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玉++肖靜
[摘 要] 通過對吉林省農資物流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吉林省農資物流存在著市場流通效率低、物流組織化程度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信息化程度不高、市場監管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根據吉林省的省情,提出農資物流要由傳統運營模式向現代物流模式轉變,加快重點物流園區的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信息化程度和人才素質的發展策略,從而提高吉林省農資物流水平。
[關鍵詞] 農資物流;問題;策略;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 F324 [文獻標識碼] A
Problems for Agricultural Material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in Jilin Province
LIU Ziyu, XIAO Jing
Abstract: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aterials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 the study finds out the problems in terms of low market circulation efficiency, low degree of logistics organization, high logistics cost, low informationization degree, and imperfect market regulation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Jilin province, the government should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operation model to modern model,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logistics park,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informatization degre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al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aterials logistic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terials logistics, problems, strategy, Jilin province
隨著全國物流業的發展,農資物流很少問津。吉林省是農業大省,農資物流的發展一直落后于其他物流。調查顯示,吉林省農村地區真正從事農資物流的企業很少,而且從事農資物流的科技含量也較少,基本上還是利用傳統的物流運營模式,這不僅阻礙了吉林省農資物流的發展,而且嚴重阻礙了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吉林省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吉林省農資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吉林省農資物流的發展現狀
資料顯示,吉林省已經成為我國對農資需求比較大的省份之一,但是卻存在著與之不相匹配的農資物流發展滯后的現象。表現在農資物流的效率和效益低,基礎設施不完善,網點比較分散,專業化程度不高,物流新技術在農資物流發展過程中很少應用,服務理念不完善,服務意識淡薄,流通渠道不暢通,市場運營效率比較低,市場的監管機制不完善。加快吉林省農資物流業的發展,并構建適合于吉林省發展的農資物流發展模式,對于優化吉林省農資物流的相關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改善農村投資環境,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推進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現階段,有很多從事農資物流的從業者已經意識到了農資物流的發展需要現代化的管理方式,需要“互聯網+”的參與,需要農資物流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先進的物流理念,需要合理嚴格的監管機制,需要公平合理的物流經營環境。
(二)吉林省農資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1.市場流通效率低
吉林省現有的農村公路大多數還是我國前些年“村村通”留下的水泥路,這些水泥路有些路段在建設的時候水泥的標號不達標和道路的年久失修,導致有許多路段的路況很差,嚴重影響了農資物流的發展。另外,物流企業內部的設施落后,特別是有些農資物流企業的運輸、信息等服務設施不配套。老舊的農資物流運行模式不合理,倉儲、運輸、配送等各個環節還主要以手工操作為主,標志著社會發展程度的信息技術不能很好地應用,這大大障礙了吉林省農村的發展。
2.物流組織化程度低
根據調查,在吉林省農業組織中,98%以上還是以個體商戶為主,表現形式以規模小、經營條件簡陋、經營方式落后、實力弱、市場占有率低等特點,根本形不成合理有效的物流組織。類似于吉林省榆樹市泗河鎮凱豐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吉林省富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吉林省大安市民意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具有組織的合作社很少,而且發展起步晚、水平低。更沒有農資物流方面的合作社,有些涉及到農資物流方面的合作社也是有組織化程度較低,入社農民數量少,承認度不高等特點。這就導致了個體戶經營農資物流的資金匱乏、信息不流暢、經濟規模偏小,抗風險能力差,更談不上連鎖經營的模式了。無法與大的農資公司進行有效對接,增加了農資物流的運營成本。
3.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吉林省的農資物流基本上還是以傳統方式在經營。農資企業既進行生產經營,又進行銷售運輸和倉儲,還進行物流配送,需要大量的物流裝備,有的雖然不進行物流運輸,卻把這部分業務讓給農資的需求者——農民,這就導致了農資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再加上農村物流信息服務的不完善,就會無形中增加農資的倉儲、配送、運輸等成本。再有就是農民從各級分銷商處購買自己所需要的農資,又會增加農民的負擔。
4.信息化程度不高
吉林省物流信息化還不健全。農資物流的信息化、標準化程度更低,吉林省的農資信息網還沒有完全與各級政府、企業進行有效的銜接,再加上有些農民居住在交通和信息都不暢的山溝里,農戶居住比較分散,物流資源難以共享,農戶不能完全享受到物流信息技術帶來的恩惠,農民也不能把相應的信息反饋出來,基本上形成了信息在村鄉的斷層、溝通渠道不暢的局面。
5.市場監管機制不完善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在廣袤的農資市場上的個體經營業戶逐漸增多,龐大的農資經營業戶的出現需要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監管機制。但是現階段我國農資物流市場的監管機制并不完善,農資物流市場管理比較混亂,流通狀況不是太好,農資物流的運營效率比較緩慢,監管部門比較多,有的地方會增加農資物流經營業戶的負擔,有的地方還會存在著監管的盲區和漏洞,農資物流經營戶的市場競爭不公平。
二、吉林省農資物流發展的運營策略
(一)由傳統運營模式向現代物流模式轉變
吉林省農資物流的現有運營模式仍是具有傳統特色的自營模式。傳統的農資物流自營模式規模小、投入成本高、經營分散、信息的溝通慢。這樣的經營模式不僅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而且也難以滿足農戶對農資的及時需求。在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現代技術的應用下,吉林省的農資物流應該向現代物流模式轉變,政府機關要采取措施,積極培育和鼓勵有實力和有競爭力的農資企業來負責經營,鼓勵現有農資企業的兼并、控股、合作、聯合等多種形式的進行資產重組。
(二)加快重點物流園區的建設
吉林省的各個地市應該根據本地區的農村所轄范圍設立重點物流園區,物流園區的建設規模應該能夠滿足和適應當地區域范圍內一定時間的農資服務要求。在農資物流園區的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規劃區委,該區應滿足道路通暢、運輸便利的要求。然后還要對物流園區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規劃過程中既要滿足物流運營流程的需要,還要考慮農資物流的運營成本,同時還要考慮各環節之間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從而保證重點物流園區的合理、通常、綠色、環保。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農資物流因其獨有的特點更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吉林省偏遠地區從事農資物流的主體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作為有效運營的保障。現在的基礎設施建設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與現代農資物流業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吉林省的鄉村公路和村村通等路網建設亟需完善,物流節點的建設也要重新規劃。除此之外,農村的網絡問題、農資物流的包裝問題、和支線運輸問題等都需要有效的解決。
(四)提高信息化程度
吉林省應該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提高農資物流信息化程度,建立采購自主化的電子物流系統平臺,完善農資物流信息共享平臺,保證吉林省農資物流信息的對等與交流,提高吉林省農資物流的整體競爭力。
(五)提高從事農資物流人才的素質
吉林省從事農資物流的相關群體的整體素質不高,急需物流方面的復合型人才,應該鼓勵各高等院校物流專業的畢業生到農村創業興業,把在學校中學到的相關理論運用到實踐中,讓既懂得物流運作規律,又熟悉農業生產資料特點,還具有開拓精神和管理人員的技術專家加入到吉林省的農資物流運作中來,發揮他們的物流優勢,政府還要給予這些人一定的政策扶持,從而實現吉林省農產品生產和農業經濟發展的目的。
三、結語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要提高吉林省農資物流的水平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一)完善的農資物流體系是現代農資物流持續發展的保障
吉林省需要一個完善高效的農資物流體系,這個物流體系應該適合于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需要,涵蓋種子、化肥、繩套、農藥等內容,包括科學合理的進行倉儲、配送、運輸、包裝等物流功能。為了建立一個完善高效的農資物流體系,吉林省各級政府應該把它作為未來發展規劃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從系統工程的角度研究吉林省的農資物流體系。
(二)信息網絡平臺是構建現代農資物流體系的關鍵環節
現代化的農資物流發展需要“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手段,需要展現出來的是農資物流的低成本、高效和快捷物流活動,不僅需要完善的農資物流體系,更需要吉林省建立農資物流信息網絡平臺,可以把相應的信息通過該網絡信息平臺展示出來,不僅為農戶、農資物流的從業者、農資企業發布信息提供載體,同時也為這些主體獲得相關農資物流信息提供網絡平臺,從而促進農資的各個主體積極主動地獲取信息,并提高相關部門的反饋能力。
[參 考 文 獻]
[1]張國權,李春好,孫承志.吉林省物流發展能力分析與對策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3(5):105-116
[2]姚舜,衣保中.吉林省區域物流節點建設規模預測分析[J].管理世界,2011(7):175-176
[3]趙樹寬,張大偉,方藝文.基于信息技術的吉林省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建設研究[J].情報科學,2015(5):53-58
[責任編輯: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