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秀麗
摘 要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家之寶,也是社會主義的創業之道。地球上有許多資源是有限的,有一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為了我們的家園,也要懂得勤儉節約,那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長久,更美好。
【關鍵詞】勤儉街約;建設;家園
1 引言
勤儉節約關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輕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同時是遠大理想和頑強意志的有機統一,是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每個人成就夢想的必由之路。
2 勤儉節約,節約能源。
2.1 節水節電,人人有責。
2.1.1 節約水資源
水是人類不能缺少的東西,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自然都不能缺少的,人類三天不喝水是會死亡的,水電支持著我們的生活,雖然資源很多,但是也要節約。在我們有著充足的水資源的情況下,不應該浪費,應該想一想還有許多的人在面臨著沒有水的情況,應該節省水資源,然后用來幫助那些缺水地區的人。
2.1.2 節約電資源
電為我們帶來光明,有了電,世界才這么多姿多彩。但是,電也不應該浪費,我們國家有很多都是火力發電,靠燃燒燃料來供電,如果節約用電,就可以節約燃料,節省能源,因為能源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生活和發展,要節約用電。不浪費電,為國家,為自己做出小小的貢獻。
2.2 回收廢紙,播撒綠色。
紙張是隨處可見的東西,有了紙張,我們才可以記錄許許多多的事件,教書育人更離不開紙張。浪費紙張就是在浪費樹木,紙張浪費的越多,樹木就減少的越多,樹木的減少就會導致水土流失,那樣受害的還是我們,所以我們要節約紙張,對于廢舊書籍和報紙要收集起來,一起回收,讓紙張循環利用。見到廢紙要隨手撿起來,因為廢紙躺在地上是浪費、是污染,而撿起來就是錢,就是綠化基金。更要多多植樹,進行養護和管理,在砍樹時也要種樹,維持平衡,讓地球充滿綠色。
3 綠色生活和消費,行舉手之“勞”。
3.1 綠色出行帶來快樂
綠色,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是充滿希望的顏色。國家提出“綠色消費”和“綠色出行”。近年來,車輛的數量變得越來越龐大,交通也越來越擁擠,汽車排放的尾氣都是二氧化碳類的有害物質,臭氧層都已經被破壞了,應該實施綠色出行,那樣不僅交通會更加方便快捷,也會減少有害物質對空氣的污染。交通順暢起來,所有人的心情就都變好了。
3.2 綠色消費,保護健康。
綠色消費不僅是吃綠色食品,穿天然原料服裝,用天然材料裝飾房間等。其實,綠色消費是一種可持續消費,也是以適度節制消費為特征之一的消費。既可以滿足我們的消費,也可以保障我們的安全,更滿足子孫后代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綠色消費隨處可見,例如:食用天然無污染食物,少用不用一次性餐具和方便袋,不挑吃穿,不亂用錢,不攀比。
3.3 行舉手之“勞”
隨手關燈、關電扇、關水龍頭;不浪費一紙一筆一橡皮;愛護一花一草一木;隨手揀起掉在桌上的一顆飯粒等等。從一點一滴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習慣成自然,節約能源從小從身邊做起。
4 故事帶路,向偉人看齊。
(1)孫中山先生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擔任過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在人民中有很高的威望,可是他卻一貫節儉。在廣州時,他聽說外出講演一次要花十五元汽車費,認為“往返不到五公里,就要這些錢,花費太多了。”于是就堅持步行,不再坐車。中山先生逝世時,所有的遺物就是2000多本書和一所只有5間房子的住宅,而這所住宅還是1917年4位旅美華僑來訪時,看到中山先生租借的房子太破而捐贈的。
(2)在延安時,毛主席的舊棉衣穿了4個年頭了,幾經拆洗,已經變成灰白色,胳膊肘、袖口、領口補過10多次了。警衛員把這事上報,管理局請被服廠給毛主席做了一件藍市布棉衣。毛主席看到棉衣后說:“我的舊棉衣還可以穿,為什么要做新的?”警衛員說:“舊的我已經拆了…”毛主席看到警衛員著急的樣子,說:“好吧,你們要我穿新的,那把這件送回,給我領一件和你們一樣的棉衣吧!”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
(3)雷鋒入伍后,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精神作風。他每月的津貼,除了留一角錢交團費、兩角錢買肥皂,再用些錢買書,其余的錢,全部存入儲蓄所。他穿的襪子,補了又補,不知補了多少次,已經補得完全改樣了,還舍不得丟掉。他的搪瓷臉盆和漱口缸,已經用了好多年,上面的瓷掉了許多,他也舍不得買個新的。他有一件夾衣,是從湖南老家帶來的,已經很破舊了,但他洗了又洗,補了又補,仍舊穿著。
4.4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這些故事讀來發人深思、受益匪淺。正如徐特立先生所言:“簡樸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養革命品質。”儉以養德,節約就是一種美德、一種智慧,更應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在艱苦創業、勤儉節約上,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持和發揚節約“一滴水”、“一粒米”、“一度電”、“一張紙”、“一雙筷子”的精神,節約資源,人人有責。大力提倡厲行節約的傳統美德,在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耗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好環境。
“節儉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語),我們必須積極倡導繼承和弘揚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反對鋪張浪費。我們需充分認識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遠見。不僅可以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而且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也是每一個公民應當必須堅守的道德操守。
結語: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必定會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善良孩子,往往能心平氣和地享受生活,熱愛生命。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美德,自覺踐行勤儉節約的高尚情操,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勤儉辦一切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所以每一件勤儉節約的小時都要做到,為自己造福,為子孫后代造福,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不再受到傷害,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參考文獻
[1]周嶺.播撒“綠色”種子,共建美好家園[J].才智,2012.
[2]壽蘭蘭.巾幗綠化植樹,共建美好家園[J].國土綠化,2015.
[3]賈廣惠.論當代環境倫理中的“儉以養德”[J].淮海文匯,2013.
作者單位
遼寧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縣伊嗎圖學校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