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入以及高校綜合改革的推進,青年教師的利益訴求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利益的需求上,其他方面的利益訴求也隨之產生,而高校青年教師當前的訴求表達渠道還存在一定的弊端,阻礙決策層對利益訴求表達信息的全面有效的獲取。針對高校青年教師訴求表達中存在的問題,高校應致力于青年教師訴求表達機制的完善。
【關鍵詞】高效青年教師的訴求表達;當前的問題;機制的完善
隨著社會轉型發展和高等院校的不斷改革,青年教師的利益訴求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利益的需求上,其他方面的利益訴求也隨著產生,與老教師不同,青年教師的思想更趨獨立、多變和差異性,敢于反映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
一、當前高校青年教師訴求表達的渠道
1、傳統渠道
訴求表達的傳統渠道,主要是指青年教師通過高校內部設立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和工會等行政組織進行訴求表達和利益維護。
教代會是國家在基層設立的政治組織,是教師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其職能更多地涉及高校的社會福利分配,即側重教師的物質利益和社會福利需求。
教代會在履行職能的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利益因素主要包括高校教師的社會福利以及大學——教師的“雙方利益”。高校教師可以通過教代會表達其合理的物質利益需求,維護其利益訴求表達的權利。
學術委員會是在高校設立的關于教師學術利益訴求的基層組織,涉及高校教師一切學術活動。學術委員會的職能范圍主要是參與有關學術事務的商討和決策,注重教師群體在學術活動中的利益訴求。學術委員會更多地立足于學術標準,從學術發展的需要來權衡有關學術事項,提出符合學術發展的決策方向,推動高校的學術發展,同時也代表高校教師發出自己的學術心聲。
2、公開輿論表達
公開輿論表達主要是指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各種媒介來進行訴求表達的一種方式。傳統媒體主要包括報刊、廣播、電視等,新媒體主要是指網絡媒體的應用,如論壇、貼吧、QQ、微信及其朋友圈等。隨著高校綜合改革的推進和我國民主化程度的加深,高校青年教師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以及利益意識日趨強烈,一旦覺得自身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或訴求表達不通暢,作為年輕的一代,敢于利用媒體來公開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以便通過輿論壓力來獲得幫助。例如,2007年南京農業大學青年教師公開發表自己給鄭小波校長的辭職信、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青年教師曬工資單、復旦大學“青椒”自曝工資收入、中山大學一名院長遭男青年教師當眾掌摑事件等。
3、無聲表達和其他渠道
研究發現,雖然高校青年教師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和利益意識日趨強烈,很多青年教師會將自己的利益訴求表達出來,但是仍有一部分青年教師會選擇沉默的態度或委曲求全。他們在考慮到未來評職稱、行政職務升遷等問題,不敢言表自己的利益訴求,而是將其壓抑在內心,避免與決策層產生沖突。雖然他們的做法看似平靜,但是是以犧牲自我代價,應有的利益訴求得不到滿足,同時決策層也不能真實地了解當前青年教師群體的真實想法和生活狀況,進而影響其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的完善以及相應利益訴求的滿足。
高校青年教師,深受教育熏陶多年,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較高的情感控制能力,一旦在自身利益得不到滿足或訴求表達不通暢時會顯得很理智,在利益訴求表達途徑的選擇上更趨理性,較之其他群體,青年教師一般不會選擇偏激的行為,如游行、靜坐等。
二、當前高校青年教師訴求表達存在的問題
1、傳統渠道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利益組織化存在著一定的弊端。雖然教職工代表大會側重于教師的物質利益和社會福利需求,但每年教職工代表大會的議題基本上是職能部門報告、學校發展規劃或改革措施等,而大量有關教師福利的政策并未進入議程。學術委員會的議事范圍顯示,它只參與有關學術事務的討論和決策,它側重表達教師群體在學術活動中的學術利益。這就說明當前這些組織自身還有待完善,尤其是在獲得青年教師利益訴求信息的方面,其有效性及反饋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一個利益群體代表的缺乏必然會導致該群體的利益訴求在從決策過程中會被忽視進而其利益被損害。目前高校看來,青年教師很難進入利益決策層、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在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學術委員會等組織中所占比例也很少。青年教師的個人及其組織代表在涉及住房、薪金、考核評價、教學、科研等方面很難具有話語權。從而,阻礙了決策層對利益訴求表達信息的全面有效的獲取,不能及時了解青年教師各方面的利益訴求,更不能準確有效地分析青年教師的思想動態、心理情緒和意愿訴求,影響決策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2、輿論表達的弊端
社會環境對高校青年教師的利益訴求的表達存在一定的選擇性。從各類媒體的性質來看,它們多數為商業機構,雖然有助于青年教師利益訴求的表達,但它們更多地會選擇吸引眼球的事件進行報道。這樣的做法會使媒體輿論渠道在青年教師利益訴求表達上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不規范性。同時,由于網絡媒體在傳播上的廣泛性和變異性,在網絡媒體上有關青年教師利益訴求事件的報道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裝飾性和扭曲性。
三、完善高校青年教師利益訴求
為了及時有效獲取并滿足青年教師的利益訴求,高校應該構建完善的利益訴求機制,確保利益訴求表達渠道的暢通。高校要致力于拓寬利益訴求表達的平臺,發現并解決目前高校工會、教代會和學術委員會等利益組織化途徑中尚待完善的地方,保證工會、教代會、學術委員會等能夠及時有效地獲取及反饋青年教師的利益訴求。同時,還有拓寬利益訴求表達途徑,注重網絡訴求表達渠道的建立和完善,利用網絡平臺及時有效地獲取青年教師的利益訴求,對青年教師所關注的問題和相關訴求及時做出反饋。
在完善青年教師利益訴求表達途徑的同時,高校還應該致力于建立公平的激勵機制。這就要求高校要對教師的工作績效進行科學評價,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激勵方式,尤其要注意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重機制,既要建立和完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薪酬分配機制和競爭激勵機制,也要以科學精神為基礎,以人文精神為導向,使廣大教師個人的需要、興趣、價值、尊嚴以及合法權益得到尊重,激發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因此公平的激勵機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減少利益訴求的產生,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增強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學術氛圍。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訴求和思想狀況調查研究”,項目編號:14ZDA059
【參考文獻】
[1] 郭 ?卉. 權利訴求與大學治理[D]. 北京: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09:182.
[2] 孟慶東. 高校教師利益訴求機制的構建研究[J]. 當代職業教育, 2016(1).
【作者簡介】
趙鵬(1990—),男,漢族,河北廊坊人,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