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赫芬頓郵報》12月21日文章,原題:特朗普請注意:美國和中國民眾都希望各自國家積極參與世界事務就在特朗普與臺方通電話而引起中美近來陷入外交危機的前一天,芝加哥全球事務學會發布對美中兩國開展的一項民調結果,發現兩國公眾對許多事務的看法存在驚人的關聯性。
40年來,芝加哥全球事務學會一直在調查美國民意,詢問受訪者認為美國應該積極參與還是遠離世界事務。今年,在中國進行的調查也首次提出該問題,且受訪者表示希望自己的國家發揮積極作用。兩國受訪者在相互和對世界的看法方面還存在其他廣泛共識,但也有一些重要差異。“或許,當今世界上沒有比美中更重要的雙邊關系,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經濟和安全事務參與者。”該民調分析報告寫道。以下為民調的一些發現:
64%的美國受訪者認為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最有利于國家未來”。中國受訪者的該比例為66%。更高比例的中國受訪者(38%)表示中國應該是世界領導者,29%的美國受訪者選擇美國統治世界。然而,兩國大多數受訪者都認同雙方應共享領導權,幾乎沒人(兩國均為8%)認為自己的國家不應該扮演全球領導者角色。
中國受訪者普遍認為(56%)父輩的生活不如現在好。美國受訪者的該比例為34%,但57%的人表示下一代人的生活將比現在更糟糕。相比之下,中國受訪者對未來更樂觀,63%的人表示子女將比他們這一代過得更好。
盡管71%的美國受訪者表示,一個國家的實力和影響力更取決于經濟實力而非軍事實力,但中國受訪者選擇軍事實力的比例稍微高出選擇經濟實力者,分別為50%和48%。
感覺很重要。美國受訪者不僅認為本國經濟未來更暗淡,而且似乎對中國將使其未來變得更糟糕的意圖感到更悲觀。66%的美國人表示中國正“積極侵蝕美國影響力”。面對精力充沛且積極樂觀的中國挑戰,這是否聽起來有些失敗主義的意味?▲
(作者芭芭拉·克羅塞特,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