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1日文章,原題:為什么中國父母自己對付校園欺凌一個男孩在學校受同學欺凌的視頻在中國引發公憤。這是最近暴露的又一起校園欺凌事件。中國許多父母覺得別無選擇,只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在中國訴諸社交媒體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引發公憤,以此向當局施壓,要當局采取行動的有效手段。此外,在北京的張律師說,要求金錢賠償來解決欺凌問題可能顯得不同尋常,但在中國這種做法很普遍。
在中國,賠償和社交媒體譴責被認為是更好的辦法,因為這些辦法見效快,比刑事起訴更有效。張律師還說,賠償只需幾天就能辦妥,而走中國司法程序則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有結果。
在最嚴重的欺凌事件中,受害者父母走司法途徑會遇到很多困難。14-18歲的青少年只對最嚴重的罪行,諸如謀殺和強奸承擔責任。按照這種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學校最好就是進行反欺凌教育,確保受害者安全。但是活動人士說,這種說法過于模糊,也沒有規定懲罰,這反映了中國社會和學校對待嚴重欺凌問題的失敗。▲
環球時報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