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娜+李曉慧
摘 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靈魂,現已成為保持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之一。我們在延續自身傳統特色文化的同時也可以借鑒優秀的外國文化,形成與戰略相適應、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競爭優勢
一、引言
民族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搖籃,一旦形成,就會對該國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進而影響該國的企業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但企業文化也具有普遍性,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生活的全球化,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經驗的傳播速度已大大加快,各國企業的管理方式之間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相似性。
二、企業文化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通過價值觀、信念以及處事方式等形成的特有的企業文化形象,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它包括歷史傳統、英雄人物、行動模式、文化環境和典禮儀式等內容。
在當代市場中,每個企業都有與其自身相適應的企業文化。正如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說:“沒有一個企業能夠依賴天才,所能依賴的只有企業精神。”企業文化是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它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給企業內部帶來活力和源源不竭的動力。
三、中、日、美企業文化的比較
1.聯系
第一,主體性較強。中、美、日三國企業文化都是特定社會環境的產物,并與其國情相適應。它的產生、發展和演變都與社會文化及其他文化,諸如民族文化等有緊密的關聯。
第二,企業精神普遍被認可。中、日、美三國都有自己的企業精神,即企業精神可以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加強企業凝聚力。這種經營理念在三國的日常經營活動中經常被用到,它是組織制定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
第三,以人為本。中、日、美三國企業文化體現了很強的民族特征,它們在企業文化建設上都非常重視以人為本、以市場為導向和以承擔社會責任為宗旨的目標。
2.區別
(1)東西方企業文化的區別
①世界觀不同
東方文化主張“天人合一”,強調人應順應自然、少私寡欲,與自然和諧相處,屬于典型的辯證思維。西方文化主張“天人二分”,認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是彼此獨立的,屬于典型的邏輯思維。
②價值觀不同
東方文化的宗旨是以“和”為貴,它強調以人為核心的各種團體關系。東方文化是以“情感”為紐帶的“家本位”文化,提倡集體主義和團隊協作,鼓勵群體發展與團結進取。東方文化所倡導的不是個人主義,而是對更大實體的責任感。
在西方文化中,全局的觀念比較淡薄,個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文化認為人是理性人,人是宇宙的中心,人不應該貶低和輕視自己,而應當努力奮斗,追求自身價值與幸福。西方文化鼓勵員工創新競爭,提倡科學主義精神、理性原則和追求效率,他們以自我利益為動機,憑著理性趨利避害,獲取個人利益是其社會行為的指南,也是其事業成功的支柱。
③管理方式不同
東方企業文化以情感管理為紐帶,寄情于理,移情于法,考慮“后果”,注重效果,偏重于人的作用與價值實現,把員工的價值準則與企業目標結合起來,使員工把企業目標看成是自己的行為準則,實施自我管理,實現自我超越。
西方企業文化則以理性思維為主,習慣于先行動后思索,其思維特質是由其善于進行實證分析與勇于開拓、不斷進取的邏輯思維特點決定的。在這種科學的邏輯思維方式下,企業管理一般會依靠法規、條例,并以精確、量化與制度防范為特征,強調規則、秩序與邏輯程序,嚴格按照規則辦事,追求制度效益,在方法上具體表現為條例管理、效率管理、例外管理、分層管理和邏輯管理。
(2)中國和日本企業文化的區別
①干部提升制度不同
日本企業采用緩慢的升級和評價制度。這種制度使人們以踏實認真的態度對待工作,能夠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
中國企業也采用較緩慢的升級和評價制度,但沒有形成一種長期的文化予以延續。這種提升方式視領導喜愛的程度,人際關系的好壞以及某種政治動向的影響很大,容易造成一時的轟動效應,但不利于企業長期的發展。
②管理制度不同
日本企業的基本管理方式比較微妙和含蓄,較好的平衡了管理的明確性和模糊性之間的關系。它既有比較明確的要求,又能讓職工在具體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創造能力。這種管理方法是徹底的,紀律嚴明并有嚴格要求的,然而又是非常靈活的。
中國企業的管理制度有其獨特性。第一,提倡職工行為的自覺性。第二,強調管理的明確性。第三,追求多元化的管理目標。第四,考慮人際網絡效應在管理中的作用。第五,受政治色彩的影響。
③決策形式不同
日本企業是自上而下的U型決策形式。制定決策時,首先由高級管理層次擬定方案,然后經中間管理階層逐級傳達,廣泛討論并征求意見,經充分醞釀后再逐級向上匯報和綜合,最后由主管部門拍板定局。
中國企業的決策行為與美、日兩國有明顯的區別,這源于我國特有的民族文化、制度背景和企業模式。一是決策考慮的因素較多。二是決策時間較長。三是決策的時間周期長。四是決策執行結果的不完全性。
四、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管理文化是美國企業文化的核心,形象文化是日本企業文化的核心,美、日兩國企業文化有很多值得我國借鑒學習的地方。
1.加強團隊合作精神
日本人的團隊合作精神是令人稱道的。憑借著合作精神,日本企業在非常困難的海外市場開創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日本企業不僅在新技術研發時能夠做到相互協作,即使是最尖端的技術也能完全共享。
我國企業間的合作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們要從文化重建方面入手,建立新型的先進文化體系,用團隊合作的精神沖擊固有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文化體系,在注重個體發展的同時也能充分重視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共同開發國際市場和發掘國內市場潛力這一高層面上,中國企業更要加強彼此間的合作,努力將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質”造。
2.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美國管理大師德魯克說,對企業來講,要么創新,要么死亡。不論是美國頂尖的創新能力,還是日本極強的創新意識,我國在創新方面都與兩國存在一定的差距。
(1)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
員工的創新能力是企業創新能力的基礎,企業創新必須夯實員工創新這一基礎。員工們只要擁有強烈的進取精神,以及不斷超越自我的動力,就有可能提高自身創新意識,從而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2)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核心,是企業生命力的不竭源泉,是市場競爭力的根本所在。轉變思想觀念,培養一支有創新意識的技術團隊;充分利用現有技術資源,挖掘技術人員科技創新的潛力;深化競爭機制,加強技術之間的交流、共享與合作。
(3)提高管理創新能力
管理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支撐。培育創新型企業文化;培訓技術骨干,培養出企業的“創新工程師”;建立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巨大作用的運行機制;掌握現代信息管理技術,提高企業管理的創新能力。
3.培養企業價值信念
信念對于企業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樹立企業形象、增強企業凝聚力的基礎。培養良好的企業價值信念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首先,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管理層要善于及時總結經驗、吸取國內外企業的優秀文化,并結合自身企業發展的長遠戰略,使其融合成最適合本企業發展的價值信念。
其次,企業必須堅持不懈地對新的價值觀念進行宣傳和引導,使倡導的價值觀念和企業精神得到全體職工的接受和認同。
最后,在貫徹企業價值信念時,企業領導要以身作則,持之以恒地貫徹執行。同時還要通過激勵手段來不斷強化員工符合價值信念的行為。這樣才可以使良好的價值信念和企業精神轉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許泓.企業文化的內涵及其多種解說[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8.
[2]任志儂.東西方企業文化的比較[J].中國郵政報,2014,10.
[3]費鈴耘.東西方文化差異以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商業文化,2014年第11期.
[4]李寧寧,張鵬.簡述東西方企業文化差異原因及影響[J].文化縱橫談,2012年第10期.
[5]祖旭.中日企業文化現象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9年第16期.
作者簡介:吳麗娜,女,籍貫:山西,北京服裝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時尚品牌管理;通訊作者:李曉慧,女,籍貫:天津,北京服裝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時尚品牌管理