開展的文體活動不太感興趣,他們一方面希望通過業余文化娛樂活動減輕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一方面卻又感到工作勞累、沒精力參加或活動項目不對胃口,僅有15%的職工認可現有的文體活動。
反腐敗是職工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據調查,超過50%的職工表示目前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是腐敗問題,19%的職工表示腐敗問題打擊了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反腐敗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們最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社會上其他許許多多丑陋現象,都是腐敗行為的“衍生品”。
較大幅度增加收入是職工最迫切的期望。據調查,73%的職工表示掙錢少是自己目前最大的苦惱;62%的職工表示工資收入少是影響積極性發揮的主要原因;50%的職工表示目前最需要的是多掙錢;51%的職工表示再就業將選擇行政事業單位;68%的職工認為企業在決策時應首先考慮職工利益。
三、影響職工思想穩定和利益訴求的原因分析
1.個人收入低,職工普遍認為付出的勞動與收入不成正比。企業給予職工工作的機會,職工也通過勞動給企業及社會創造了財富,工資收入是職工勞動價值的具體體現。目前物價連年上漲,加之高額的房價、子女教育、人情往來等費用,使職工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目前的工資收入水平,無法體現工作給生活帶來的幸福感,就會出現等、靠、看、混等消極工作態度。
2.人力資源緊張,基層員工普遍感到工作難度高,壓力增大。管控一體化改革后,按照集團公司定員組織生產的要求,職能部門、員工職數受到嚴格控制。加之企業或或少存在因人設崗現象,導致生產一線人員緊張,部分機關部門人浮于事,造成忙閑不均。
3.管理持續深化,工作飽滿、檢查考核多,職工思想包袱重,壓力大。隨著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績效和管理文化發生巨大變化,出臺一系列新舉措、新要求,規章制度隨之完善和規范。管理日趨細化,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任務增多,質量要求升高,考核越來越嚴,對職工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包袱也越來越重,壓力增大。
4.職工發展成長受限。企業規模小,中層以上管理職數較少,青年職工成長成才路徑偏窄,發展空間有限,造成人才難留,專業技術骨干人心浮動。再加之決策層對人力資源開發管理認識不足,造成影響更大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職工要想在單位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經營者首先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密切聯系實際,用"活"的人才激活"死"的資產,走出一條適合本企特點的管理之路.
四、面對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的思考與對策
1.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要堅持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廣職代會“票決制”、職工代表巡視制,實行廠務公開、黨務公開,組織員工參與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職工工資集體協商和支付保障機制,拓寬職工民主管理渠道,建立起企業與職工之間相互尊重、信任、合作關系。
2.創新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完善大宣傳工作機制。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要完善工作方式,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對重點工作進行協調指導和推進。要推進職工隊伍預警防范處置機制,完善預警預報網絡和矛盾排查制度,密切關注苗頭性、趨勢性問題,發現矛盾苗頭,及時疏導調處。
3.做好心理疏導和減壓工作,確保職工心理健康。針對職工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較大的問題,要從和諧企業的高度,重視做好職工的心理疏導和減壓工作,定期在職工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確保五個到位:心理疏導到位,交心談心到位,正面引導到位,個別教育到位。
4.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全面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作為企業職工素質工程的長期任務來抓,針對當前職工隊伍思想多元多樣多變性,通過組織宣講、圖片展覽、文化講座、文藝演出等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一步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改革開放教育,激發職工愛國主義情感,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
5.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完善職工文化服務網絡。發展職工文化事業,是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主要途徑。要把建立企業職工文化服務體系作為一項緊迫任務,在提高服務水平、拓寬服務渠道、加強企業文化設施建設和完善職工文化服務網絡上下功夫。加強企業形象載體建設,加強職工文化陣地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總之,開展職工思想狀況和利益訴求分析工作,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一步加大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努力構建和諧企業的前提下,在總結和繼承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以科學、系統的社會調查學、心理學等手段,不斷開創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