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施蓮
摘 要:由于語文本身就具有較強的互動性、開放性和多樣性特點,再加上其語言與文化的獨特優勢,語文已成為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獨辟蹊徑,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的責任。在將心理健康教育滲入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注意深入挖掘教材,讓學生感悟堅強;加強口語交際教學,教會學生感恩;拓展綜合實踐,帶領學生體驗協作。
關鍵詞:初中語文 心理健康 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近年來,由于學業壓力大或者其他原因而引發了一起又一起的離家出走、自殺,甚至是傷害父母、同學、教師等惡性事件,這無不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不容忽視,刻不容緩!語文是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科,更是集聽、說、讀、寫、譯、編于一體的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目,擁有其他學科沒有的心理教育優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挖掘教材,認真籌劃口語交際方案,加強綜合實踐教學,這是我們語文教師應承擔起的責任和使命。
一、挖掘教材,感悟堅強
語文教材相比其他學科教材教學資源是極為豐富的,優美的文章中更是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情感哲思。當前,由于家庭溺愛等原因,導致學生遇到問題就放棄,遇到困難就退縮,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急需提高。可見,讓學生學會堅強是我們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語文教材中就有很多有待我們開發的優秀文章,它們對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面對困難時擁有堅韌不拔的頑強品格有著重大作用。深入挖掘語文教材,在語文教學中滲入堅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海燕》一課時,我就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剖析海燕精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堅強,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我先問大家:“如果在一個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的天氣里,你們更喜歡待在什么地方呢?我想大家一定更喜歡待在家里。但有一種鳥卻總是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里勇敢地在濁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飛舞,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海燕。”在簡單介紹了讀者和寫作背景之后,我播放了課文錄音,要求學生細心聆聽,認真體會文章思想,并請大家簡單交流了聽后感想。同學們紛紛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動和震撼。之后,我將全班學生分成四組,進行自由朗讀,并安排了如下任務:(1)找出描寫風云雷電的句子。(2)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海燕又是怎樣表現的?找出描寫暴風雨中海燕的句子。(3)海面上的其他海鳥又有怎樣的表現?找出描寫暴風雨中其他海鳥的句子,并揣摩它們面對暴風雨時的心理活動。《海燕》是一首感情十分強烈的抒情散文詩,更是一幅極富音樂節奏感、韻律感、流動感的畫面。從風卷云涌、海燕高高飛翔、渴望暴風雨到來,到暴風雨將至、海燕與風浪搏擊、迎接暴風雨到來,再到暴風雨降臨、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呼喚暴風雨,暴風雨下的海面景象以時間順序依次展開。在同學們自由朗讀結束后,我對學生說:“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其他海鳥選擇了畏懼、退縮、軟弱、屈服,而唯獨海燕不懼困難、迎難而上、堅強面對,這就是海燕精神。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可是比起那些黑暗社會下的反抗斗士(海燕的象征),比起那些為了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我們的小困難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后,我請大家全體起立,像海燕一樣充滿激情地朗讀課文。
豐富的語文資源為心理健康教育滲入教學創造了條件。通過《海燕》一課,學生認識了樂觀自信、無私無畏的海燕,更感悟到了勇敢、堅強、迎難而上的精神。其實不只是《海燕》一課,語文教材中還有很多課文都飽含著深刻哲理,只待我們去認真發現、深刻闡釋。深入挖掘教材,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文章要表現的精神,這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的重要職責。
二、口語交際,學會感恩
語文,不僅是文的積累和錘煉,更是語的展示和表達。人類是造物主的寵兒,從呱呱墜地之時起,人類就享受著世界帶給他的溫暖和呵護,尤其是哺育和培養我們長大的母親。滴水恩情,我們應該像涌動的泉水一樣回報,更何況是生養我們的母親呢?感恩之心是學生最應該學會的優秀品質。加強口語交際,以口語交際為平臺,不失為指導學生發現感恩、懂得感恩、學會感恩的有效方法。
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的一堂以“媽媽、母愛”為話題的習作課上,我就通過開展口語交際,力求在教會學生習作的同時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我將全班分成四個小組,由小組長帶領大家開展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發現母愛、詮釋母愛”。我先給大家展示了幾組圖片;鳥媽媽正在哺育小鳥,大鳥張開雙翼保護著自己的小寶寶,小馬正在跟馬媽媽親熱;母斑馬正在和小斑馬散步……動物間的母愛如此,那么人類間的母愛呢?讓各組同學分別上臺為大家講一講讓自己感動的母愛故事。學生說了很多很多,有的學生說:“媽媽給了我很多,為我操碎了心,已有不少白發已經爬上了頭。”有的學生說:“媽媽有一顆慈祥溫暖的心,在她注視我的目光里總是充滿了無私的愛。”還有的學生說:“媽媽也是我的教師,她總是教導我去做正確的事。”一份份真摯的情感,感人肺腑;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催人淚下。我總結說:“其實當我們留心觀察、細心品味,就不難發現,母親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操勞,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詮釋著感動,只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早以看慣了母親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早已習慣了母親對我們的愛,而無視了它的珍貴。于小,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帶著我們長大成人;于大,一切光榮和驕傲、壯麗與輝煌的獲得都源于母親。母愛,是永不枯竭的源泉;母愛,是巨大的火焰;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最后,我請學生帶著這份感動和真誠,帶著對母親的感恩,寫下自己對母親的真情,寫出自己對母親的贊歌。一堂習作課在這份感動和贊美中結束了,但感恩卻如一顆種子,深深地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煥發著勃勃生機。
口語交際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十分重要環節,是學生敞開心扉、加強溝通和交流的良好平臺,更是我們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發現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并對此加以積極指導與疏通、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營造良好心理環境的有效工具。有效利用口語交際這一平臺,讓學生在交流和溝通中發現身邊的感動,懂得感恩、學會感恩,這不失為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策。
三、綜合實踐,體驗協作
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學到知識,更在于學會實踐。語文課是經常性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科,尤其是小組合作實踐學習。開展綜合實踐作為一種集中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的教學模式,在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既培養了意識,又提高了能力。廣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帶領學生體驗和學會協作,在語文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這是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有效途徑和方式。
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中國石拱橋》一文時,我就在教學中加入了綜合實踐因素,學生在交流協作的基礎上感想頗多,教學效果十分明顯。在正式講課之前,我先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我將全班學生分成五組,每組安排了一名小組長,我要求大家通過實地考察尋訪,或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方式收集有關石拱橋的資料。比如,我國或者世界上有名的石拱橋有哪些?或是優美的石拱橋圖片,或是有關某個或某幾個石拱橋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或是石拱橋建設所涉及的科學道理,等等。經過一個星期的實踐,學生收集并掌握了許多我沒有預料到的信息,這讓我十分興奮和感動。通過與一部分學生交談我了解到,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大家除了對石拱橋的各類知識大為震撼外,對同學之間的交流協作也頗有心得。有的小組分工明確,各顯奇才:上網便利的學生就上網搜索資料,對周邊環境熟悉的學生就結伴前去實地考察走訪,家離圖書館、書店近的或家中有相關書籍的學生就匯集在一起認真查閱資料并做好相關記錄。學生積極性高漲,收集到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協作的重要性和愉快感。
開展綜合實踐課是集中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的高效教學模式,在加強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能增強交流協作、體驗協作樂趣、建立健康內心,這是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有效舉措。
初中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應有效利用語文集語言與文化于一體的學科優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李紅霞.利用語文學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1(9).
[2]王敏.初中語文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與融合[D].蘇州:蘇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