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部門應擔負先鋒職責
國家如果建立有效機制,帶動商業航天的發展,
將使整個民族在大航天時代中處在有利地位。
考慮到進軍宇宙太空的巨大投入和嚴峻風險,國家航天機構必須在大航天時代早期發揮先鋒作用。
首先是組織實施一些高風險的探索活動,這是因為國家擁有更雄厚的資源,可以用更完善的措施來應對風險,探明風險所在,推動宇航飛行安全手段的開發與成熟,以此指導和規范民營航天活動的開展。
二是安全執法,國家航天部門應當在商業載人航天等領域對安全運行方面發揮技術主導和指導作用,支持和協助相關執法部門的工作。如果商業航天充分開展起來,進入太空或者天地往返的飛行越來越頻繁,這方面的責任就更為重大。
在各航天單位的支撐下,會出現今天國際民航組織這樣的機構,制定并實施全人類的航天飛行安全制度。對中國來說,我們獨立自主開展的航天活動已經得到了國際宇航界的高度評價,在未來的國際航天規則制定中必然擁有一席之地。如果要爭取主導權,還需要開展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的研發和探索活動,具備更強的技術實力和發射運行能力。
國家如果建立有效機制,帶動商業航天的發展,將使整個民族在大航天時代中處在有利地位。在這里,我們不妨參考一下英國的經驗。在大航海時代,最成功的國家顯然是英國。大航海不但為英國帶來了全球影響力和巨大財富,還使人類充分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地球,使地理學、生物學、天文學、導航技術、冶金和機械制造技術、軍事科學得到了空前的大發展,推動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和全球時代。英國的大航海運動還產生了英聯邦,現代美國、現代印度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英國的航海活動。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

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已經走向世界,在國際發射市場占有重要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